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02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主要是将原来踏板的圆形活动铰链孔改为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的上弧线段参照凸轮机构设计,使踏板无论在哪个位置,离合器总泵缸内的推杆轴心线都穿过上弧线段的最高点,这样就能确保推杆与离合器总泵缸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避免踏板在推杆上产生分力。由于踏板传给推杆的力不会产生分力,因此可以大大节省用于踩踏板的力,又由于当踩下踏板时,施加在推杆上压力的力臂减小,因此,用于踩踏板的力就减小,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汽车离合机构中的踏板包括踏板1和推杆5,如图5所示,推杆5的下端推动活塞9在离合器总泵缸7的泵腔8内向下运动,踏板1的前端安装有踏板块2,后端设有固定铰链孔3,在该固定铰链孔3前方的踏板1上设有活动铰链孔4,该活动铰链孔4经螺栓与所述推杆5的上端铰接。由于活动铰链孔4为圆形,螺栓在活动铰链孔4内只能转动,不能平移,因此当踩下踏板时,推杆5随着圆形铰链孔4一起向远离固定孔3的方向偏移,这样,通过踏板传给推杆的压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分力,从而导致离合力偏大;并且,由于推杆5产生的分力作用在活塞9上,在离合器总泵缸7内经常前后碰撞摩擦,影响离合器总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在推杆上产生分力的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将原来踏板的圆形活动铰链孔改为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的上弧线段参照凸轮机构设计,使踏板无论在哪个位置,离合器总泵缸内的推杆轴心线都穿过上弧线段的最高点,这样就能确保推杆与离合器总泵缸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避免踏板在推杆上产生分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和推杆,踏板的前端设有踏板块,-->后端设有固定铰链孔,推杆的上端铰接在该固定铰链孔上,下端伸入离合器总泵缸的泵腔内,在靠近固定铰链孔的踏板上设有活动铰链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活动铰链孔为四条弧形线段相接构成的条形孔,该条形孔的前弧线段和后弧线段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弧,该前弧线段和后弧线段的上端经上弧线段相连,在踏板绕固定铰链孔转动过程中,所述上弧线段与推杆中心线的交点为弧线段相对离合器总泵缸的最高点,经过该相对最高点的上弧线段的切线与推杆的中心线垂直。安装使用时,将上述活动铰链孔经螺栓与推杆的上端铰接,该推杆的下端伸入离合器总泵缸的泵腔内,在踏板绕固定铰链孔转动过程中,所述推杆的轴心线与所述上弧线段的交点始终为该上弧线段的最高点,又由于经过该最高点的切线和推杆的轴心线向垂直,因此,踏板传给推杆的力不会产生分力。有益效果:以踏板行程(mm)为横坐标,踏板作用力(N)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出踏板作用力随着踏板行程的曲线,即分离曲线,如图6所示,曲线a为改进前踏板的分离曲线,曲线b为本专利技术的分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b相对于曲线a更平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舒适性比改进前更高。这主要是由于踏板传给推杆的力不会产生分力,因此可以大大节省用于踩踏板的力,又由于当踩下踏板时,压在推杆上的压力的有效力臂始终不变,而改进前的踏板的有效力臂是随着踏板的踩下而增加的,根据杠杆原理改进后用于踩踏板的力就减小,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提高了产品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活动铰链孔4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踏板处于最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踏板处于最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改进前踏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与改进前踏板的分离曲线对比图;图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上弧线段6c的设计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之踏板前端固定安装踏板块2,后端开有固定铰链孔3,在靠近该固定铰链孔3的踏板1上开有活动铰链孔4,所述活动铰链孔4为四条弧形线段相接构成的条形孔,该条形孔的前弧线段6a和后弧线段6b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弧,该前弧线段6a和后弧线段6b的上端经上弧线段6c相连,在踏板1绕固定铰链孔3转动过程中,所述上弧线段6c与推杆5中心线的交点为弧线段6c相对离合器总泵缸7的最高点,经过该相对最高点的上弧线段6c的切线与推杆5的中心线垂直。生产实践中,根据设计的需要,确定好踏板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及推杆的最大行程,以及活动铰链孔与固定铰链孔的距离后,就可确定出上弧形线段的形状及位置,具体设计方法如图7和图8所示,假如推杆5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以固定铰链孔3的中心为圆心,经过该圆心平行水平面的直线为x轴,建立坐标系。根据α起始角度α1可以确定直线y=(x-L1cos α1)ctg α1,又根据已知长度L1、L2、L3可确定曲线f(x)起始点(x1,y1)。根据α的止点角度α2可以确定直线y=(x-L1cos α2)ctg α2,又根据已知长度L1、L2、L3及已知压缩行-->程L4可确定曲线f(x)止点(x2,y2)。任意角度位置α确定的直线y=(x-L1cos α)ctgα与曲线f(x)相交得到一点(m,n),假设直线上距离点(m,n)上r的一点(a,b),以点(a,b)为圆心r为半径求一圆u(x),f(x)与u(x)相交,求得两交点(m1,n1)、(m2,n2)。因条件要求泵腔的轴心线、曲线f(x)交点与推杆上端圆弧、曲线f(x)的切点相重合,所以(m1,n1)、(m2,n2)、(m,n)三点相重合,即m=m1=m2,n=n1=n2,再将(x1,y1)、(x2,y2)代入方程,由此可以确认曲线f(x)。。进一步如图3及图4所示,安装时,踏板的固定安装踏板块2铰接在汽车支架上,踏板的活动铰链孔4经螺栓与推杆5的上端铰接,推杆5的下端伸入离合器总泵缸7的泵腔8内,推杆5的轴心线与水平线垂直,因此,在踏板1绕固定铰链孔3转动过程中,所述推杆5的轴心线与所述上弧线段6c的交点始终为该上弧线段6c的相对最高点,这样,在推杆的整个行程中,就能保持推杆轴心线与离合器总泵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避免造成分力,提高传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1)和推杆(5),踏板(1)的前端设有踏板块(2),后端设有固定铰链孔(3),在靠近固定铰链孔(3)的踏板(1)上设有活动铰链孔(4),推杆(5)的上端铰接在该活动铰链孔(4)上,下端伸入离合器总泵缸(7)的泵腔(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铰链孔(4)为四条弧形线段相接构成的条形孔,该条形孔的前弧线段(6a)和后弧线段(6b)为半径相同的半圆弧,该前弧线段(6a)和后弧线段(6b)的上端经上弧线段(6c)相连,在踏板(1)绕固定铰链孔(3)转动过程中,所述上弧线段(6c)与推杆(5)中心线的交点为弧线段(6c)相对离合器总泵缸(7)的最高点,经过该相对最高点的上弧线段(6c)的切线与推杆(5)的中心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离合器踏板机构,包括踏板(1)和推杆(5),踏板(1)的前端设有踏板块(2),后端设有固定铰链孔(3),在靠近固定铰链孔(3)的踏板(1)上设有活动铰链孔(4),推杆(5)的上端铰接在该活动铰链孔(4)上,下端伸入离合器总泵缸(7)的泵腔(8)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铰链孔(4)为四条弧形线段相接构成的条形孔,该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陈栋延虎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