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9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包括一用于承接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的进油口,进油口位于活塞头部内侧,活塞的头部内还设有一内冷油道,进油口与内冷油道连通;活塞的侧壁上开有一呈条状的条形凹槽,上止点进油面位于条形凹槽的一个端部,下止点进油面位于条形凹槽的另一个端部,上止点进油面、下止点进油面是条形凹槽的槽底的一部分;条形凹槽与内冷油道连通,以条形凹槽的槽口作为进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无论处于什么位置,机油喷嘴都能将机油喷入内冷油道中,大幅提高了进油效率,加快了内冷油道内机油的流动,使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塞进油口。
技术介绍
活塞是发动机的“心脏”,承受交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为了使活塞能够应对高热负荷的工作环境,通常会在活塞头部靠近燃烧室的部位设置内冷油道,让机油在该内冷油道内流动,对活塞进行冷却。但是对于使用倾斜机油喷嘴的发动机,机油喷嘴不能时刻对准内冷油道的进油口,因此传统进油口的进油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包括一用于承接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位于活塞头部内侧,所述活塞的头部内还设有一内冷油道,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其特征在于,以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上止点进油面;以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下止点进油面;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有一呈条状的条形凹槽,所述上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一个端部,所述下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另一个端部,所述上止点进油面、所述下止点进油面是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底的一部分;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以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口作为所述进油口。本专利增设有导流结构,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所述油束通过所述上止点进油面并经过所述条形凹槽流入所述内冷油道。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所述油束通过所述下止点进油面并经过所述条形凹槽流入所述内冷油道。使得,本技术的活塞无论处于什么位置,机油喷嘴都能将机油喷入内冷油道中,大幅提高了进油效率,加快了内冷油道内机油的流动,使冷却效果更好。所述内冷油道的其中一个端口开在所述下止点进油面处。这样,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恰好能将机油喷入内冷油道内,而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能够顺着条形凹槽流入内冷油道内。所述条形凹槽在上止点进油面处的槽宽比所述条形凹槽在下止点进油面处的槽宽大。优选大至少1mm。当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油束在进油口处的直径相较下止点更大,因此,加大上止点进油面的宽度能够减少机油飞溅,进一步提高进油效率。所述条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小于30度的夹角。相较于水平底面,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底面更有利于机油的导流,减少机油飞溅。所述活塞的裙部设有销座,所述进油口开设在所述销座的一侧,所述内冷油道的出油口开设在所述销座的另一侧。通过合理排布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使内冷油道内的机油循环流动,保证了机油的冷却效果。所述活塞的裙部底端靠近机油喷嘴处设有一缺口。为了将机油喷射到进油口,需要将喷嘴和活塞的距离靠得尽可能近,但距离过近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会撞击到喷嘴,所以在活塞裙部上设置一个缺口避免活塞撞击喷嘴。所述活塞由铝合金或钢制成,优选铝合金。铝合金相比钢质量更轻,同时获得较好的结构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图2为对应图1使用状态的一种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包括一用于承接机油喷嘴1喷出的油束7的进油口,进油口位于活塞头部内侧,活塞的头部内还设有一内冷油道,进油口与内冷油道连通;以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上止点进油面;以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下止点进油面;活塞的侧壁上开有一呈条状的条形凹槽2,上止点进油面4位于条形凹槽的一个端部,下止点进油面3位于条形凹槽的另一个端部,上止点进油面、下止点进油面是条形凹槽的槽底的一部分;条形凹槽与内冷油道连通,以条形凹槽的槽口作为进油口。优选,内冷油道的其中一个端口开在下止点进油面处。这样,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恰好能将机油喷入内冷油道内,而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能够顺着条形凹槽流入内冷油道内。上止点进油面4的宽度比下止点进油面3的宽度大至少1mm。当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油束7在进油口处的直径相较下止点更大,因此,加大上止点进油面4的宽度能够减少机油飞溅,进一步提高进油效率。条形凹槽2的底面与水平面呈小于30度的夹角。相较于水平底面,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底面更有利于机油的导流,减少机油飞溅。活塞的裙部设有销座6,内冷油道的出油口开设在销座6的一侧,出油口开设在销座6的另一侧。通过合理排布进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使内冷油道内的机油循环流动,保证了机油的冷却效果。活塞的裙部底端靠近机油喷嘴1处设有一缺口5。为了将机油喷射到进油口,需要将喷嘴和活塞的距离靠得尽可能近,但距离过近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会撞击到喷嘴,所以在活塞裙部上设置一个缺口5避免活塞撞击喷嘴。活塞由铝合金或钢制成,优选铝合金。铝合金相比钢质量更轻,同时获得较好的结构刚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包括一用于承接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位于活塞头部内侧,所述活塞的头部内还设有一内冷油道,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其特征在于,以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上止点进油面;以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下止点进油面;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有一呈条状的条形凹槽,所述上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一个端部,所述下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另一个端部,所述上止点进油面、所述下止点进油面是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底的一部分;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以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口作为所述进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包括一用于承接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位于活塞头部内侧,所述活塞的头部内还设有一内冷油道,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其特征在于,以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上止点进油面;以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机油喷嘴喷出的油束与活塞的接触点,作为下止点进油面;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有一呈条状的条形凹槽,所述上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一个端部,所述下止点进油面位于所述条形凹槽的另一个端部,所述上止点进油面、所述下止点进油面是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底的一部分;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内冷油道连通,以所述条形凹槽的槽口作为所述进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进油口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油道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青松范豪凯李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技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