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18930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包括通过三通阀连通的发动机、主、副油箱,所述三通阀外部呈倒T字形,三通阀上部竖直段与发动机底盘低压油路的主回油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底部的两侧支管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大端与下端分别与副、主油箱连通,所述大端与小端之间还依次设有喉管、扩散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与扩散段连通,竖直段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正下方的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在其底部有一段水平的收缩段插入所述扩散段,所述收缩段的出油口位于扩散段中且朝向主油箱的方向,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积小于竖直段的横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文丘里效应,发动机工作有回油产生,三通阀即会产生文丘里效应,燃油被主动输入到主油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料供给系统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
技术介绍
油箱容量直接决定汽车的续航能力,对于发动机完全相同的汽车来说,油箱越大跑得越远。当下物流行业飞速发展,整车配备大容积油箱成为趋势。但是,大油箱对布置空间要求高,双油箱设计克服整车单侧布置空间限制,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车辆两侧的有限空间,超大的容积能够避免不同地区燃油差价对物流成本的影响。由于双油箱布置于车架左右两侧,两个油箱之间的连接成为能否有效利用双油箱大容积优势的关键。目前主流连接方式为油箱底部单连通管连通,即在两侧油箱底部放油孔部位集成接头,由一根油管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利用u形管原理,在自然压力和重力作用下,使左右两侧油箱内部液面保持平衡。根据其原理和布置情况,这种单连通管结构存在如下问题:一,借助自然作用,无外界动力输入,两油箱之间的油量供给状态不稳定,不能确保副油箱的燃油能及时补充主油箱;二,连通管布置在油箱底部,考虑油箱强度问题,连通管内径不能太大,流量受限且易于被油中的杂质堵塞;三,连通管布置于油箱底部,几乎属于整车坐标最低,离地间隙小,易被飞溅物撞击,存在安全风险;四,加油时,主副油箱互通,两个油箱不能完全加满燃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设计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包括发动机、主油箱、副油箱,所述发动机位于车架纵梁前端,主油箱、副油箱均位于车架纵梁中部,所述发动机、主油箱、副油箱通过三通阀连通,所述三通阀外部呈倒T字形,三通阀上部竖直段与发动机底盘低压油路的主回油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底部的两侧支管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所述大端与副油箱连通,小端与主油箱连通,大端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端的横截面积,所述大端与小端之间还依次设有喉管、扩散段,所述竖直段的下端与扩散段连通,竖直段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正下方的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在其底部有一段水平的收缩段插入所述扩散段,所述收缩段的出油口位于扩散段中且朝向主油箱的方向,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积小于竖直段的横截面积。所述收缩段的横截面积为竖直段处横截面积的1\4—1\2。所述扩散段包括扩散一段、扩散二段,所述喉管、扩散一段、扩散二段的横截面积依次逐步增大且均小于大端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扩散二段的横截面积。所述三通阀的大端与小端分别连通于副油箱、主油箱的上部。所述主油箱、副油箱分别设置于车架纵梁中部两侧。所述主回油管路与主油箱之间设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由主回油管路向主油箱连通的单向阀。所述主回油管路与主油箱之间设有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设有由主回油管路向主油箱连通的直通接头,所述直通接头的内径比所述旁通管路的内径小4-6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利用文丘里效应,发动机工作会有回油产生,三通阀即会产生文丘里效应,副油箱燃油被三通阀产生的真空压入主油箱,发动机回油是动力源,有文丘里效应的三通阀相当于油泵,结果是燃油被主动输入到主油箱;2.三通阀以及连接管路连通于副油箱、主油箱的上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主、副油箱的连通管布置在油箱底部容易出现的堵塞、撞击等风险;3.旁通管路控制主回油管路的压力进而控制其输入给三通阀的动力,控制副油箱输入主油箱燃油的流量;4.三通阀设置于带有过滤结构的油量传感器后,保护连通管不易被堵塞;5.主副油箱相对独立,加油时,主副油箱无互流;6.