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01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板金、位置锁定装置、支架,固定销连接手柄板金和支架,支架上装有齿板,位置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棘爪与齿板啮合,其中:位置锁定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固定销上的支承板,支承板位于支架与手柄板金之间,棘爪安装在支承板上;手柄板金上设有离合结构,在支承板上与离合结构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结合结构,由离合结构与结合结构实现手柄板金与支承板的离合。离合结构和结合结构紧密贴合时,可以将力传递到拉索上进行制动;离合结构和结合结构分离开时,将加力装置与位置锁定装置分开。这样将原本为一体的加力装置和位置锁定装置分离开,进而实现了在将手柄收回放置在收容位置的同时保持驻车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驻车制动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驻车制动系统中的 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制动系统中使已停驶的机动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驻留原地不动的制 动系统称为驻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是制动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制 动系统一般由制动器和制动操纵机构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产生阻碍车辆的 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称为制动器。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 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称为制动操纵机构。驻车制动操纵机构一般包括加力装置、回位装置、位置锁定装置、支 架、拉杆、拉索等。加力装置包括手柄板金,手柄板金分为板金左片与板 金右片且这两部分用固定销分别装在支架的两侧,板金左片与板金右片可 以分离开也可连为一体。位置锁定装置由棘轮机构组成,包括齿板、棘爪。 棘爪安装在板金左片与板金右片之间,齿板铆接在支架上。回位装置包括 回位按钮、回位按钮导块、回位弹簧、推杆,推杆抵在棘爪背上。拉杆连 接手柄板金与拉索,拉索与制动器连接。扳起手柄板金,手柄板金带动棘 爪在齿板上滑动至卡到合适的齿位,经由拉杆、拉索将力传递到制动器而产生制动;当按住回位按钮,推杆压下棘爪放开齿板,手柄归至倒伏位置, 解除制动。为使驾驶员操纵方便减少操纵力,驻车制动手柄通常具有一定的长度。 手柄被拉起后会停留在作用位置,解除驻车制动时才能将手柄收回放置到 收容位置。上述的结构存在一个问题, 一旦将手柄收回放置到收容位置, 则驻车制动力解除。也就是无法实现在保持制动力的同时将手柄收回放置 在收容位置。而且这个问题的存在会引发其它的一些状况,譬如,由于手 柄处于车内较明显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位于驾驶座的中间,这就有可能会 造成非驾驶人员的误操作——放开驻车制动,形成事故隐患。同时,在驻车制动时伸出的手柄会占据一部分室内空间,使车室内有突出感,降低内 饰的协调性,影响车室内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这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解决的技 术问题是,在将手柄拉起到产生驻车制动力的作用位置后,可在保持驻车 制动力的同时将手柄收回放置在收容位置。本专利技术包括手柄板金、位置锁定装置、支架,固定销连接手柄板金 和支架,支架上装有齿板,位置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棘爪与齿板啮合,其 特征在于位置锁定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固定销上的支承板,支承板位于支 架与手柄板金之间,棘爪安装在支承板上;手柄板金上设有离合结构,在 支承板上与离合结构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结合结构,由离合结构与结合结构 实现手柄板金与支承板的离合。所述结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承板上的凹槽,离合结构为设在手柄板金 上的销轴;手柄板金与支承板处于联动状态时,设在手柄板金上的销轴与 凹槽啮合。所述结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承板上的凸起,离合结构为设置在手柄板 金上的凸起;手柄板金与支承板处于联动状态时,设置在支承板上的凸起 与设置在手柄板金上的凸起啮合。所述支承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装在固定销上且分别位于支架两侧;结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 第一凸起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凸起,离合结构包括分别设在手柄 板金两内侧的第三凸起与第四凸起;手柄板金与支撑板处于联动状态时, 第一凸起与第三凸起啮合,第二凸起与第四凸起啮合。