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02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停车制动装置,不但能够解决强度上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简化组装工序。其中,操纵杆(2)由夹着基板(B)的两侧面的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杆构件(10、20)形成。此时,在基板(B)的一面侧配置的成为一侧的杆构件(10)的一部分的导向片(14)位于基板(B)的另一面侧而形成,该位于另一面侧的成为一侧的杆构件(10)的一部分的导向片(14)与在另一侧的杆构件(20)上形成的导向片(24)形成引导金属丝(4)的导向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导金属丝的导向部设于手动操作用操纵杆上的停车制 动装置。
技术介绍
停车制动装置例如设置在临近车辆的驾驶席处,在驻车时,通过手动 操作操纵杆,拉伸连结操纵杆和制动装置的金属丝来使制动装置工作,从 而对车辆产生制动力。例如,专利文献l中提出了设有用于引导金属丝的导向部的停车制动装置。还有,如图6所示,提出了在基板51上安装的操纵杆52上固定导向构件53,并通过该导向构件53和操纵杆52支承金 属丝54的前端的停车制动装置50。专利文献l:特开平10-287219号公报(段落0027、图1) 但是,在现有的任一种停车制动装置中,用于引导金属丝的导向部分 由不同的构件形成,还有,由于在操作操纵杆时,导向构件承受大的负荷, 所以,必须用焊接等任一种方法将该导向部牢固地接合到操纵杆侧。在用 这种方法固定的情况下,在强度方面存在问题。另外,还存在增加焊接等 工序,使组装工序繁杂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能够解决强度上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简化组装工序的停车制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停车制动装置,通过操作相对于基板可摆动地安装的操纵 杆,经由金属丝使车辆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由夹着所述 基板的两侧面的两个杆构件形成,所述基板的一面侧配置的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由该位于另一面侧的所述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和另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形成引导所述金属丝的导向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将引导金属丝的导向部与杆构件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削减构件个数,并且提高导向部的强度。另外,所述另一面侧配置的所述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与该一侧的杆 构件位于所述一面侧的部分,优选在所述基板的前后形成为一体。由此,由于基板插入到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面侧部分和另一面侧部分之间形成的插通孔中,所以,能够连续形成长的导向部。另外,由于在基板的前后形成为一体,所以,与只在基板的前面或后面形成为一体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导向部的强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不但能够解决强度上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简化组装工序的停车制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3是表示组合在一侧杆构件上的锁定机构部的俯视图4是图2中的A向视图5是图2的C一C剖视图6是表示现有的停车制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中1—停车制动装置;2 —操纵杆;4 —金属丝;10、 20 —杆构件;14一导向片;24 —导向片;B —基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组合在一侧杆构件上的锁定机构部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的A向视图,图5是图2 的C一C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1具备安装在车身(未图 示)上的基板B、操纵杆2 (参照图2)、锁定机构部3、金属丝4。所述基板B由铁等的金属板形成大致三角形状,在朝前方的周面上形成有规定形状的棘轮G,在该棘轮G的后方形成有从一面侧到另一面侧贯 通金属板的圆形转动孔H。