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69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在所述前减速器的上方平行布置左、右悬梁,两悬梁的前端均固定在前悬梁上,在前悬梁的底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两吊耳位于前减速器前部支耳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支耳连接;在所述前减速器后部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架,每一个支架外侧面的中部固定支柱,该支柱上套装有后悬置支座,所述后悬置支座通过螺栓与后悬置块连接,后悬置块对称固定在所述左、右悬梁中后部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微型汽车前减速器的安装难题,使得微型汽车根据需要选用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成为现实。前减速器采用悬梁机构与车架连接,结构相对简单,不仅连接牢靠、拆装方便、减震效果好,而且整体重量轻、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汽车减速器,尤其涉及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微型汽车的前轮一般通过悬架机构与车架连接,前轮为随动轮,没有驱动力。当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后传动轴传递到后桥并驱动后轮转动时,前轮随后轮同向旋转,整车向前或向后行驶。只有两个后轮有驱动力的微型汽车,虽然在路面状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时能降低轮胎及传动系零件的磨损,但是在通过附着力系数较低的路面时,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地面驱动力;特别是通过泥泞或翻浆路段时,驱动轮容易陷入泥塘或因打滑而无法驱动,从而影响了微型汽车的通过性,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如何提高微型汽车的动力性和通过性是所有微型汽车生产厂家正努力钻研的难题,有的厂家设想将传统微型汽车的前轮悬架机构用桥系机构来替代,发动机的动力可以由分动箱转接,并通过前传动轴传递给前减速器及前桥半轴,以使微型汽车根据需要选用四轮驱动。前减速器的结构可以参照后减速器进行设计,但是前减速器的安装方式却不能照搬后减速器的模式,因后桥需要承载及输出动力,故后减速器与后桥成一体,后桥通过板簧与车架连接;而前减速器只是输出动力,受功能和安装位置的限制,如何在车架上简便、牢靠地安装-->前减速器是微型汽车生产厂家极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以便于在车架上安装前减速器,使微型汽车根据需要选择四轮驱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包括前减速器,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前减速器的上方平行布置左、右悬梁,两悬梁的前端均固定在前悬梁上,在前悬梁的底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两吊耳位于前减速器前部支耳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支耳连接;在所述前减速器后部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架,每一个支架外侧面的中部固定支柱,该支柱上套装有后悬置支座,所述后悬置支座通过螺栓与后悬置块连接,后悬置块对称固定在所述左、右悬梁中后部的底面。本技术中,前悬梁的两头以及左、右悬梁的尾端通过焊接与微型汽车的车架形成一整体,前减速器前部的支耳通过螺栓与前悬梁上的吊耳连接,前减速器后部两侧安装的支架通过后悬置支座与悬梁上的后悬置块螺栓连接,前减速器采用以上悬梁机构与车架连接,结构相对简单,不仅连接牢靠、拆装方便,而且整体重量轻、成本较低。本技术能使前减速器简便、牢靠地安装到车架上,这样传统微型汽车的前轮悬架机构由桥系机构来替代,该桥系机构中两前轮半轴与前减速器的两输出端连接,前减速器的输入端通过前传动轴与分动箱连接,分动箱能转接发动机的动力,并通过前传动轴传递给前减速器及前桥半轴,以使微型汽车根据需要选用四轮驱动,这样牵引力足够大,大大增强了微型汽车的爬坡能力,有效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微型汽车在路面状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时,分动箱不-->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前减速器,微型汽车采用两个后轮驱动,能降低轮胎及传动系零件的磨损。微型汽车既能采用两轮驱动,又能采用四轮驱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上述前减速器支耳的过孔中设有减震套,该减震套由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和橡胶体构成,其中橡胶体位于金属内套与金属外套之间,三者通过紧配合固定在一起,并且金属外套与前减速器支耳紧配合。减震套与前减速器支耳之间,以及构成减震套的金属内套、金属外套和橡胶体之间均采用紧配合,这样连接牢固而可靠,能有效防止脱落;减震套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以降低前减速器通过支耳传递给车架的振动量,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在上述橡胶体的外表面开有缺口,缺口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缺口的存在使得橡胶体弹性刚度系数减小,能起到更加良好的减震作用。上述支架为板状结构,支架底部的两端各通过一颗螺栓与前减速器连接,两支架的顶部朝着中央相对弯折,且弯折部分通过螺栓与前减速器连接。支架通过三点与前减速器连接,两者连接可靠,并且拆装方便。上述后悬置支座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后悬置块连接,后悬置支座的前部为管状结构,在管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管和橡胶圈,内衬管和橡胶圈与后悬置支座紧配合。