第一支撑板与第三 支撑板紧密贴合,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紧密贴合时,加力装置与位置 锁定装置实现联动;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分离,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 撑板分离时,加力装置与位置锁定装置分开。通过凸起这样的加力装置和 位置锁定装置来实现离合,可较凹槽与销轴啮合增大离合结构与结合结构 的啮合面积。所述第一凸起至少有一个,第三凸起的数量与第一凸起一致,第二凸 起至少有一个,第四凸起的数量与第二凸起一致。当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四凸起每种凸起数量多于一个时,可将总的制动力分散到每 个凸起上,可改善传力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每个凸起的受力,延 长其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支撑板是可拆卸连接,第二凸起与第二支撑板是 可拆卸连接,第三凸起或第四凸起与手柄板金每个内侧面是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连接实现每个凸起的调节与更换。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支撑板为一体,第二凸起与第二支撑板为一体, 第三凸起或第四凸起与手柄板金每个内侧面为一体。此设计可由冲压工艺 实现,冲压工艺简单易操作,简化装配过程。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或第四凸起为弯钩状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或第四凸起为片状凸起。片状凸 起的接触为面接触,面接触的受力效果好。在所述支承板上对应驻车制动灯的位置设置开关压板。将开关压板设 置在支承板上,可更准确地向驾驶员指示是否处于驻车状态。本专利技术在原有位置锁定装置中增加了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固定销上的并位于支架与手柄板金之间,棘爪通过棘爪销装在支承板上;手柄板金 上设有离合结构,在支撑板上设有结合结构,离合结构和结合结构紧密贴 合时,可以将力传递到拉索上进行制动;离合结构和结合结构分离开时, 将加力装置与位置锁定装置分开。这样将原本为一体的加力装置和位置锁 定装置分离开,进而实现了在将手柄收回放置在收容位置的同时保持驻车 制动力。另外,由此可以消除因非驾驶人员的误操作将放开驻车制动而形 成的事故隐患。而且在驻车制动后手柄收伏不像手柄伸出那样占据车室内 一部分空间,进而提高车室内饰的协调性和美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的后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D-D向剖视示意6是平钩状凸起的D-D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弯钩状凸起的D-D向剖视示意图 图8是可拆卸连接凸起的D-D向剖视示意图 图9是支撑板2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支撑板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支撑板扭簧, 5、支撑板扭簧销轴,6、齿板,7、棘爪,8、棘爪销,9、推杆,10、回位 弹簧,11、按钮导块,12、回位按钮,13、手柄板金,14、棘爪扭簧销轴, 15、棘爪扭簧,16、固定销,17、驻车制动灯开关,18、拉索。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手柄板金13位于橡胶护套的内侧,手柄板金13 包括板金左片、板金右片。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的结构近似。固 定销16依次穿过板金左片、第一支撑板2、支架l、第二支撑板3、板金 右片。支撑板扭簧销轴5固定在支架1上,支撑板扭簧4穿在支撑板扭簧 销轴5上,支撑板扭簧4的两臂分别穿在第二支撑板3和支架1的孔内。 齿板6与支架1铆接,棘爪7通过棘爪销8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 撑板3之间,棘爪扭簧15通过棘爪扭簧销轴14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上, 棘爪7的一端挂在棘爪扭簧15上,另一端卡入齿板6的外缘齿槽内。推杆 9上设有头部9a,头部9a的截面积大于其杆体的截面积,推杆9的头部 9a抵在棘爪7上。推杆9与回位按钮导块11连接,回位按钮导块ll嵌在 回位按钮12中。手柄板金13上设有推杆弹簧座13d,回位弹簧10装在推 杆弹簧座13d上。第二支撑板3上设有与支撑板扭簧4连接的孔,第一支 撑板2上在对应于驻车制动灯开关17的位置设有与之接触的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车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板金、位置锁定装置、支架,固定销连接手柄板金和支架,支架上装有齿板,位置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棘爪与齿板啮合,其特征在于:位置锁定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固定销上的支承板,支承板位于支架与手柄板金之间,棘爪安装在支承板上;手柄板金上设有离合结构,在支承板上与离合结构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结合结构,由离合结构与结合结构实现手柄板金与支承板的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斌陈楷青许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