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477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3:18
一种半导体结构,用以释放一静电放电电流,并包括一衬底、一第一掩埋层、一第二掩埋层、一第一阱、一第二阱、一第一掺杂区、一沟渠式栅极以及一第二掺杂区。第一及第二掩埋层形成在衬底之上。第一阱形成在第一掩埋层之上。第二阱形成在第二掩埋层之上,重叠部分第二掩埋层。第一掺杂区形成在第一阱之中。沟渠式栅极延伸进入第二阱以及第一掩埋层。第二掺杂区形成在第二阱之中,并接触沟渠式栅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半导体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释放静电放电(ESD)电流的半导体结构。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的ESD事件,指的是具有高电压的静电电荷,透过集成电路芯片的释放过程。释放静电电荷的瞬间能量相当的可观,如果没有善加处理,往往会造成集成电路的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用以释放一静电放电电流,并包括一衬底、一第一掩埋层、一第二掩埋层、一第一阱、一第二阱、一第一掺杂区、一沟渠式栅极以及一第二掺杂区。衬底具有一第一导电型态。第一掩埋层形成在衬底之上,并具有一第二导电型态。第二掩埋层形成在衬底之上,并具有第三导电型态。第一阱形成在第一掩埋层之上,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态。第二阱形成在第二掩埋层之上,重叠部分第一掩埋层,并具有第三导电型态。第一掺杂区形成在第一阱之中,并具有第三导电型态。沟渠式栅极延伸进入第二阱以及第一掩埋层。第二掺杂区形成在第二阱之中,接触沟渠式栅极,并具有第二导电型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为P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为P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为P型,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为N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掩埋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一阱,所述第二掩埋层的浓度高于所述第二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半导体结构更包括:一第三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二阱之中,接触所述沟渠式栅极,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掺杂区接触所述沟渠式栅极的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三掺杂区接触所述沟渠式栅极的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沟渠式栅极并未穿透所述第一掩埋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掩埋层与所述第二掩埋层之间具有一空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其中所述半导体结构更包括:一第四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一阱之中,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其中所述第一及第四掺杂区耦接一第一金属导线;一第五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二阱之中,并具有所述第三导电型态,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区、所述沟渠式栅极与所述第五掺杂区耦接一第二金属导线。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结构的可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示意图。标号说明100、300半导体结构;110衬底;121、122掩埋层;131、132阱;140沟渠式栅极;141、142侧壁;151~155掺杂区;GA空隙;S410、S420、S430、S440、S450、S460、S470、S48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导体结构100包括一衬底110、掩埋层(buriedlayer)121、122、阱131、132、一沟渠式栅极(trenchgate)140、掺杂区151与152。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衬底110的导电型态。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衬底110的导电型态为N型或P型。掩埋层121与122形成在衬底110之上。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掩埋层121与122的导电型态并不相同。举例而言,当掩埋层121的导电型态为N型或P型时,掩埋层122的导电型态为P型或N型。在本实施例中,掩埋层121与122之间具有一空隙GA,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其它实施例中,掩埋层121与122之间不具有空隙,而是直接接触在一起。阱131形成在掩埋层121之上。在一可能实施例中,阱131与掩埋层121具有相同型态的掺杂物,如均为N型或P型。在本实施例中,掩埋层121的掺杂浓度高于阱131的掺杂浓度,故可降低阱131的等效阻抗。阱132形成在掩埋层122之上,并重叠部分的掩埋层121。在一可能实施例中,阱132与掩埋层122具有相同型态的掺杂物。在本实施例中,掩埋层122的掺杂浓度高于阱132的掺杂浓度,故可降低阱132的等效阻抗。沟渠式栅极140延伸进入阱132与掩埋层121。如图所示,沟渠式栅极140穿透阱132,但并未穿透掩埋层121。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沟渠式栅极140穿透阱132与掩埋层121。掺杂区151形成在阱131之中。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不同于阱131的导电型态。举例而言,当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为N型或P型时,阱131的导电型态为P型或N型。在其它实施例中,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等同于掩埋层122的导电型态,如均为N型或P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掺杂区151的掺杂浓度可能高于或低于掩埋层122的掺杂浓度。掺杂区152形成在阱132之中并接触沟渠式栅极140。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不同于阱132的导电型态。举例而言,当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为N型或P型时,阱133的导电型态为P型或N型。在其它实施例中,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等同于掩埋层121的导电型态,如均为N型或P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掺杂区152的掺杂浓度可能高于或低于掩埋层121的掺杂浓度。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衬底110的导电型态为P型。在此例中,掩埋层121、阱131以及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均为N型,而掩埋层122、阱132以及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均为P型,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其它实施例中,当衬底110的导电型态为P型时,掩埋层121、阱131以及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均为P型,而掩埋层122、阱132以及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均为N型。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当衬底110的导电型态为N型时,掩埋层121、阱131以及掺杂区152的导电型态均为N型,而掩埋层122、阱132以及掺杂区151的导电型态均为P型。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结构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图2相似图1,不同之处在于图2多了掺杂区153。如图所示,掺杂区153形成在阱132之中,并接触沟渠式栅极140的侧壁141。在此例中,掺杂区152接触沟渠式栅极140的侧壁142。侧壁141相对于侧壁142。在本实施例中,掺杂区153与152具有相同的导电型态。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掺杂区153的掺杂浓度高于或低于掩埋层121的掺杂浓度。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结构的另一可能实施例。图3相似图2,不同之处在于图3多了掺杂区154以及155。在本实施例中,掺杂区154的导电型态与阱131相同,用以作为阱131的电接触端。另外,掺杂区155的导电型态与阱132相同,用以作为阱132的电接触端。如图所示,掺杂区154与151耦接金属导线P1,掺杂区153、152、155以及沟渠式栅极140耦接金属导线P2。为方便说明,以下将以衬底110的导电型态为P型,掩埋层121、阱131、掺杂区152、153、154的导电型态均为N型,而掩埋层122、阱132、掺杂区151、155的导电型态均为P型为例。如图所示,掺杂区151、阱131与衬底110构成一pnp晶体管Q1。符号RN代表阱131的等效阻值。另外,掺杂区152、阱132与掩埋层121构成一npn晶体管Q2。符号RP代表阱132的等效阻值。掺杂区152、阱13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用以释放一静电放电电流,并包括:一衬底,具有一第一导电型态;一第一掩埋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并具有一第二导电型态;一第二掩埋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并具有一第三导电型态;一第一阱,形成在所述第一掩埋层之上,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一第二阱,形成在所述第二掩埋层之上,重叠部分所述第一掩埋层,并具有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一第一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一阱之中,并具有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一沟渠式栅极,延伸进入所述第二阱以及所述第一掩埋层;以及一第二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二阱之中,接触所述沟渠式栅极,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2 TW 104123648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用以释放一静电放电电流,并包括:一衬底,具有一第一导电型态;一第一掩埋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并具有一第二导电型态;一第二掩埋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之上,并具有一第三导电型态;一第一阱,形成在所述第一掩埋层之上,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一第二阱,形成在所述第二掩埋层之上,重叠部分所述第一掩埋层,并具有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一第一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一阱之中,并具有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一沟渠式栅极,延伸进入所述第二阱以及所述第一掩埋层;以及一第二掺杂区,形成在所述第二阱之中,接触所述沟渠式栅极,并具有所述第二导电型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P型,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为P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二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三导电型态为P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型态为N型,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安陈鲁夫
申请(专利权)人: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