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694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包括主动锥齿轮组合、后桥齿轮箱组合、左、右驱动轴组合,主动锥齿轮与后桥齿轮箱中的轴承过盈配合,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该行星差速器的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圆柱销轴固定于外壳内,主动行星齿轮与圆柱销间隙配合,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外壳端面设置的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轴孔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上设有花键套,分别与左、右半轴花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车辆在转向时发生侧翻,有效提高车辆转向时的灵活性以及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轮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一般由主动锥齿轮组合、后桥齿轮箱、左、右驱动轴组合等组成,后桥齿轮箱中的从动锥齿轮上通过焊接固定花键套,左、右驱动轴组合的左、右半轴分别通过花键与后桥齿轮箱连接。上述结构的后桥组合在泞泥路面行驶时虽然可以避免打滑,车辆在泥泞路面行驶性较好,但左、右驱动轴组合的左、右半轴分别通过花键与后桥齿轮箱连接,左、右驱动轴组合无差速传动,因此,转向过程中左、右半轴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使得左、右后轮也只能以相同的角速度旋转,使车辆转向时容易发生侧翻,安全性能低,后轮摩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它能够防止车辆在转向时发生侧翻,有效提高车辆转向时的灵活性以及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动锥齿轮组合、后桥齿轮箱组合、左、右驱动轴组合,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与后桥齿轮箱组合中的轴承过盈配合,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该行星差速器组合包括与后桥齿轮箱内的轴承过盈配合的外壳、从动锥齿轮、圆柱销、对称设置于圆柱销上的两个主动行星齿轮、分别与两个主动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从动行星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啮合,圆柱销轴向固定于外壳内,主动行星齿轮与圆柱销间隙配合,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外壳端面设置的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轴孔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上设有花键套,左驱动轴组合的左半轴穿过外壳的轴孔插入从动行星齿轮的花键套中花键连接,右驱动轴组合的右半轴穿过从动锥齿轮的轴孔插入从动行星齿轮的花键套中花键连接。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当发动机工作时,其输出的动力经传动轴、主动锥齿轮传递至行星差速器组合的从动锥齿轮,驱动行星差速器组合工作。圆柱销轴向固定于外壳内,主动行星齿轮与圆柱销间隙配合,从动锥齿轮的动力经外壳和圆柱销传递至主动行星齿轮。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外壳端面设置的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轴孔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上设有花键套,分别与左、右半轴花键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辆行驶在平直路面上时,行星差速器组合的主、从动行星齿轮受力均衡,从动行星齿轮输出平衡的扭矩,驱动左、右半轴以相同转速进行旋转。当车辆转向时,行星差速器组合的行星齿轮在转向时受到不同大小的作用力,致使两个从动行星齿轮能以不同的转速实现差速转动,驱动左、右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使得外侧轮胎的驱动轴转速大于内侧轮胎驱动轴转速,致使车辆的转向较灵活,避免车辆转向困难,以及转向时发生侧翻的情况。本技术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具有结构紧凑,安全性高,路面适应性强,驱动性能好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行星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后桥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主动锥齿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左驱动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右驱动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左半轴,2为油封,3为后桥箱体,4为轴承,5为外壳,5a为轴孔,6为定位销,7为圆柱销,8为主动行星齿轮,9为从动行星齿轮,10为后桥箱盖,11为螺栓,12为轴承,13为从动锥齿轮,13a为轴孔,14为螺栓,15为右半轴,16为油封,17、20为轴承,18为主动锥齿轮,19为后桥箱盖,21为“O”形密封圈,22为主动锥齿固定座,23为油封,24为后桥联轴器,25为垫圈,26为锁紧螺母,27为螺栓,29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主动锥齿轮组合包括主动锥齿固定座22、主动锥齿轮18、后桥联轴器24。