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前宽为D,D=940毫米,后宽为d,d=810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汽车车架整体质量大,造成整车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重型载重卡车的车架。
技术介绍
汽车车架是汽车底盘及汽车的基础构件,传统的汽车车架特别是重型载重汽车车架,一般是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即采用左、右纵梁和若干横梁铆接或焊接构成载重底盘,把发动机、各主要总成连接成一整体,这种车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车身的最底部,上面很多的横纵梁构成一个矩形结构;重型汽车车架作为整车的基件和主要受力部件是连接其他总成及零部件的载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各种装置载荷,还要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以及道路凹凸造成的复杂的冲击载荷。现有技术重型车车架主要由二根纵梁和数跟横梁组成,设计时主要考虑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弯曲力矩主要是由 纵梁承受,扭转力矩主要由纵梁与横梁承受。现有技术重型汽车的车架为了保证抗弯强度和抗扭强度,车架整体做得较大,造成因质量大而导致整车燃油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它可以解决汽车车架整体质量大,造成整车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前宽为D,D=940毫米,后宽为d,d=81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采用8毫米厚,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钢板制成高度为H,宽度为E的槽形的梁,其中H=273毫米,E=90毫米;所述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的中部为槽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车架总成为前宽940毫米,后宽810毫米,可有效满足整车布置及其他系统零部件的通用。2、车架纵梁是中部采用8毫米厚,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钢板制成高度为273毫米,宽度为90毫米的槽形的梁,抗弯截面系数大。3、横梁采用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钢板制成,槽型结构,结构简单,通用性高,重量较轻。4、由于采用先进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新材料,纵梁加强板可大幅缩短并减薄,长度由4780毫米缩短至1500毫米,厚度由5毫米减薄至4毫米,车架总成重量总计降低约200千克,可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I和图2所示的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包括有左纵梁8,右纵梁2,前横梁I,中间横梁3、中间横梁4,平衡悬挂横梁5和尾横梁6 ;前横梁1,中间横梁3,平衡悬挂横梁5和尾横梁6的中部为槽形;左纵梁8与中间横梁3、中间横梁4,平衡悬挂横梁5均通过连接板7连接; 右纵梁2与中间横梁3、中间横梁4,平衡悬挂横梁5均通过连接板7连接;连接板7与左纵梁8的连接和连接板7与右纵梁2的连接均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左纵梁8与前横梁I和尾横梁6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右纵梁2与前横梁I和尾横梁6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左纵梁8和右纵梁2均为中部采用8毫米厚,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750L钢板制成高度为H,宽度为E的槽形的梁,其中H=273毫米,E=90毫米; 前横梁1,中间横梁3、中间横梁4,平衡悬挂横梁5和尾横梁6均采用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750L钢板压制而成,结构简单,通用性高,重量较轻。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前宽为D,D=940毫米,后宽为d,d=810毫米,可有效满足整车布置及其他系统零部件的通用。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前宽为D,D=940毫米,后宽为d, d=81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采用8毫米厚,屈服强度大于750MPa的钢板制成高度为H,宽度为E的槽形的梁,其中H=273毫米,E=90毫米;所述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的中部为槽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涉及汽车制造
,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前宽为D,D=940毫米,后宽为d,d=810毫米。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汽车车架整体质量大,造成整车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文档编号B62D21/02GK102941878SQ20121049004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德光, 邓聚才, 周友明, 栗广生, 尹中保, 孙功德, 朱伟民 申请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载重汽车车架,包括有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和尾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中间横梁,平衡悬挂横梁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左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右纵梁与所述的前横梁和尾横梁的连接均通过紧固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光,邓聚才,周友明,栗广生,尹中保,孙功德,朱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