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胜利专利>正文

半导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339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含:衬底,第二型浓掺杂源极、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第二型浓掺杂漏极、设置于第二型浓掺杂漏极与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之间的栅极结构、以及厚氧化物隔离区。其中,厚氧化物隔离区设置于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之间,并且延伸取代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多个接触点区域,以使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相隔离,从而降低高压半导体结构内ESD防护组件的触发电压,进而使高压半导体结构具有更好的ESD防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含:衬底,第二型浓掺杂源极、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第二型浓掺杂漏极、设置于第二型浓掺杂漏极与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之间的栅极结构、以及厚氧化物隔离区。其中,厚氧化物隔离区设置于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之间,并且延伸取代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多个接触点区域,以使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相隔离,从而降低高压半导体结构内ESD防护组件的触发电压,进而使高压半导体结构具有更好的ESD防护能力。【专利说明】半导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
技术介绍
横向扩散金氧半晶体管(Laterally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LDMOS)高压组件与一般低压操作的晶体管相比,具有较低的导通电阻、较高的操作频率、可承受的崩溃电压较高、并且输出功率较大。因此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车用电子、电源管理电路、高频通讯模块、以及显示器等相关的集成电路之中。尽管高压组件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在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防护方面却异常脆弱,进而影响电路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度。 为维护稳定性及安全可靠度,集成电路内一般设置有ESD防护组件。当静电电流产生时,ESD防护组件便会将静电放电电流经由所设定的路径导出,从而避免静电电流烧毁电路。在设计上,为了避免此类ESD防护组件产生栓锁效应(Latch-up effect),造成ESD防护组件无法自行关闭而过热,通常会设置高于工作电压的维持电压。但是,这样的设计方式却也会使得触发电压随之升高,造成ESD防护组件难以触发,必须受到较大的静电电压才会开启。 然而,高压组件的工作电压为一般组件的数倍至数十倍,一旦为了避免上述栓锁效应而配合高工作电压,则会导致高压组件中ESD防护组件的触发电压更高。而过高的触发电压将导致ESD防护组件的ESD防护能力降低,进而影响电路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基于上述高压组件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在避免栓锁效应的同时,有效降低半导体结构中ESD防护组件的触发电压,进而强化高压半导体结构的ESD防护能力,以提升电路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可靠度。 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包含: 衬底; 第二型浓掺杂源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 第一型浓掺杂体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 第二型浓掺杂漏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 栅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漏极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之间;以及 厚氧化物隔离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之间,所述厚氧化物隔离区延伸取代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多个接触点区域,以使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相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型井区,位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漏极与所述衬底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型体区,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并且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以及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包覆于所述第一型体区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型井区,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并且所述第一型体区包覆于所述第一型井区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型井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型体区的宽度或所述第一型井区的宽度,以使所述第一型体区以及所述第二型井区保持实质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绝缘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型体区中和所述第一型井区中,且/或设置于所述栅极结构与所述第二型井区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二型井区之间,以及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型体区之间均设置有埋藏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所述接触点区域的数目为预定颗数时,所述厚氧化物隔离区延伸取代所述接触点区域的数目为I颗、2颗、8颗、12颗、30颗、52颗、或162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厚氧化物隔离区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结构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结构及厚氧化物隔离区通过硅局部区域氧化法、浅槽隔离法或深槽隔离法形成。 本技术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有益效果:半导体结构包括厚氧化物隔离区,厚氧化物隔离区延伸取代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多个接触点及邻近区域,在不影响布局(Layout)面积的情况下,将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相隔离,从而提升第二型浓掺杂源极至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之间的导通电阻,进而在避免栓锁效应的同时,降低半导体结构内ESD防护组件的触发电压,以使半导体结构具有更好的ESD防护能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半导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半导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半导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半导体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100、100a、10b半导体结构 11衬底 12埋藏层 13高压第一型体区 14高压第二型井区 15高压第一型井区 16第二型浓掺杂漏极 17第二型浓掺杂源极 18第一型浓掺杂体极 18a接触点区域 19栅极结构 20a?20c绝缘结构 21厚氧化物隔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根据图1至图4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100,为N型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包含:衬底11、埋藏层12、第一型体区13、第二型井区14、第一型井区15、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第二型浓掺杂源极17、第一型浓掺杂体极18、栅极结构19、多个绝缘结构20a?20c、以及厚氧化物隔离区21。 其中,第一型体区13为高压第一型体区,第二型井区14为高压第二型井区,第一型井区15为高压第一型井区。 埋藏层12设置于衬底11上方,并且位于衬底11与高压第二型井区14之间,以及衬底11与高压第一型体区13之间。 高压第一型体区13设置于高压第一型井区15,且包覆于高压第一型井区15中。高压第二型井区14以及高压第一型井区15均设置于埋藏层12的上层,且两者彼此相邻。 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设置于高压第二型井区14中,用于作为半导体结构100的漏极端。第二型浓掺杂源极17以及第一型浓掺杂体极18设置于高压第一型体区13中,并分别用于作为半导体结构100的源极端及体极端。 栅极结构19设置于高压第一型体区13和高压第二型井区14的上层,并位于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与第二型浓掺杂源极17之间,用于作为半导体结构100的栅极端。 多个绝缘结构20a?20c分别设置于高压第一型体区13中和高压第二型井区14中,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与第一型浓掺杂体极18形成于各个绝缘结构20a-c之间。具体而言,绝缘结构20a设置于高压第一型体区13的端缘处、绝缘结构20c设置于高压第二型井区14的端缘处、绝缘结构20b设置于栅极结构19与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之间,用以将半导体结构100与其它晶体管隔离,并且还用以隔离栅极结构19与第二型浓掺杂漏极16。 厚氧化物隔离区21将第二型浓掺杂源极17和第一型浓掺杂体极18隔离,并延伸取代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衬底;第二型浓掺杂源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第一型浓掺杂体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第二型浓掺杂漏极,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上层;栅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漏极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之间;以及厚氧化物隔离区,设置于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之间,所述厚氧化物隔离区延伸取代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的多个接触点区域,以使所述第二型浓掺杂源极与所述第一型浓掺杂体极相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陈胜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