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683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3:16
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使用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布置于前侧梁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以及布置于减振器壳体板外侧的挡泥板构件,来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并且该结构包括:扩展构件,安装成在前侧梁的外表面与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之间倾斜,以便与前侧梁的外表面向前间隔开;以及扩展框架,接合在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使用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布置于前侧梁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以及布置于减振器壳体板外侧的挡泥板构件,来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并且该结构包括:扩展构件,安装成在前侧梁的外表面与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之间倾斜,以便与前侧梁的外表面向前间隔开;以及扩展框架,接合在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专利说明】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车辆在其前侧经历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能量。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保险杠组件是指安装在车身的前侧和后侧,以便在车辆与其它车辆或静止物体碰撞时吸收冲击以确保乘员的安全并最小化车身的变形的减振装置。 在保险杠组件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在车辆的前侧和后侧的缓冲梁经过两个碰撞吸能盒安装至车身的侧梁,用于吸收冲击力的冲击吸收器安装在缓冲梁的前侧,并且缓冲梁和冲击吸收器由保险杠罩覆盖。 冲击吸收器,也称为能量吸收器,相应地连接至缓冲梁的前表面,并且安装成由保险杠罩覆盖。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保险杠组件的情况下,当车辆经受小重叠(侧面)碰撞时,由于侧梁、碰撞吸能盒和缓冲梁之间的碰撞能量未得到适当分散,因此乘员舱变形,因而存在增加乘员受伤的风险的问题。 在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增强对本专利技术一般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认为其承认或以任何形式建议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其在两个方向分散和吸收车辆在前侧经历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能量,使得通过有效地分散和吸收传递至车身的碰撞能量而使其最小化,从而提高车辆乘员的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其使用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布置于前侧梁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以及布置于减振器壳体板外侧的挡泥板构件,来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该结构包括:扩展构件,安装成在前侧梁的外表面与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之间倾斜,以便与前侧梁的外表面向前间隔开;以及扩展框架,接合在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 此外,扩展框架的前端可通过螺栓与相应于扩展构件的挡泥板构件的下侧接合。 此外,扩展构件的前端可结合至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并且扩展构件的后端可结合至前侧梁的外表面。 此外,扩展构件可形成为管。 此外,扩展构件可具有焊接凸缘,其形成在扩展构件的边缘部,以便通过焊接方法结合至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和前侧梁的外表面。 此外,扩展框架可形成为预制管。 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其使用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布置于前侧梁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以及布置于减振器壳体板外侧的挡泥板构件,来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该结构包括:扩展构件,布置成在前侧梁的外表面与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之间倾斜,以便与前侧梁的外表面向前间隔开,使得扩展构件的前端结合至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并且扩展构件的后端结合至前侧梁的外表面;以及扩展框架,布置在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使得扩展框架的前端通过螺栓与相应于扩展构件的挡泥板构件的下侧接合,并且扩展框架的后端结合至副车架的前安装部。 此外,扩展构件可形成为管。 此外,扩展构件可具有焊接凸缘,其形成在扩展构件的边缘部,以便通过焊接方法结合至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和前侧梁的外表面。 此外,扩展框架可形成为预制管。 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其使用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布置于前侧梁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以及布置于减振器壳体板外侧的挡泥板构件,来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该结构包括:扩展框架,布置在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使得扩展框架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挡泥板构件的下侧接合,并且扩展框架的后端结合至副车架的前安装部。 此外,扩展框架可形成为预制管。 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具有的效果在于,在两个方向分散和吸收车辆在前侧经历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能量,使得通过有效地分散和吸收传递至车身的碰撞能量而使其最小化,从而提高车辆乘员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应用了从车辆前侧向前和侧向分散碰撞能量并吸收碰撞能量的扩展构件和扩展框架,因此可最小化车身前侧梁的变形,从而提高耐久性。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从文中结合的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明显可见的或在其中得以更详细地阐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的后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中的碰撞能量分散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的前透视图。 图6是图5的用于吸收正面碰撞能量的示例性结构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且在以下予以说明。虽然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将会理解的是,本说明并不意图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意图不仅涵盖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涵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形式、改型、等同形式或其它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的各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理解和易于说明而任意示出的,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厚度被放大以便清楚地表达不同部分和区域。 此外,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将被省略,以便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的前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的后透视图,并且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100具有一种结构,其中可通过构造成支承布置在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两个前侧梁101,布置在前侧梁101外侧的减振器壳体板103,以及布置在减振器壳体板103外侧的挡泥板构件105,有效地分散和吸收车辆在前侧经历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能量。 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100包括扩展构件110和扩展框架120。 扩展构件110安装成在前侧梁101的外表面与挡泥板构件105的后表面之间倾斜,以便与前侧梁101的外表面向前间隔开。 即,扩展构件110的前端结合至挡泥板构件105的后表面,并且扩展构件110的后端结合至前侧梁101的外表面。 扩展构件110具有焊接凸缘111,其形成在扩展构件110的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收车辆的正面碰撞能量的结构,包括:前侧梁,构造成支承布置于车身前侧的缓冲梁的一侧;减振器壳体板,布置于所述前侧梁的外侧;挡泥板构件,与所述减振器壳体板间隔开;扩展构件,以一定角度安装在所述前侧梁的外表面与所述挡泥板构件的后表面之间,离开所述前侧梁的外表面并向前延伸;以及扩展框架,接合在所述挡泥板构件的下侧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敏旭李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