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220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土工布层、植被层和种植土层,植被层位于种植土层上方,还包括过滤层和蓄水层,过滤层位于种植土层下方且位于土工布层上方,蓄水层位于土工布层下方。当雨水由路面流入浅草沟内时,雨水依次通过种植土层、过滤层、土工布层和蓄水层,最终流入原状土层。由于过滤层下面布置有蓄水层,蓄水层能够快速容纳较多的雨水,对于土壤渗透系数较低的原状土层,蓄水层可以及时容纳雨水,位于蓄水层的雨水再渗入原状土层,蓄水层能够快速蓄水,通过安装过滤层有效地避免了种植土层的土质堵塞土工布层的情况,便于雨水快速渗入蓄水层,有效地提高了浅草沟对土壤渗透系数较低地区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浅草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浅草沟是道路雨水渗滤的主要设施,浅草沟是一种实现了雨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装置,浅草沟又称为植被浅沟、植草浅沟、植草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性措施,一般通过重力流收集处理径流雨水。当雨水流经浅草沟时,在沉淀、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等共同作用下,径流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去除,达到雨水径流的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由于其结构简单、投资小、建设快、易维护,对小强度降雨径流有很好的净化处理效果,同时可有效削减径流峰值,还能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是一种有前景的雨水处理与利用设施。传统的浅草沟主要包括过滤层、种植土层、植被层和溢流装置,其中种植土层位于过滤层与植被层之间,过滤层下方为原状土层,溢流装置的出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网或其它水体相通。下雨时,雨水进入浅草沟后,依次经过种植土层、过滤层最终进入原状土层,经过浅草沟实现雨水入、截污及排放。然而,对于土壤渗透系数较低的原状土层,当雨水量较大时,进入植被土层和过滤层的雨水难以有效地渗入原状土层,大量的雨水只能通过溢流装置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其它水体,浅草沟对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土壤渗透系数较低地区的浅草沟对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浅草沟,该浅草沟能够提高对土壤渗透系数较低地区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浅草沟的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土工布层、植被层和种植土层,所述植被层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上方,还包括过滤层和蓄水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下方且位于所述土工布层上方,所述蓄水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下方。优选地,还包括与道路的路沿石过水孔对应的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低于路沿石过水孔,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过滤层上方,所述砾石层位于道路和所述种植土层之间,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溢流管及安装在所述溢流管进水口的溢流虹吸帽,所述溢流虹吸帽位于所述砾石层处。优选地,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种植土层且低于道路路面层。优选地,还包括导流管及安装在所述导流管进水口的导流虹吸帽,所述导流管进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蓄水层。优选地,所述溢流装置的进水口与路沿石过水孔的连线与道路长度方向垂直。优选地,所述浅草沟的横截面为矩形面,所述浅草沟的侧面与道路侧面贴合。优选地,所述蓄水层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浅草沟沿竖直方向厚度的一半。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水层中的蓄水容器。一种浅草沟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在道路绿化带位置开挖浅草沟容置槽;2)在浅草沟容置槽内铺设溢流装置,溢流装置的出水口与排水体相通;3)在浅草沟容置槽中安装蓄水层;4)在所述蓄水层上方安装过滤层和土工布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土工布层上方;5)在所述过滤层上方安装种植土层;6)在所述种植土层上安装植被层。优选地,在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在所述过滤层上方安装砾石层,所述砾石层与道路的路沿石过水孔对应,所述砾石层位于道路和所述种植土层之间,在所述砾石层处安装进水口带有导流虹吸帽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伸入所述蓄水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土工布层、植被层、过滤层、蓄水层和种植土层,植被层位于种植土层上方,过滤层位于种植土层下方且位于土工布层上方,蓄水层位于土工布层下方。当雨水由路面流入浅草沟内时,雨水依次通过种植土层、过滤层、土工布层和蓄水层,最终流入原状土层。当降雨持续一定时间后,雨水量较多且浅草沟内的雨水聚积高度高于溢流装置的顶端时,雨水通过溢流装置直接流入市政水网内或其它水源。