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873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01:44
在车辆用副车架(1)中,前方部件(20)的突出部(24、31)在宽度方向上从主体部突出并向上方侧延伸而具有上端部(25、32)、并且呈向前方侧凸出的形状,上端部(25、32)作为相对于车身的前方安装部而起作用,由此,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确保良好的生产率及高强度等,同时能够提高悬架的支撑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副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副车架,特别是涉及支撑悬架臂等并被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身的车辆用副车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相对于汽车等的车辆用副车架而安装有悬架臂及稳定器等悬架关联部件、转向齿轮箱等转向关联部件、以及发动机/变速器系统的安装关联部件这样的各种外力施加部件。因此,要求上述副车架提高其生产率等并进一步增大其强度及刚性。在上述状况下,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关于前悬架构件,为了增大相对于来自悬架臂的横向的负荷、来自发动机架的上下方向的负荷的刚性,设置加强面板,所述加强面板被配置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同时减少部件数量并还能够消除制造的复杂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84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前悬架构件的结构中,由于加强面板是跨着分别设置于左右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以及它们中间的第三安装部的形状、上面板是跨着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的形状、并且下面板是跨着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的形状,因此,可以考虑到:面板大型化而重量增加,并且面板的制造等方面也有费用增长的倾向。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到: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若欲应用于前悬架构件、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高低差大的车辆,则特别是加强面板和上面板的拉深深度变大,有阻碍批量产性的倾向。本专利技术正是经上述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确保良好的生产率及高强度等、并且能够提高悬架的支撑刚性的车辆用副车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用副车架具备:下方部件,其是位于车身的下方侧的板状部件;上方部件,其是在上述车身的上方侧与上述下方部件对置的板状部件;以及前方部件,其是位于上述下方部件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板状部件,上述前方部件介于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端部与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前方侧的端部之间而将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将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后方侧的端部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后方侧的端部彼此连接,从而构成呈在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闭合的闭合截面形状的主体部,上述前方部件具有比上述主体部向上述车身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并向上述上方侧延伸而具有上端部、并且呈向上述前方侧凸出的形状,上述上端部作为相对于上述车身的前方安装部而起作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一方面以外,上述突出部具有:上壁,其具有上述上端部;下壁,其与上述上壁对置;和侧壁,其将上述上壁和上述下壁之间连接起来,上述突出部的上述上壁、上述下壁和上述侧壁的各个端部被连接于与上述主体部连接的加强部件,从而形成闭合截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二方面以外,在上述前方安装部与上述车身之间还设置有连结部件,上述连结部件具有用于与上述车身紧固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形成为朝下敞开。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外,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前方侧具有纵壁部,由上述纵壁部和从上述主体部向上述前方侧突出设置的支撑部件构成前方支撑部,所述前方支撑部支撑悬架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四方面以外,所述车辆用副车架还具备从上述支撑部件向上述前方侧突出设置的外力承受部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外,上述上方部件和上述下方部件配合而构成作为相对于上述车身的上述后方侧的安装部的后方安装部以及作为悬架臂的上述后方侧的支撑部的后方支撑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六方面以外,所述车辆用副车架还具备跨着上述后方安装部和上述后方支撑部配设的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具有:配设于上述后方安装部的第一套管部;配设于上述后方支撑部的第二套管部;以及将上述第一套管部和上述第二套管部连结起来的连结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六或第七方面以外,在上述后方支撑部与上述车身之间还设置有联络部件,由上述后方支撑部和上述联络部件支撑上述悬架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在于,除了上述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外,上述上方部件还具有向上述下方侧凹陷设置的配设稳定器用的凹陷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结构,由于前方部件的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上从主体部突出并向上方侧延伸而具有上端部、并且呈向前方侧凸出的形状,上端部作为相对于车身的前方安装部而起作用,因此,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确保良好的生产率及高强度等,并且能够提高悬架的支撑刚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结构,由于突出部的上壁、下壁和侧壁的各个端部被连接于与主体部连接的加强部件而形成闭合截面,因此,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进一步确保良好的生产率及高强度等,并且能够提高悬架的支撑刚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结构,由于设置于前方安装部与车身之间的连结部件具有用于与车身紧固的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形成为朝下敞开,因此,在车辆前突时紧固部件沿缺口部移动,前方安装部能够对应地向车辆下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副车架不必要地向车厢侵入。