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其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位于下方的下板以及连接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的上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以及下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同时,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副车架前横梁的车辆副车架。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对碰撞力的引导,使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在对碰撞力引导过程中具有确定变形趋势,提高了整车碰撞的安全性能,其结构简单。【专利说明】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及车辆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同时,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副车架前横梁的车辆副车架。
技术介绍
副车架为悬架安装的一种载体,它主要完成来自路面的力与车身之间力的传递作用,现有副车架结构,多采用由两个副车架纵梁、固连于副车架纵梁之间的副车架前横梁和副车架后横梁围成的类四边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副车架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安全、强度与NVH特性。在安全方面,当车辆发生正碰或者偏置碰时,副车架纵梁与副车架前横梁是主要变形的部件,而两者的变形直接影响到驾驶舱的加速度值及前围侵入量,若副车架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副车架前横梁,包括位于上方的上板、位于下方的下板以及连接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以及下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的上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等于下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在上板上固定设有外翻的上翻边,在下板上固定设有外翻的下翻边;所述的上翻边与上板之间的夹角,以及下翻边与下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的上翻边与上板之间的夹角和下翻边与下板之间的夹角非等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李晓晨,李志强,景向策,马立军,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