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专用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23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专用车车架,属于车辆领域。设有前上架,其特征是,前上架和下架前小纵梁通过前小架联接,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经前第一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及左右两个前立柱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前立柱上端焊接在前上架两端,前立柱上横梁联接左右前立柱,前立柱上横梁中间经连接架与下架前小纵梁联接在一起,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及左右两个下架纵梁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下架纵梁之间通过前后两根第三圆管式横梁焊接在一起,下架纵梁经上下架联接角钢与上架纵梁的前端相连,两个上架纵梁的后端之间焊接有上架后横梁,下架后圆管式横梁两端穿过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并与左右两个后板簧前吊耳焊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适用于农、牧、林作业用的多功能专用车车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多功能专用车功能强大,结构复杂,众多的作业功能模块需方便高效地与车辆联接。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梯形车架,由两根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内、冲压制成的槽型纵梁及一些冲压制成的开口槽型横梁组合而成。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弯曲刚度大,便于安装车身、车厢和其它总成件。其不足是驾驶座和底板较高,驾驶员上下不便;结构简单,但难于安装作业模块的接口装置,抗扭刚度较小。由于传统的梯形车架用于多功能车,存在驾驶座和地板高度较高,驾驶员上下不便,难于安装复杂的作业模块接口装置及抗扭刚度差等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多功能专用车对车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专用车车架,方便了驾驶员上下车,提高了抗弯和抗扭刚度,能够很好地适应多功能专用车对车架的结构和性能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专用车车架,设有前上架,其特征是,前上架和下架前小纵梁通过前小架联接,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经前第一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及左右两个前立柱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前立柱上端焊接在前上架两端,前立柱上横梁联接左右前立柱,前立柱上横梁中间经连接架与下架前小纵梁联接在一起,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及左右两个下架纵梁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下架纵梁之间通过前后两根第三圆管式横梁焊接在一起,下架纵梁经上下架联接角钢与上架纵梁的前端相连,两个上架纵梁的后端之间焊接有上架后横梁,下架后圆管式横梁两端穿过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并与左右两个后板簧前吊耳焊接在一起。本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上架纵梁上方设有驾驶座后挡板,驾驶座后挡板与左右两个上架纵梁、左右两个驾驶座后挡板立柱及左右两个下架外框纵梁焊接为一体。下架纵梁内侧设有下架纵梁内加强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下架分开的框架结构,降低了驾驶座和底板高度,方便了驾驶员上下车,同时提高了抗扭和搞弯刚度,并可方便安装前后动力输出及前后三点悬挂装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多功能专用车对车架的结构和性能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前小架,2、前上架,3、下架前小纵梁,4、前第一圆管式横梁,5、前立柱,6、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7、下架第三圆管式横梁,8、下架纵梁,9、上下架联接角钢,10、驾驶坐后挡板立柱,11、上架纵梁,12、后板簧前吊耳,13、后板簧后吊耳,14、上架后横梁,15、液压油缸托架,16、下架后圆管式横梁,17、下架纵梁内加强梁,18、液压油缸支座,19、驾驶座后挡板,20、下架外框纵梁,21、前立柱上横梁,22、连接架,23、前悬挂圆簧上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中,本技术前上架2和下架前小纵梁3通过前小架I联接,方式为螺栓联接,可拆卸。前第一圆管式横梁4同时穿过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3、左右两个下架纵梁8、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内加强梁17和左右两个前立柱5并焊接在一起,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6同时穿过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3、左右两个下架纵梁8和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内加强梁17 并焊接在一起,下架第三圆管式横梁7 (两根)同时穿过左右两个下架纵梁8和左右两个下 架纵梁内加强梁17并焊接在一起,上架纵梁11的前端用上下架联接角钢9与下架纵梁8相连接,驾驶座后挡板19与左右两个上架纵梁11、左右两个驾驶座后挡板立柱10及左右两个下架外框纵梁20焊接为一体,圆管式前立柱上横梁21联接左右前立柱5,前立柱上横梁21中间有左右连接架22与下架前小纵梁3联接在一起,前悬挂圆簧上支架23焊接在前上架2上,下架后圆管式横梁16同时穿过左右两个下架纵梁8、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内加强梁17和左右两个后板簧前吊耳12并焊接为一体,左右两个后板簧后吊耳13通过一方管联接并与上架后横梁14焊接在一起,液压油缸托架15前端焊接在z字横梁,后端焊接在联接左右两个后板簧后吊耳13的方管上,液压油缸支座18焊接在液压油缸托架15与z字梁上。本技术总体采用框架结构,由上架、下架、前上架和前小架等组成,上架和下架均采用两根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内、冲压制成的槽型纵梁及一些圆形横梁组成,上架中前部固定一根z字形横梁,z字形横梁与后横梁之间有液压油缸托架,用于安装货厢及升降架液压油缸,上架后部用于安装后三点悬挂及后动力输出接口。为了增加抗弯和抗扭刚度,下架纵梁开口内侧附有相同结构的加强副梁,形成方管式结构,下架前部有内纵梁。下架后端圆弧过渡向下延伸与上架焊接为一体,圆形横梁同时穿过下架内外梁和后板簧吊耳并互相焊接在一起,形成极高刚度的一体结构。上架前端采用角钢及驾驶座后挡板与下架连为一体,在上下架之间又可方便安装油箱支架、蓄电池支架等附属装置,进一步增强了车架的刚度;发动机、变速器放置在车架中间,发动机罩上面用于安装驾驶座椅,发动机罩前为驾驶座底板,驾驶座低安装在下架上,降低了驾驶座底板高度;车架前上部为前上架,由前小架、前立柱及内支架和上圆横梁与下架相联接,用于安装前轴悬挂、减振器、方向盘管柱、制动离合踏板装置及上装部件等;最前部为前小架,通过螺栓联接前上架与下架内前小纵梁,可方便拆卸,便于安装前轴总成。它的结构特点可同时做为前三点悬挂及液压泵、前动力输出离合器、减速器的支撑装置。车架前的框架结构可同时满足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前轴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专用车车架,设有前上架,其特征是:前上架和下架前小纵梁通过前小架联接,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经前第一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及左右两个前立柱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前立柱上端焊接在前上架两端,前立柱上横梁联接左右前立柱,前立柱上横梁中间经连接架与下架前小纵梁联接在一起,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及左右两个下架纵梁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下架纵梁之间通过前后两根第三圆管式横梁焊接在一起,下架纵梁经上下架联接角钢与上架纵梁的前端相连,两个上架纵梁的后端之间焊接有上架后横梁,下架后圆管式横梁两端穿过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并与左右两个后板簧前吊耳焊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专用车车架,设有前上架,其特征是前上架和下架前小纵梁通过前小架联接,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经前第一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纵梁及左右两个前立柱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前立柱上端焊接在前上架两端,前立柱上横梁联接左右前立柱,前立柱上横梁中间经连接架与下架前小纵梁联接在一起,下架第二圆管式横梁与左右两个下架前小纵梁及左右两个下架纵梁焊接在一起,左右两个下架纵梁之间通过前后两根第三圆管式横梁焊接在一起,下架纵梁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纪学俊张勇波刘兆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海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