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39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其包括座椅靠背和扶手,所述扶手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所述座椅靠背,用于在大致竖直的收起位置和大致水平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所述引导构件包括具有形成有螺纹脊的内腔的管。引导销延伸穿过所述管,并使所述扶手和所述座椅靠背相互连接。所述引导销包括螺旋状螺纹部分,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接合所述螺纹脊,以便随着所述扶手在其相应的收起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而提供所述扶手朝着和离开所述座椅靠背的侧向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组件的扶手。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扶手,其可以随着在使用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而侧向地调节以便适应大多数座椅乘客。
技术介绍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通常包括一对耦接至座椅靠背的扶手。所述扶手或者牢固地固定至座椅靠背框架,或者可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在使用位置,所述扶手大致垂直于座椅靠背框架并从座椅靠背框架向前延伸以支撑乘客的手臂。在收起位置,所述扶手大致平行于座椅靠背框架以允许进入或离开座椅。通常,当扶手在使用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时,扶手之间的侧向空间保持恒定。尽管当至少一个扶手处在收起位置时,此种空间关系对于座椅乘客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两个扶手都处在使用位置时,此种相同的空间关系对于许多座椅乘客来说是感觉不舒适的根源。更具体地,当两个扶手都处在使用位置时,所述扶手向内压抵或者限制大多数座椅乘客。结果,留给座椅乘客以下的选择或者将两个扶手都保持在使用位置,为双臂提供支持,但是减小侧向的乘坐空间;或者使至少一个扶手移动到收起位置,这减少了可用的手臂支撑,但是增加了侧向的乘坐空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扶手,随着该扶手从收起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其侧向地朝外调节以适应大多数座椅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其包括座椅靠背和扶手,所述扶手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所述座椅靠背,用于在大致竖直的收起位置和大致水平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一个引导构件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所述引导构件包括限定一个内腔的管,沿着所述内腔形成有螺纹脊。引导销延伸穿过所述管,并使所述扶手和座椅靠背相互连接。所述引导销包括螺旋状螺纹,所述螺纹以可旋转的方式接合所述螺纹脊,从而随着扶手在其相应的收起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而提供所述扶手朝着和离开座椅靠背的侧向调节。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容易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并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所述附图中图1是包括一对扶手的机动车辆座椅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将各扶手耦接至座椅靠背框架的销和调节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处在收起位置的扶手的后视立体图;图4是在扶手处在收起位置的情况下与调节构件螺纹接合的销的立体图;图5是处在使用位置的扶手的后视立体图;图6是在扶手处在使用位置的情况下与调节构件螺纹接合的销的立体图;图7是座椅组件的前视图,示出处在收起和使用位置的扶手。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总体以标号10示出的座椅组件包括座垫12和耦接至座垫12的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14包括刚性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大致以标号16指示,具有一对相对并侧向间隔开的侧构件18、20,以及在侧构件18、20之间延伸的横构件22。