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草沟中,由于过滤层下面布置有蓄水层,蓄水层能够快速容纳较多的雨水,对于土壤渗透系数较低的原状土层,蓄水层可以及时容纳雨水,位于蓄水层的雨水再渗入原状土层,蓄水层能够快速蓄水,通过安装过滤层有效地避免了种植土层的土质堵塞土工布层的情况,便于雨水快速渗入蓄水层,有效地提高了浅草沟对土壤渗透系数较低地区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浅草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浅草沟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浅草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溢流虹吸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1-溢流虹吸帽、101-帽体支撑筋、102-下端口、103-顶盖、2-导流虹吸帽、3-砾石层、4-溢流管、5-导流管、6-土工布层、7-种植土层、8-过滤层、9-蓄水层、10-蓄水容器、11-植被层、12-原状土层、13-路沿石过水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浅草沟,该浅草沟能够提高对土壤渗透系数较低地区雨水的蓄洪调节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浅草沟的制造方法。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过滤层8、土工布层6、蓄水层9、植被层11和种植土层7,植被层11位于种植土层7上方,过滤层8位于种植土层7下方且位于土工布层6上方,蓄水层9位于土工布层6下方。具体的,蓄水层9可以由碎石或卵石填充而成,当然,为了降低浅草沟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优选,蓄水层9可以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填充而成,由于建筑垃圾之间空隙较大,使得蓄水层9的蓄水空间较大,并且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浅草沟和道路之间可以设置路沿石,路沿石上每隔一定距离布置有路沿石过水孔13用于向浅草沟导通雨水,其中相邻的两个路沿石过水孔13之间的具体距离根据当地雨水情况而定。为了提高浅草沟的蓄水能力,蓄水层9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浅草沟沿竖直方向厚度的一半。若蓄水层9采用的填料粒径较大,优选在蓄水层9上表面撒一层粒径为10mm-20mm的较细的骨料。过滤层8可以由中砂、珍珠岩等为滤料形成,当然过滤层8也可以由其它材质构成。溢流装置可以为下水井,传统的下水井上方安装有过滤网,为了便于浅草沟稳定蓄水,溢流装置的进水口低于道路路面且高于种植土层7,溢流装置的出水口可以与市政水网或其它水体相通。为了避免雨水过大时冲击种植土层,本专利技术优选,溢流装置的进水口与路沿石过水孔13的连线与道路长度方向垂直,当然,根据溢流装置实际安装需要,溢流装置位于路沿石过水孔13附近即可。种植土层7可用原地挖出的素土拌以粉碎的秸秆制得,以降低成本。浅草沟可以安装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也可以安装在双向车行道之间,当然也可以安装人行道侧边,浅草沟的安装位置本专利技术不做具体限定。当雨水由路面流入浅草沟内时,雨水依次通过种植土层7、过滤层8、土工布层6和蓄水层9,最终流入原状土层12。当降雨持续一定时间后,雨水量较多且浅草沟内的雨水聚积高度高于溢流装置的顶端时,雨水通过溢流装置直接流入市政水网或其它水源内。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草沟中,由于过滤层8下面布置有蓄水层9,蓄水层9能够快速容纳较多的雨水,对于土壤渗透系数较低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浅草沟及浅草沟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土工布层(6)、植被层(11)和种植土层(7),所述植被层(11)位于所述种植土层(7)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层(8)和蓄水层(9),所述过滤层(8)位于所述种植土层(7)下方且位于所述土工布层(6)上方,所述蓄水层(9)位于所述土工布层(6)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草沟,包括溢流装置、土工布层(6)、植被层(11)和种植土层(7),所述植被层(11)位于所述种植土层(7)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层(8)和蓄水层(9),所述过滤层(8)位于所述种植土层(7)下方且位于所述土工布层(6)上方,所述蓄水层(9)位于所述土工布层(6)下方,所述溢流装置包括连通至市政水网的溢流管(4);还包括与道路的路沿石过水孔(13)对应的砾石层(3),所述砾石层(3)低于路沿石过水孔(13),所述砾石层(3)位于所述过滤层(8)上方,所述砾石层(3)位于道路和所述种植土层(7)之间,所述溢流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溢流管(4)进水口的溢流虹吸帽(1),所述溢流虹吸帽(1)位于所述砾石层(3)处;所述溢流管(4)的进水口高于所述种植土层(7)且低于道路路面层;还包括导流管(5)及安装在所述导流管(5)进水口的导流虹吸帽(2),所述导流管(5)进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3)内,所述导流管(5)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蓄水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装置的进水口与路沿石过水孔(13)的连线与道路长度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草沟的横截面为矩形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王莉芸彭世瑾蹇婕郭永聪杨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