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1562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6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小头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部楔形结构、一位于下方的下部楔形结构,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与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相异;小头为由上部楔形结构和下部楔形结构连接而成的一双角度楔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和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在保证同样宽度a的情况下,下端b的宽度尽可能得到加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连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
技术介绍
活塞连杆组是发动机的传动件,它把燃烧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使曲轴旋转并输出动力。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及活塞连杆等组成。活塞连杆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从而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活塞连杆承受活塞销传来的作用力以及本身摆动和活塞组往复运动时的惯性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活塞连杆受到的是压缩、拉升和弯曲等交变载荷。活塞连杆一般由小头、杆身和大头三部分组成的。其中,活塞连杆的小头与活塞销相连,工作时与销之间有相对运动。如图1所示,传统的楔形活塞连杆包括小头1、杆身2和大头(图中未示出),其中,小头1为一体式的楔形结构,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其纵切面的斜边与连杆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β。为了提高小头1的承载能力,就要保证连杆小头1下部的宽度b,加大角度β,相应的,小头1上端的宽度a将减小。当β>14°时,宽度a将小于许用值,此处断裂的危险将明显增加。而若要保证小头1上端的宽度a,则势必要减小小头1的宽度b,此时,就会使小头1的承载能力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部楔形结构、一位于下方的下部楔形结构,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相异;所述小头为由所述上部楔形结构和所述下部楔形结构连接而成的一双角度楔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和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在保证同样宽度a的情况下,下端b的宽度尽可能得到加大。这样,既可以保证连杆小头下端宽度不变(即承载能力不变),也保证小头上端有足够的宽度,确保连杆的正常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加工制造相对简化,比之阶梯形连杆,双角度连杆的衬套与楔形一样,镶入小头孔的成品率高;承载能力强于楔形连杆。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小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以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所述楔形角度是指楔形结构的纵切面的斜边与连杆的轴心线之间所呈的夹角。本专利技术的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允许大于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15°-60°,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5°-14°。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小头的下部宽度,进而保证小头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小头的上部宽度过小,进而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高度优选等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高度。以便于衬套的设置。所述小头的孔内镶嵌有衬套,所述衬套上设有通油孔或油槽。所述衬套为青铜材料制作的青铜衬套。所述衬套可以是一渐变宽度的衬套,所述渐变宽度的衬套越往上宽度越小。以降低制作难度。所述衬套还可以是一双角度衬套,所述双角度衬套的外轮廓与所述小头的孔的内轮廓相配套。以获得较高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楔形一种发动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发动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2、图3,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1、杆身2和大头,小头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部楔形结构、一位于下方的下部楔形结构,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与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相异;小头为由上部楔形结构和下部楔形结构连接而成的一双角度楔形结构。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和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在保证同样宽度a的情况下,下端b的宽度尽可能得到加大。这样,既可以保证连杆小头下端宽度不变(即承载能力不变),也保证小头上端有足够的宽度,确保连杆的正常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加工制造相对简化,比之阶梯形连杆,双角度连杆的衬套与楔形一样,镶入小头孔的成品率高;承载能力强于楔形连杆。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小于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以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楔形角度是指楔形结构的纵切面的斜边与连杆的轴心线之间所呈的夹角。上部楔形结构的斜边11与连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下部楔形结构的斜边12与连杆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夹角。设计中,它们的角度大小能分别进行设计调整。本专利技术的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允许大于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β,β在15°到60°之间,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α,α在5°-14°之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小头的下部宽度,进而保证小头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避免小头的上部宽度过小,进而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上部楔形结构的高度优选等于下部楔形结构的高度。以便于衬套的设置。小头的孔内镶铸有衬套3,衬套3上设有通油孔。衬套3为青铜材料制作的青铜衬套。衬套可以是一渐变宽度的衬套,渐变宽度的衬套越往上宽度越小。以降低制作难度。衬套还可以是一双角度衬套,双角度衬套的外轮廓与小头的孔的内轮廓相配套。以获得较高的强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连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部楔形结构、一位于下方的下部楔形结构,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相异;所述小头为由所述上部楔形结构和所述下部楔形结构连接而成的一双角度楔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连杆,包括小头、杆身和大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头包括一位于上方的上部楔形结构、一位于下方的下部楔形结构,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相异;所述小头为由所述上部楔形结构和所述下部楔形结构连接而成的一双角度楔形结构;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小于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所述楔形角度是指楔形结构的纵切面的斜边与连杆的轴心线之间所呈的夹角,所述下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15°-60°,所述上部楔形结构的楔形角度为5°-14°;所述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波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