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833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包括均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发舱纵梁和前地板纵梁,所述发舱纵梁的端部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端部相接,第一横梁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一端,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并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增加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增加了碰撞力的分散路径,减小了前围变形量,提高了乘坐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上述下车体结构的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本技术还 涉及具有上述下车体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布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环保、节油、舒适等关 键因素,是目前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性能指标。传统的下车体结构如图1所示,发舱纵梁Γ 与前地板纵梁2'连接形成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前纵梁总成12',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 6'、第三横梁7'和第四横梁8'横跨于前纵梁总成12',且两端分别与两门槛纵梁3'连接, 两门槛纵梁3'与两后地板纵梁4'连接形成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后纵梁总成34',第四横 梁8'和第五横梁9'横跨于后纵梁总成34',且两端分别与两后地板纵梁4'连接。 上述的结构中,当汽车受到碰撞力F时,发舱纵梁Γ处在F作用力下分散为三股 力,第一股传递至第一横梁5'处,第二股传到前地板纵梁2'上,第三股传到门槛纵梁3'上。 此结构的缺陷在于:发舱纵梁Γ处的碰撞力的分散路径较少,力的分散效果较 差,造成前围变形量较大,影响乘客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可有效分散下车体的碰撞力,减小前 围变形,提高乘客的安全性。本技术还提供了具有上述下车体结构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包括均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发舱纵梁和前地板纵梁, 所述发舱纵梁的端部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端部相接,第一横梁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 梁的一端,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并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另一端,还包 括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延伸方 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端、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前地板 纵梁的连接端均设有圆弧段,所述圆弧段沿碰撞力的传递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设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相邻侧。 优选地,还设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发舱纵梁且靠近所述 前地板纵梁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为槽形钢。 优选地,所述发舱纵梁与所述前地板的连接角度为30°。 优选地,所述前地板纵梁的深度为80mm?90mm。 -种汽车,包括汽车的下车体结构,所述下车体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下车体 结构。 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包括均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发舱纵 梁和前地板纵梁,所述发舱纵梁的端部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端部相接,第一横梁垂直相接 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一端,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并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 梁的另一端,还包括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前 地板纵梁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当汽车同样受到现有技术中的碰撞力F时, 碰撞力在单侧的传递路径被分化为四股,即增加了沿第一纵梁传递的这一路径,而当碰撞 力在两侧同时传递时,则传递路径被分化为八股,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同时传递碰撞力,进 一步增加了碰撞力的分散路径,从而减小了单股作用力的数值,减小了前围碰撞时的变形 量,提高了乘坐的安全性。 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的下车体结构,该下车体结构具有上述的技术效 果,包含该下车体结构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下车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下车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下车体结构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Γ -发舱纵梁;2' -前地板纵梁;3' -门槛纵梁;4' -后地板纵梁;5' -第一横梁; 6' -第二横梁;7' -第三横梁;8' -第四横梁;9' -第五横梁;12' -前纵梁总成;34' -后 纵梁总成;下车体结构100 ;1〇_发舱纵梁;20-前地板纵梁;30-第一横梁;40-第二横梁; 50-第一纵梁;51-圆弧段;60-第二纵梁;70-第一门槛纵梁;80-第二门槛纵梁;90-第三 横梁。【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作详细介绍。 结合图2-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100,包括均沿车身纵 向对称分布的发舱纵梁10和前地板纵梁20,发舱纵梁10的端部与前地板纵梁20的端部相 接,第一横梁30垂直相接于两前地板纵梁20的一端,第二横梁40与第一横梁30平行并垂 直相接于两前地板纵梁20的另一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对此做 出了如下技术改进:还包括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第一纵梁50和第二纵梁60,第一纵梁50 沿前地板纵梁20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前地板纵梁2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梁40 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采用此技术方案,增加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当汽车同样受到现 有技术中的碰撞力F时,碰撞力在单侧的传递路径被分化为四股,即增加了沿第一纵梁50 传递的这一路径,而当碰撞力在两侧同时传递时,则传递路径被分化为八股,第一纵梁50 和第二纵梁60同时传递碰撞力,进一步增加了碰撞力的分散路径,从而减小了单股作用力 的数值,减小了前围碰撞时的变形量,提高了乘坐的安全性。 上述的结构中,第一纵梁50、第二纵梁60与前地板纵梁20的连接端均设有圆弧段 51,圆弧段51沿碰撞力的传递方向延伸。此方案可保证碰撞力的有效传递,避免突然转折 造成传递路径的中断。 且进一步地,第一纵梁50和第二纵梁60分别设于两前地板纵梁20的相邻侧。具 体地,第一门槛纵梁70和第二门槛纵梁80通过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固接于两前地 板纵梁20的外侧,而第一纵梁50和第二纵梁60则设于两前地板纵梁20的内侧,此结构可 节省外部空间,避免与相邻结构造成干涉,然而更重要的是,当碰撞力通过发舱纵梁10传 递至前地板纵梁20时,相对碰撞力的作用线距离较近梁可保证碰撞力沿该梁传递,而相对 碰撞力的作用线较远的梁,则发散力的效果较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相对碰撞力的作用 线较居中设置的方案,可减小碰撞时的变形量。 为了加强碰撞力的分散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下车体结构100,还设有第三横梁 90,第三横梁90垂直相接于两发舱纵梁10且靠近前地板纵梁20的一端,此方案增加了力 的传递路径,力的分散效果更佳。且优选地,第一纵梁50和第二纵梁60均为槽形钢,槽形 钢的抗弯效果更强,使下车体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解决作用于发舱纵梁10的碰撞力,优选发舱纵梁10与前地 板纵梁20的连接角度a为30°,前地板纵梁20的深度t为80mm?90mm。此结构避免角 度过大造成碰撞力无法传递的现象,同时,较大的纵梁深度可提高碰撞力的传递效果,进一 步减少乘员的伤害。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下车体结构产生了积极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 型以上述实施例为例给出了如下实验分析: 1、碰撞性能:假设为相同的上车体结构,针对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的下车体结 构的正碰撞的对比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现有技术的下车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下车体结构,包括均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发舱纵梁和前地板纵梁,所述发舱纵梁的端部与所述前地板纵梁的端部相接,第一横梁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一端,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并垂直相接于两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车身纵向对称分布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沿所述前地板纵梁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前地板纵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本波万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