结构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图1中三通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1为发动机,2为主油箱,3为副油箱,4为三通阀,401、402分别为大端和小端,403为喉管,404为扩散二段,405为竖直段,406为扩散一段,407为收缩段,5为旁通管路,6为单向阀,7为主回油管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包括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所述发动机位于车架纵梁前端,主油箱2、副油箱3均位于车架纵梁中部,所述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通过三通阀4连通,所述三通阀4外部呈倒T字形,三通阀4上部竖直段405与发动机底盘低压油路的主回油管路1连通,所述三通阀4底部的两侧支管一端为大端401,另一端为小端402,所述大端401与副油箱3连通,小端402与主油箱2连通,大端401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端402的横截面积,所述大端401与小端402之间还依次设有喉管403、扩散段,所述竖直段405的下端与扩散段连通,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正下方的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405在其底部有一段水平的收缩段407插入所述扩散段,所述收缩段407的出油口位于扩散段中且朝向主油箱2的方向,所述收缩段407的横截面积小于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所述收缩段407的横截面积为竖直段405处横截面积的1\4—1\2。所述扩散段包括扩散一段406、扩散二段404,所述喉管403、扩散一段406、扩散二段404的横截面积依次逐步增大且均小于大端401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小于扩散二段404的横截面积。由于三通阀4内部有特殊的变径结构,即收缩段407,,能使流体或者气体压力发身改变;而且三通阀4内部收缩段407的结构相当于集成单项阀的作用,使流体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反向流动。喉管403处出现变径,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收缩段407处的真空形成作用,因为从喉管403、扩散一段406、扩散二段404的横截面积依次逐步增大且均小于大端401的横截面积,这一段储存流量小,更容易产生真空区域。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回流的燃油经由主回油管路7由三通阀4的竖直段405进入收缩段407,在收缩段407处,断面减小,燃油的流速增加,在收缩段407的右端出口处周围形成一个低压区域,即图2中的椭圆形区域,带动大端401端的液体共同流入小端402处。本专利技术的三通阀4利用文丘里效应,发动机工作会有回油产生,三通阀即会产生文丘里效应,副油箱燃油被三通阀产生的真空压入主油箱,发动机回油是动力源,有文丘里效应的三通阀相当于油泵,结果是燃油被主动输入到主油箱。所述三通阀4的大端401与小端402分别连通于副油箱3、主油箱2的上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主、副油箱的连通管布置在油箱底部容易出现的堵塞、撞击等风险。所述主油箱2、副油箱3分别设置于车架纵梁中部两侧。所述主回油管路7与主油箱2之间设有旁通管路5,所述旁通管路5上设有由主回油管路1向主油箱2连通的单向阀6。单向阀6有开启压力限值,开启压力限值可预设好,或串联一个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达到预设值时将单向阀6开启,发动机的回油此时通过单向阀6分流流入主油箱2,旁通管路5控制主回油管路7的压力进而控制其输入给三通阀的动力,控制副油箱输入主油箱燃油的流量。单向阀6也可被直通接头取代,所述直通接头的内径比所述旁通管路5的内径小4-6mm,在此直通接头处内径变小,旁通管路5与主回油管路7之间形成一定的背压,由于直通接头的内径比旁通管路的内径小,流体在直通接头处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流量较小时流体仍然由主回油管路7进入三通阀,当流量增大时,在直通接头处克服变径引起的背压,由此处分流流入主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包括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所述发动机位于车架纵梁前端,主油箱(2)、副油箱(3)均位于车架纵梁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通过三通阀(4)连通,所述三通阀(4)外部呈倒T字形,三通阀(4)上部竖直段(405)与发动机底盘低压油路的主回油管路(1)连通,所述三通阀(4)底部的两侧支管一端为大端(401),另一端为小端(402),所述大端(401)与副油箱(3)连通,小端(402)与主油箱(2)连通,大端(401)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端(402)的横截面积,所述大端(401)与小端(402)之间还依次设有喉管(403)、扩散段,所述竖直段(405)的下端与扩散段连通,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正下方的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405)在其底部有一段水平的收缩段(407)插入所述扩散段,所述收缩段(407)的出油口位于扩散段中且朝向主油箱(2)的方向,所述收缩段(407)的横截面积小于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包括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所述发动机位于车架纵梁前端,主油箱(2)、副油箱(3)均位于车架纵梁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主油箱(2)、副油箱(3)通过三通阀(4)连通,所述三通阀(4)外部呈倒T字形,三通阀(4)上部竖直段(405)与发动机底盘低压油路的主回油管路(1)连通,所述三通阀(4)底部的两侧支管一端为大端(401),另一端为小端(402),所述大端(401)与副油箱(3)连通,小端(402)与主油箱(2)连通,大端(401)的横截面积大于小端(402)的横截面积,所述大端(401)与小端(402)之间还依次设有喉管(403)、扩散段,所述竖直段(405)的下端与扩散段连通,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正下方的扩散段的横截面积;所述竖直段(405)在其底部有一段水平的收缩段(407)插入所述扩散段,所述收缩段(407)的出油口位于扩散段中且朝向主油箱(2)的方向,所述收缩段(407)的横截面积小于竖直段(405)的横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双油箱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407)的横截面积为竖直段(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茹温永钢韩跃斌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