主动锥齿固定座22外壁的环形槽中设有“O”形密封圈21,一个轴承20过盈配合于主动锥齿固定座22的凹腔中,轴承20的下端依靠凹腔的底面限位,其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凹腔中的螺母29限位。后桥联轴器24与主动锥齿固定座22间隙配合,主动锥齿固定座22与后桥联轴器24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润滑油的油封23。主动锥齿轮18与轴承20过盈配合,主动锥齿轮18一端穿过螺母29、轴承20插入后桥联轴器20,通过内外花键与后桥联轴器24周向固定,主动锥齿轮18插入后桥联轴器中的端部与锁紧螺母26螺纹连接,将主动锥齿轮18的轴向锁定,锁紧螺母26与主动锥齿轮18之间设有垫圈25;后桥联轴器24另一端连接传动轴。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18与后桥齿轮箱中的轴承17过盈配合,主动锥齿轮组合包括后桥箱体3、过盈装配有轴承12的后桥箱盖19,“O”形密封圈10套在后桥箱盖19外壁的环形槽中,后桥箱体3与后桥箱盖19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后桥箱体3上设有台阶孔,该台阶孔小端过盈装配有轴承4,台阶孔大端过盈装配有油封2,后桥箱体3顶端设有供主动锥齿轮18插入的过孔3a,后桥箱体内设有轴承17,该轴承位于所述过孔的下方,轴承17为滚针轴承。后桥箱体3通过螺栓27与主动锥齿固定座22固定连接。后桥箱盖19上过盈配合有油封16。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该行星差速器组合包括与后桥齿轮箱内的轴承过盈配合的外壳5、从动锥齿轮13、圆柱销7、对称设置于圆柱销-->上的两个主动行星齿轮8、分别与两个主动行星齿轮啮合的两个从动行星齿轮9。行星差速器的外壳5的两端分别与后桥齿轮箱组合中的轴承4和轴承12过盈配合。从动锥齿轮13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13通过螺栓14与外壳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13与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18啮合,锥齿轮13与主动锥齿轮18啮合互成的夹角为90°。圆柱销7轴向固定于外壳内,外壳5端面设有定位孔,圆柱销7两端的周面上设有通孔,一个定位销6插入外壳5端面的定位孔并穿过圆柱销周面的通孔后,过盈配合于所述外壳5的定位孔中,定位销6与圆柱销7也形成过盈配合,定位销6为弹性定位销。主动行星齿轮8与圆柱销7间隙配合,主动行星齿轮8与从动行星齿轮9互成的夹角为90°。一个从动行星齿轮7与外壳5端面设置的轴孔5a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13的轴孔13a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7上设有花键套,左驱动轴组合的左半轴1穿过外壳的轴孔5a插入从动行星齿轮9的花键套中花键连接,左半轴1与外壳5的轴孔间隙配合;右驱动轴组合的右半轴15穿过从动锥齿轮的轴孔13a插入从动行星齿轮9的花键套中花键连接,右半轴15与从动锥齿轮13的轴孔13a间隙配合。当四轮摩托车行驶在转向路面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依次通过传动轴、后桥联轴器24、主动锥齿轮18、从动锥齿轮13传递到行星差速器组合,动力在行星差速器组合内由主、从动行星齿轮改变传递方向及角度,分别传递给左驱动轴组合的左半轴,经及右驱动轴组合的右半轴,最终使左、右后轮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包括主动锥齿轮组合、后桥齿轮箱组合、左、右驱动轴组合,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与后桥齿轮箱中的轴承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该行星差速器组合包括与后桥齿轮箱组合内的轴承过盈配合的外壳、从动锥齿轮、圆柱销、对称设置于圆柱销上的两个主动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两个从动行星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圆柱销轴固定于外壳内,主动行星齿轮与圆柱销间隙配合,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外壳端面设置的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轴孔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上设有花键套,分别与左、右半轴花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后桥总成,包括主动锥齿轮组合、后桥齿轮箱组合、左、右驱动轴组合,主动锥齿轮组合中的主动锥齿轮与后桥齿轮箱中的轴承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后桥齿轮箱组合中设有行星差速器组合,该行星差速器组合包括与后桥齿轮箱组合内的轴承过盈配合的外壳、从动锥齿轮、圆柱销、对称设置于圆柱销上的两个主动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两个从动行星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轴向固定于外壳的端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圆柱销轴固定于外壳内,主动行星齿轮与圆柱销间隙配合,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外壳端面设置的轴孔间隙配合,另一个从动行星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轴孔间隙配合,从动行星齿轮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李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