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0264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2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轴套、叉形接头Ⅰ、叉形接头Ⅱ、十字轴和连杆本体;叉形接头Ⅰ的开口端和叉形接头Ⅱ的开口端通过十字轴连接,叉形接头Ⅰ的另一端与轴套焊接,叉形接头Ⅱ的另一端与连杆本体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叉形接头Ⅰ与轴套直接焊接,叉形接头Ⅱ与连杆本体直接焊接,使十字轴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整体式,大大提高了接轴的机械性能,提高接轴转矩和交变疲劳转矩,大大减少连杆更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厚板生产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棍热矫机主传动连杆的结构如图1所不,i 棍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包括轴套1、叉形接头I 2、叉形接头II 3、十字轴4、连杆本体5和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通过8颗M20的螺栓8连接在轴套I上,叉形接头I 2焊接在连接法兰7上,叉形接头II 3与连杆本体5可拆卸连接。在工作状态下靠切向键9传递扭矩,在频繁的交变载荷下螺栓容易拉长,导致脱落失效,使连接法兰7与轴套I间出现空位,在工作状态下连杆本体5出现甩动,由于十一辊连杆与连杆本体间工位狭窄,造成连杆十字包与十字包之间相互撞击,导致连杆损坏。每次损坏后更换连杆时间都在2个小时左右,严重制约着轧机的作业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接轴机械性能,减少更换时间的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轴套、叉形接头1、叉形接头I1、十字轴和连杆本体;所述叉形接头I的开口端和叉形接头II的开口端通过十字轴连接,所述叉形接头I的另一端与轴套焊接,所述叉形接头II的另一端与连杆本体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叉形接头I与轴套直接焊接,叉形接头II与连杆本体直接焊接,使十字轴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整体式,大大提高了接轴的机械性能,提高接轴转矩和交变疲劳转矩,大大减少连杆更换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 一轴套;2—叉形接头I; 3—叉形接头II; 4 一十字轴;5—连杆本体;6—通孔;7—连接法兰;8一螺栓;9一切向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2所示,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轴套1、叉形接头I 2、叉形接头II 3、十字轴4和连杆本体5。叉形接头I 2的开口端和叉形接头II 3的开口端通过十字轴4连接,叉形接头I 2的另一端与轴套I焊接,叉形接头II 3的另一端与连杆本体5焊接。安装该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时,将轴套I中部的通孔6与接辊系连接。将叉形接头I与轴套直接焊接,叉形接头II与连杆本体直接焊接,使十字轴两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整体式,主传动接轴选用SWC型(B卩:整体叉头式十字万向联轴器),接轴采用端面键联接型式,十一辊主传动接轴的主要部件材料:叉形接头采用35CrMo锻钢、十字轴采用20Cr2Ni4A、轴套采用42CrMo,接轴最大转矩MZ达到157kN.m、交变疲劳转矩MDS达到53kN.m。该十一棍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大大提高了接轴的机械性能,提高接轴转矩和交变疲劳转矩,大大减少连杆更换时间。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轴套(1)、叉形接头Ⅰ(2)、叉形接头Ⅱ(3)、十字轴(4)和连杆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接头Ⅰ(2)的开口端和叉形接头Ⅱ(3)的开口端通过十字轴(4)连接,所述叉形接头Ⅰ(2)的另一端与轴套(1)焊接,所述叉形接头Ⅱ(3)的另一端与连杆本体(5)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十一辊热矫机主传动连杆,包括轴套(I)、叉形接头I (2)、叉形接头II (3)、十字轴(4)和连杆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接头I (2)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牟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