所述操纵杆2由杆构件(一侧杆构件)10、杆构件(另一侧杆构件) 20、以及手柄5 (参照图2)构成。所述杆构件10从一面侧安装到基板B上,其端部10a具备安装手柄5 (参照图2)的杆状手柄安装部ll。另外,杆构件10的基部10b是在基 板B的一面侧覆盖棘轮G及转动孔H的形状,形成有由转动孔H自由摆 动地支承的圆形安装孔12。另外,在杆构件10的基部10b上,靠向前方 形成有圆形卡止孔13。另外,在所述杆构件10的基部10b上一体地形成有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导向部的一部分的导向片14。该导向片14是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呈圆 弧状弯曲,且具有朝向一面侧和另一面侧的面的板状,在其前端部和后端 部,经由折弯部14a、 14b—体地折弯形成基部10b和导向片14。由此, 导向片14相对于基部10b隔开间隔位于另一面侧。还有,在导向片14上靠向前方贯通形成有连结孔15。所述杆构件20从另一面侧安装到基板B上,具备在其端部20a与所 述手柄安装部11对称形成的手柄安装部21。另外,杆构件20的基部20b 是在基板B的另一面侧覆盖棘轮G及转动孔H的形状,形成有由转动孔 H自由摆动地支承的安装孔22。另外,在杆构件20的基部20b上,靠向前方形成有圆形的卡止孔23。另外,在所述杆构件20的基部20b上一体地形成有相当于本实施方 式的导向部的剩余部分的导向片24。该导向片24截面呈L字形(参照图 5),且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呈圆弧状弯曲而形成。若进一步详细说明,则该 导向片24具有:相对于基部20b朝向另一面侧垂直折弯的上部导向片24a、和相对于该上部导向片24a向图示下方垂直折弯的侧部导向片24b。并且, 在侧部导向片24b的前端部形成有切去一部分而形成C字形的连结孔25。 再有,该连结孔25形成为与所述连结孔15同轴。所述锁定机构部3具备锁定片30、解除锁定按钮31、以及锁定杆32。 所述锁定片30具备与所述棘轮G啮合的开放卡爪30a、作为转动支点的转动支承孔30b、和锁定杆连结部30c。再有,锁定杆连结部30c夹着转动支承孔30b,形成在开放卡爪30a的相反侧的位置。所述解除锁定按钮31其前端从安装于所述手柄安装部11、 21上的手 柄5的前端突出而形成(参照图2)。所述锁定杆32由细长的杆状构件形成,其一端与锁定片30的锁定杆 连结部30c转动自如地连结,另一端与解除锁定按钮31连结,与解除锁 定按钮31的按压动作连动,锁定杆32在前后方向上进行滑动动作。再有, 尽管未图示,但在解除锁定按钮31的内部设有向使该解除锁定按钮31从 手柄5突出的方向施力的压縮螺旋弹簧(未图示)。所述金属丝4用于连结操纵杆2和设置在车辆(未图示)上的制动装 置(未图示),由柔性电缆形成。该制动装置连接为通过与车辆的脚制动 装置不同的系统动作,例如,通过操纵杆2的操作使设置在后轮上的鼓式 制动器动作。另外,金属丝4的前端固定有圆柱形状的连结销4a,通过该 连结销4a与操纵杆2连结。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装置1如图1所示,以转动孔H与 15安装孔12成为同轴的方式将基板B从图示下侧插入到杆构件10上形成的 插通孔14c中。而且,以锁定片30的转动支承孔30b与一侧的杆构件10 的卡止孔13成为同轴的方式,将锁定机构部3配置在杆构件10内。这样 配置的状态就是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开放卡爪30a与位于棘轮G的 最下侧的齿啮合。而且,如图1所示,在将相对于基板B配置在另一面侧的金属丝4的连结销4a的一侧的突部4al插入到导向片14的连结孔15内之后,从基 板B的另一面侧安装杆构件20。此时,以安装孔22与转动孔H成为同轴 的方式,并且以卡止孔23与锁定片30的转动支承孔30b成为同轴的方式 进行定位。然后,在将连结销4a的另一侧的突部4a2插入到连结孔25内的状态下,相对于基板B按压杆构件20,用杆构件10和杆构件20夹住 基板B。再有,转动孔H和安装孔12、 22的连结,可从销固定、螺钉固 定、凹凸嵌合等各种公知的方法中选择。另外,转动支承孔30b和卡止孔 13、 23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车制动装置,通过操作相对于基板可摆动地安装的操纵杆,经由金属丝使车辆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纵杆由夹着所述基板的两侧面的两个杆构件形成,    在所述基板的一面侧配置的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侧,由该位于另一面侧的所述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和另一侧的杆构件的一部分形成引导所述金属丝的导向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英治涉井直人山中史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