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结构,由于在突出部的前方侧具有纵壁部,由纵壁部和从主体部向前方侧突出设置的支撑部件构成前方支撑部,所述前方支撑部支撑悬架臂,因此,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提高悬架臂的支撑刚性,并能够构成支撑悬架臂的支撑部,并且只要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上述前方支撑部,则能够通过它们均等地承受在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输入负载,能够使副车架的左右部分的变形形式均等。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结构,由于还具备从支撑部件向前方侧突出设置的外力承受部件,因此外力承受部件吸收在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来自车辆前方侧的输入负载,因而能够减少向其后方的副车架传递的输入负载。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结构,由于上方部件和下方部件配合而构成作为相对于车身的后方侧的安装部的后方安装部以及作为悬架臂的后方侧的支撑部的后方支撑部,因此能够增大副车架的安装刚性和悬架臂的支撑刚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的结构,由于间隔部件具有:配设于后方安装部的第一套管部;配设于后方支撑部的第二套管部;以及将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连结起来的连结部,因此能够提高副车架的后方安装部与后方支撑部之间的副车架的刚性和强度,并且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抑制副车架的后方支撑部与后方安装部之间的副车架部分的变形,能够抑制在后方支撑部向下方脱落时其变形妨碍上述脱落这样的情况发生。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的结构,由于利用后方支撑部和被设置于后方支撑部与车身之间的联络部件支撑悬架臂,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臂的安装刚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的结构,由于上方部件还具有向下方侧凹陷设置的配设稳定器用的凹陷部,因此能够在凹陷部配设稳定器、并且在稳定器的上方配设转向齿轮箱,能够防止对周围部件的干涉并将稳定器和转向齿轮箱安装于副车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平面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的侧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A是图2中的A-A放大剖视图。图5B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副车架中使用的间隔部件的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副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下方部件,其是位于车身的下方侧的板状部件;上方部件,其是在上述车身的上方侧与上述下方部件对置的板状部件;以及前方部件,其是位于上述下方部件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板状部件,上述前方部件介于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端部与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前方侧的端部之间而将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将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后方侧的端部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后方侧的端部彼此连接,从而构成呈在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闭合的闭合截面形状的主体部,上述前方部件具有比上述主体部向上述车身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并向上述上方侧延伸而具有上端部、并且呈向上述前方侧凸出的形状,上述上端部作为相对于上述车身的前方安装部而起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3 JP 2013-2583441.一种车辆用副车架,该车辆用副车架具备:下方部件,其是位于车身的下方侧的板状部件;上方部件,其是在上述车身的上方侧与上述下方部件对置的板状部件;以及前方部件,其是位于上述下方部件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板状部件,上述前方部件介于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前方侧的端部与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前方侧的端部之间而将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将上述下方部件的上述车身的后方侧的端部和上述上方部件的上述后方侧的端部彼此连接,从而构成呈在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闭合的闭合截面形状的主体部,上述前方部件具有比上述主体部向上述车身的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一对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从上述主体部突出并向上述上方侧延伸而具有上端部、并且呈向上述前方侧凸出的形状,上述上端部作为相对于上述车身的前方安装部而起作用,上述突出部具有:上壁,其具有上述上端部;下壁,其与上述上壁对置;和侧壁,其将上述上壁和上述下壁之间连接起来,上述突出部的上述上壁、上述下壁和上述侧壁的各个端部被连接于与上述主体部连接的加强部件,从而形成闭合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副车架,其中,在上述前方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久田宪夫鹤见卓也今西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泰克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