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备箱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84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后框架组件,所述后框架组件在直立侧壁之间延伸以限定一行李箱开口。所述后框架组件包括:一横向延伸于所述车辆侧壁之间的汽车横梁。一帆状板固定地安装到所述汽车横梁上。所述帆状板包括对称的相对凸缘,所述凸缘适于与所述车辆侧壁相适应以限定一用于引导水流绕过行李箱开口的路径。所述帆状板包括锥形的凹部,以结合所述车辆上的一锥形突出部,用于在将所述后框架组件安装到所述车辆的过程中将所述后框架组件定位在所述车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车体中的框架组件。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到框架组件的后备箱模块,并且该后备箱模块在安装在车辆车体上之前是已预组装的。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包括一个刚性的车体结构。通常,车体结构包括多个焊接在一起的已预成形的结构构件。所述结构构件为刚性车体结构的后部提供增加的刚度和硬度。通常,在诸如后搁架、扬声器、座椅组件等其它元件安装之前,完成包括结构构件在内的车体结构。因此,现有制造技术包括多个步骤和操作来完成刚性车体结构的所有需要元件的安装。因此在本领域内需要简化车辆制造和降低成本。此种简化包括减少车体结构中的构件或元件的数量,以及减少车体结构制造中的步骤的数量。另外,希望在保持所期望的性能特征的同时减轻车辆的总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框架组件,该后框架组件延伸在直立侧壁之间以限定行李箱开口。该后框架组件包括在车辆侧壁之间横向延伸的汽车横梁。一帆状板固定地安装到汽车横梁上。所述帆状板包括对称相对的凸缘,所述凸缘适于与车辆侧壁相适应以限定一个用于引导水流绕过行李箱开口的路径。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并更好地认识所述优点。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一机动车辆车体的后视图;图2是具有一安装好的后框架组件的车辆车体的后视图;图3是所述后框架组件的仰视图;图4是所述后框架组件的仰视图,其其中一模制搁架已安装到该后框架组件上;图5是所述后框架组件中的一帆状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一组装线的立体图,其中后框架组件正被提升到车辆内;以及图7是所述组装线的立体图,其中后框架组件已放置到车辆内。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到图5,示出一个在一机动车辆5的侧壁2之间延伸的后框架组件10。该后框架组件10包括一大致为管状的U形汽车横梁12。该汽车横梁12包括一个延伸于间隔开的直立构件16之间的大致水平横向构件14。每个直立构件16延伸于水平横向构件14和一个远端18之间。托架20形成于横向构件14上,用于通过诸如螺栓、夹子或焊接之类的适当连接方式固定地安装一座椅靠背板或框架(未示出)。优选地,汽车横梁12是液压成形的,但也可以通过或结合诸如弯折或焊接之类的其它适当金属成形方法来成形。汽车横梁12的特性可以是变化的,以提供根据各种车辆规格来调整汽车动态特性的柔性。安装板22固定地安装到直立构件16的远端18。每个安装板22包括用于通过螺栓或类似方式将汽车横梁12而连接到汽车5上的孔23。汽车横梁12处理汽车5中的汽车横向负载,并且提供流过车辆结构的剪力流(sheer flow)。如图2中最佳示出的,在车辆5内多个连接杆24大致向后延伸。所述多个连接杆24各自延伸于一个固定地安装于横向构件14上的前端26和一相对的后端28之间。一帆状板30固定地安装于各个所述多个连接杆24的后端28。帆状板30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32。优选地,凹部32的形状为圆锥形,用于容置一个从车辆5突出的相应锥形结构35。凹部32的中心处形成有一孔31,用于在后框架组件10安装到车辆5上的过程中,容纳一螺栓33穿过。通过与锥形结构35配合,凹部32有助于将组件10安装至车辆以及使之适当地对准所述车辆。另外,与平面配合表面相比,凹部32和锥形结构35之间的配合锥形面接触将负载分布到一更大的几何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方面,通过结合上述螺栓33并使用粘合密封物而将凹部32和锥形结构35彼此结合在一起。粘合密封物提供一防水屏障,以引导水流远离行李箱开口36。帆状板30包括一在车辆5的侧壁2之间延伸的后边缘34。车辆5的侧壁2和所述后边缘34大致限定了车辆5内的行李箱开口36。帆状板30包括对称相对的凸缘38,每个凸缘38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相似方式固定地安装到车辆5的侧壁2内形成的一槽形部分40上。每个槽形部分40具有一大致S形的截面。凸缘38适于随着槽形部分40的S形截面。