橡胶圈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以降低前减速器通过后悬置支座传递给车架的振动量,并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内衬管、橡胶圈和后悬置支座紧配合,三者连接牢固,能有效防止脱落。上述内衬管的外轮廓型线为凸轮,以避免橡胶圈与内衬管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上述橡胶圈的外表面开有缺口,缺口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缺口的存在-->使得橡胶圈弹性刚度系数减小,减震作用更加良好。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微型汽车前减速器的安装难题,使得微型汽车根据需要选用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成为现实。前减速器采用悬梁机构与车架连接,结构相对简单,不仅连接牢靠、拆装方便、减震效果好,而且整体重量轻、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在前减速器1顶端的前部设置有支耳1a,该支耳1a上的过孔中装有减震套,减震套由金属内套11、金属外套12和橡胶体13构成,其中金属外套12与前减速器支耳1a紧配合,两者相应的端面基本平齐。橡胶体13位于金属内套11与金属外套12之间,橡胶体13的两端面与金属外套12的对应端面基本平齐,而金属内套11的两端超出橡胶体13的相应端面。所述金属内套11、金属外套12和橡胶体13三者通过紧配合固定在一起,并且在橡胶体13的外表面开有缺口13a,该缺口13a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弧形或异形,缺口13a的存在使得橡胶体13弹性刚度系数减小,能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从图1、图2中可知,在前减速器1后部的顶端横向上并排布置有两个上螺套1b,后部的底端纵向上并排布置有两个下螺套1c。两个支架7位于前减速器1后部的两侧,各支架7均为板状结构,两支架7的顶部朝着中央相对弯折,且弯折部分通过螺栓与前减速器1上对应的上螺套1b连接,两支架7底部的两端-->各通过一颗螺栓与前减速器1上对应侧的下螺套1c连接。在两支架7外侧面的中部各设有一个与之垂直的支柱8,该支柱8上套装后悬置支座9。后悬置支座9的前部为管状结构,在管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管14和橡胶圈15,内衬管14套装在支柱8上,内衬管14和橡胶圈15与后悬置支座9紧配合,并且内衬管14的外轮廓型线为凸轮,以避免橡胶圈15与内衬管1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在橡胶圈15的外表面开有缺口15a,该缺口15a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是矩形、弧形或异形,缺口15a的存在使得橡胶圈15弹性刚度系数减小,能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从图1、图2中进一步可知,两后悬置支座9的后部为与前部管状结构连为一体的矩形,并通过两颗由下往上穿设的螺栓16与左、右悬梁2、3上的后悬置块10连接,由螺母17锁紧。后悬置块10为平底“U”形,它的顶端焊接在对应悬梁2或3的中后部,它的底端与对应后悬置支座9的后部贴合,而螺母17焊接在后悬置块10内。所述左、右悬梁2、3在前减速器1的上方平行设置,左、右悬梁2、3与前减速器1同向布置,两悬梁2、3的尾端焊接在微型汽车的车架上,两悬梁2、3的前端焊接在前悬梁4上,前悬梁4与左、右悬梁2、3垂直,前悬梁4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车架上。在前悬梁4的底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吊耳5,两吊耳5位于左、右悬梁2、3之间以及前减速器1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包括前减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减速器(1)的上方平行布置左、右悬梁(2、3),两悬梁(2、3)的前端均固定在前悬梁(4)上,在前悬梁(4)的底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5),两吊耳(5)位于前减速器(1)前部支耳(1a)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6)与支耳(1a)连接;在所述前减速器(1)后部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架(7),每一个支架(7)外侧面的中部固定支柱(8),该支柱(8)上套装有后悬置支座(9),所述后悬置支座(9)通过螺栓(16)与后悬置块(10)连接,后悬置块(10)对称固定在所述左、右悬梁(2、3)中后部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包括前减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减速器(1)的上方平行布置左、右悬梁(2、3),两悬梁(2、3)的前端均固定在前悬梁(4)上,在前悬梁(4)的底面对称设置两个吊耳(5),两吊耳(5)位于前减速器(1)前部支耳(1a)的左、右两侧,并通过螺栓(6)与支耳(1a)连接;在所述前减速器(1)后部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架(7),每一个支架(7)外侧面的中部固定支柱(8),该支柱(8)上套装有后悬置支座(9),所述后悬置支座(9)通过螺栓(16)与后悬置块(10)连接,后悬置块(10)对称固定在所述左、右悬梁(2、3)中后部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汽车前减速器悬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减速器支耳(1a)的过孔中设有减震套,该减震套由金属内套(11)、金属外套(12)和橡胶体(13)构成,其中橡胶体(13)位于金属内套(11)与金属外套(12)之间,三者固定在一起,并且金属外套(12)与前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彭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