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99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体,前防撞梁本体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缓冲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前防撞梁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缓冲槽,使前防撞梁本体吸能性能和自身强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升汽车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的安全系数,结构简单,十分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技术介绍
汽车前防撞梁是保障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我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较以往更加注重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尤其是在行人保护、100%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方面,各项指标不断提高,对汽车前防撞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特备需要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汽车前防撞梁本身结构特点,防撞性能和自身强度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体,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缓冲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前端面上缓冲槽的数量为I个。在本专利技术中,所 述后端面上缓冲槽的数量为3个。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后端面的3个缓冲槽分别分布在后端面的中部和以中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上部和下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汽车前防撞梁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设置缓冲槽,使前防撞梁本体吸能性能和自身强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升汽车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的安全系数,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体1,前防撞梁本体I包含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上分别设置缓冲槽2。前端面11上缓冲槽2的数量为I个。后端面12上缓冲槽2的数量为3个,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后端面12的3个缓冲槽2分别分布在后端面12的中部和以中部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上部和下部,位于中部的缓冲槽2具有较深的凹陷深度,起到吸能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汽车前防撞梁的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上设置缓冲槽2,使前防撞梁本体I吸能性能和自身强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升汽车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的安全系数,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体,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缓冲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体,所述前防撞梁本体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置缓冲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上缓冲槽的数量为I个。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伟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