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6906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24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所述座体呈“L”形状,所述座体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所述弯弧平面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所述夹持弹片分别设在延伸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弹片的最上方为外张部,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下方为腹部,所述延伸部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呈“L”形状,安装在屏蔽罩的四个角上,可以有效防止屏蔽罩松动,屏蔽罩安装后更加稳定,减少了屏蔽夹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所有的电子产品在运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的问题,而电磁干扰即使电子产品本身通电后,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导线以及电子元件等在工作时经常会发出高频的电磁波,因电磁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磁波对周遭电子设备所造成的干扰影响,也因为电磁干扰会造成其它电器设备工作中断、不正常关机、维护增加、串扰及系统延迟,同时还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了降低电磁干扰机辐射危害,电子设备中经常采用电磁屏蔽罩将电路板、导线及电子元件等罩于其内,以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电磁屏蔽罩大多为整铁件冲压形成,其焊接至电路板上以覆盖屏蔽的电子元件,从而起到屏蔽作用。然而当屏蔽于该电磁屏蔽罩内的电子元件或者该电磁屏蔽罩下的电路板需要进行维修时,需要将电磁屏蔽罩完全拆卸下来,拆卸过程中需要对电磁屏蔽罩与电路板加较大的作用力使二者相互脱离,然后在操作过程中完全拆卸下来,在操作中施加在电路板上的作用力很容易对电路板的结构造成损坏,因此,一种用于解决EMI电磁屏蔽罩和电路板固定问题,同时又方便工程人员操作维修的夹持装置才能更好的满足电子领域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L”形状的屏蔽夹,能够有效防止屏蔽罩松动。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包括一个座体,所述座体呈“L”形状,所述座体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所述弯弧平面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夹持弹片分别设在延伸部两侧,所述夹持弹片的最上方为外张部,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下方为腹部,所述延伸部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两侧的两片夹持弹片相对设置,且两片夹持弹片相对于延伸部的高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弯弧平面部、延伸部和尾部三者高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弯弧平面部与延伸部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优选地,所述延伸部与尾部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呈“L”状结构,安装在屏蔽罩的四个角上,可以有效防止屏蔽罩松动,屏蔽罩安装后更加稳定,减少了屏蔽夹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成本。2、本技术所述的EMT整体式屏蔽夹体积小且不易变形,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制作的工艺难度,有效减少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屏蔽夹使用的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EMI屏蔽罩放入屏蔽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EMI屏蔽罩通过屏蔽夹与电路板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包括一个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呈“L”形状,所述座体1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11,所述弯弧平面部11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12,夹持弹片13分别设在延伸部12两侧,所述夹持弹片13的最上方为外张部131,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132,所述凸起部132下方为腹部133,所述延伸部12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14。具体地,所述延伸部12两侧的两片夹持弹片13相对设置,且两片夹持弹片13相对于延伸部12的高度相同。具体地,所述弯弧平面部11、延伸部12和尾部14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上。具体地,所述弯弧平面部11与延伸部12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具体地,所述延伸部12与尾部14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本实施例中屏蔽夹呈“L”形状,安放在屏蔽罩3的四个角上,通过两个夹持弹片13夹住屏蔽罩3的四个角两边的侧壁31,进而实现与电路板2连接固定。如图3-4所示,安装固定时,将屏蔽夹的座体1先焊接在电路板2上,夹持弹片12的外张部131、凸起部131和腹部133三者构成一个弹性空间,使用时,将电磁屏蔽罩3的侧壁31竖直插入屏蔽夹1进行固定。在需要对电子组件进行查看维修时,只需将电磁屏蔽罩3从屏蔽夹1中向上拿出,不会对周围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造成损坏。如图5所示屏蔽罩3与电路板2固定之后的状态,四个屏蔽夹分别对屏蔽罩3的侧壁31进行夹持,可以有效防止屏蔽罩3松动,屏蔽罩3安装后更加稳定,减少了屏蔽夹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成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包括一个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呈“L”形状,所述座体(1)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11),所述弯弧平面部(11)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12),夹持弹片(13)分别设在延伸部(12)两侧,所述夹持弹片(13)的最上方为外张部(131),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132),所述凸起部(132)下方为腹部(133),所述延伸部(12)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两侧的两片夹持弹片(13)相对设置,且两片夹持弹片(13)相对于延伸部(12)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弧平面部(11)、延伸部(12)和尾部(14)三者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弧平面部(11)与延伸部(12)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与尾部(14)连接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所述座体呈“L”形状,所述座体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所述弯弧平面部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所述夹持弹片分别设在延伸部的两侧,所述夹持弹片的最上方为外张部,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下方为腹部,所述延伸部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呈“L”形状,安装在屏蔽罩的四个角上,可以有效防止屏蔽罩松动,屏蔽罩安装后更加稳定,减少了屏蔽夹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成本。【IPC分类】H05K9/00【公开号】CN205105523【申请号】CN201520886300【专利技术人】郭呈轩, 陈明辉 【申请人】瑞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MI整体式屏蔽夹结构,包括一个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呈“L”形状,所述座体(1)中间设有一个弯弧平面部(11),所述弯弧平面部(11)两侧分别设有延伸部(12),夹持弹片(13)分别设在延伸部(12)两侧,所述夹持弹片(13)的最上方为外张部(131),所述外张部下方为凸起部(132),所述凸起部(132)下方为腹部(133),所述延伸部(12)向外侧延伸设有尾部(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呈轩陈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虹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