凸缘38和相应的槽形部分40限定了用于引导水流绕过行李箱开口36的路径。多个锚件42固定地安装到横梁构件14上。如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多个锚件42中的每个从横梁构件14向外延伸,以允许连接儿童座椅系缆。每个所述多个连接杆24铰接耦联有行李箱盖支撑臂44。行李箱盖支撑臂44固定地连接至行李箱盖(未示出),用于在行李箱盖相对于行李箱开口36而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支撑行李箱盖。优选地,至少一个辅助弹簧(未示出)延伸于行李箱盖支撑臂44之一和后框架组件10之间,用于帮助行李箱盖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各所述多个连接杆中形成的切口48用于在所述行李箱盖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容纳所述行李箱盖支撑臂44的运动。一搁架50通过螺栓或类似方式固定地安装到后框架组件10上。搁架50延伸于横向构件14和帆状板30的后缘34之间。优选地,搁架50包括采用常规的模制技术形成的塑料构件。搁架50适于支撑诸如扬声器、控制模块和配线之类的多种元件。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搁架50中形成有多个肋52,以便为搁架50和后框架组件10提供结构刚度。参照图5、6和7,能够利用组装线上的机械臂54将后框架组件10提起并安装到车辆5内。优选地,搁架50和诸如扬声器和配线等其它元件预安装到后框架组件10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后备箱模块一起安装到车辆5内。在后框架组件10移动到车辆内的过程中,车辆5上的锥形结构35与帆状板30内的凹部32对准并伸入该凹部32内,以帮助后框架组件10相对于车辆5适当地定位。在后框架组件10已经置于车辆内之后,螺栓33穿过帆状板30的每个孔31并安装到在各自的锥形结构35中形成的相应螺纹孔内,以将帆状板30固定到车辆5内。同样,也有螺栓穿过安装板22中的孔23并且安装到车辆5内相应的螺纹孔内,以将汽车横梁12连接至车辆5。后框架组件10与车辆的连接为车辆提供了附加的强度和刚度。在后框架组件10已经安装到车辆5上之后,行李箱盖能够固定地安装到行李箱盖支撑臂44。已通过示例性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并且应当理解,所使用的术语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以上教导的基础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后框架组件,其在限定一行李箱开口的直立侧壁之间横向地延伸,所述后框架组件包括一汽车横梁,其横向延伸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壁之间;一帆状板,其固定地安装到汽车横梁上,所述帆状板包括对称的相对凸缘,所述凸缘适于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壁相适应以限定一用于引导水流绕过行李箱开口的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框架组件,其中,所述汽车横梁包括一个在间隔开的直立构件之间延伸的水平横向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框架组件,其包括形成于所述水平横向构件上的托架,用于固定地安装座椅靠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框架组件,其中,所述直立构件延伸于第一端和一相对的远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固定地安装于所述水平横向构件上,并且所述直立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到所述直立构件远端上的安装板,用于将所述汽车横梁安装到所述车辆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框架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具有前端和后端的连接杆,所述前端固定到所述水平横向构件上。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后框架组件,其在限定一行李箱开口的直立侧壁之间横向地延伸,所述后框架组件包括:    一汽车横梁,其横向延伸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壁之间;    一帆状板,其固定地安装到汽车横梁上,所述帆状板包括对称的相对凸缘,所述凸缘适于与所述车辆的所述侧壁相适应以限定一用于引导水流绕过行李箱开口的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约瑟夫约翰哈尼皮埃尔格扎维埃鲁瓦
申请(专利权)人:英提尔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