扶手24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座椅靠背框架16的各个侧构件18、20,用于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在使用位置,扶手24大致水平,并从座椅靠背框架16的侧构件18、20之一伸出。在收起位置,扶手24大致竖直,并沿着侧构件18、20之一向上延伸。在图1中,左扶手24示出为处在使用位置,而右扶手24示出为处在收起位置。左右扶手24是对称的。这样,下面将仅仅描述一个扶手24,由此类推,可以理解所述描述也适用于另一扶手。参见图2,扶手24在枢轴端26和相对的末端28之间延伸。邻近扶手24的枢轴端26、沿着扶手24的内表面形成凹部30。凹部30容纳耦接支架34。耦接支架34包括圆筒形套管36,圆筒形套管36限定开口38。沿着圆筒形套管36的内侧设置多个齿接合突起40。然而,构想圆筒形套管36可以沿着扶手24本身形成,从而取消对耦接支架34的需要。引导构件总体以标号42指示,并且包括在相对的内端46和外端48之间延伸的管44。管44包括内腔50,沿着内腔50形成有螺纹脊52。螺纹脊52在管44的内端46和外端48之间沿着内腔50的主要部分延伸。引导构件42还包括安装板54,安装板54具有孔56、58。安装板54绕着管44延伸,即安装板54不穿过管44的内腔50表面。引导销总体以标号60指示,并且在相对的第一端62和第二端64之间延伸。邻近引导销60的第一端62、沿着引导销60的外周表面68形成多个花键齿66。所述多个花键齿在扶手24的枢转端26处与相应的多个齿接合突起40相接合,以将引导销60牢固地固定至扶手24。邻近引导销60的第二端64、沿着引导销60的外周表面68形成螺旋状螺纹70。螺旋状螺纹70在第一止挡端72和第二止挡端74之间延伸,其中,第一止挡端72位于引导销60的第一端62和第二端64之间的大致中点处,而第二止挡端74位于引导销60的第二端64处。引导销60穿过管44,使得螺旋状螺纹70与沿着内腔50表面的螺纹脊52螺纹地接合,以允许引导销60相对于引导构件42绕着轴线R旋转运动。引导销60还包括在所述多个花键齿66和所述螺旋状螺纹70之间延伸的中心部78。引导销60沿着中心部78的外周表面68是大致光滑的表面。换句话说,沿着引导销60的中心部78不设置螺纹或齿。大致为圆形的盖76位于引导销60的第二端64处。盖76的直径大于引导销60其余部分的直径。参见图3,安装支架80牢固地固定至座椅靠背框架16的侧构件18。紧固件(未示出)穿过安装板54的孔56、58,以牢固地将引导构件42耦接至安装支架80。如上所述,引导销60与引导构件42螺纹地接合,用于相对于引导构件42绕轴线R旋转。同时,由于螺旋状螺纹70和螺纹脊52之间螺纹接合,引导销60朝着或远离侧构件18侧向地运动。从而,牢固地固定至引导销60的扶手24与引导销60一起绕着轴线R旋转,同时朝着和远离侧构件18侧向移动。在图3中示出扶手24处在收起位置。如图4中所示,当扶手24处在收起位置,引导销60的盖76从引导构件42的内端46间隔开,并且引导销60的中心部78设置在引导构件42的管44之内。当扶手24从收起位置向前和向下移动到使用位置时,扶手24迫使引导销60绕着轴线R旋转。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螺旋状螺纹70与引导构件42的螺纹脊52以可旋转的方式接合,直到盖76抵靠引导构件42的第一端46。如图4所示,在引导销60相对于引导构件42旋转的同时,引导销60沿着箭头A的方向离开侧构件18侧向地向外移动。如图5所示,引导销60的此种侧向移动导致扶手24离开侧构件18侧向地向外移动,并进入使用位置。这样,当扶手24处在使用位置时,其将已经相对于侧构件18被侧向地向外调节。图7中示出随着扶手24在使用和收起位置之间的移动而发生的侧向调节。当扶手24处在如虚线所示的收起位置时,扶手24之间距离为D1。当扶手24随后运动到如实线所示的使用位置时,扶手24被侧向地朝外调节离开侧构件18、20,使得扶手24之间的距离增加到D2。这样,扶手24随着其从收起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而进行的侧向调节导致沿着座椅组件10的侧向乘坐空间增大。结果,座椅组件10能够适应大多数座椅乘客。在操作中,扶手24起初处在如图5所示的使用位置,扶手24朝着其收起位置向后并向上移动。扶手24的向上移动迫使引导销60绕着轴线R相对于引导构件42沿逆时针方向(从图6看)旋转。更具体地,螺旋状螺纹70与引导构件42的螺纹脊52螺纹地接合,以便提供引导销60沿箭头B的方向侧向移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组件,其包括:座椅靠背;扶手,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耦接至所述座椅靠背,用于在大致竖直的收起位置和大致水平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引导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扶手和所述座椅靠背之间,所述引导构件包括限定有一个内腔的管,沿着所述内腔形成有螺纹脊;引导销,其延伸穿过所述管,并使所述扶手和所述座椅靠背相互连接,所述引导销包括螺旋状螺纹,所述螺旋状螺纹以可旋转的方式接合所述螺纹脊,以便随着所述扶手在其相应的收起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而提供所述扶手朝着和离开所述座椅靠背的侧向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金阿明萨加尔库尔卡尼理查德恩辛
申请(专利权)人:英提尔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