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352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多种型号的发动机缸体共线生产中缺少缸体机型识别装置的不足。它包括支架、基座、检测塞规、双头气缸、接近开关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基座上,双头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架顶部,双头气缸下端缸杆连接检测塞规,上端缸杆连接有发令挡块;所述检测塞规包括若干圆柱规体,圆柱规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连接,且圆柱规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接近开关设置在支架顶部,靠近双头气缸的上端缸杆;控制器电连接双头气缸和接近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识别缸体机型,提高工作效率;全自动控制,节省人力;工作稳定,可靠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线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缸体机型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和丰富品牌线,目前很多整车厂家都生产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出于节省成本和柔性化加工考虑,通常一条生产线能共线生产多种型号缸体,不同型号的缸体结构会有所差异,每台设备上都有几套加工程序与相应型号的缸体对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目视检查毛坯号或目测缸孔直径的大小来识别是何种机型的缸体,然后由打号机打上生产序列号;与此同时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将设备的加工程序调整到与所加工型号缸体一致,以保证该型号缸体的正常生产。该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缺少对缸体的机型进行识别的辅助装置,浪费人力,限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多种型号的发动机缸体共线生产中缺少缸体机型识别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识别发动机缸体机型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包括支架、基座、检测塞规、双头气缸、接近开关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基座上,双头气缸竖直设置在支架顶部,双头气缸下端缸杆连接检测塞规,上端缸杆连接有发令挡块;所述检测塞规包括若干圆柱规体,圆柱规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连接,且圆柱规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接近开关设置在支架顶部,靠近双头气缸的上端缸杆;控制器电连接双头气缸和接近开关。在进行缸体机型识别时,控制器控制检测规塞下降,伸入缸孔。检测规塞上的圆柱规体的半径上大下小,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塞规下降伸入缸孔的深度判断缸孔孔径,从而识别缸体机型。双头气缸的上端缸杆和下端缸杆为一体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接近开关检测发令挡块的位移,间接检测出检测塞规的下降位移,从而在控制器内识别缸体机型并控制生产线的使用与机型相应的加工设备。作为优选,基座设置有辊道,辊道设置有定位机构。辊道作为输送机构和生产线上的辊道对接,可将待加工缸体输送到识别位置,并且在识别完成后输送到生产线上。作为优选,定位机构包括挡块、定位气缸和定位控制机构,挡块位于支架朝向辊筒输送方向的一侧,挡块转动连接基座,且连接位置位于辊道下方,挡块下端铰接定位气缸的缸杆;定位气缸转动连接基座,且连接定位控制机构。定位气缸在定位控制机构控制下工作,控制挡块摆动。挡块竖直后阻挡缸体输送,此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机型识别。在识别完成后,定位气缸再次控制挡块摆动,解除对缸体限位,使缸体输送到生产线上。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作为优选,定位控制机构包括一对对射开关,两个对射开关设置在辊道两侧,位于挡块和支架之间;对射开关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定位气缸。对射开关用于检测缸体位置,缸体输送到识别位置时会阻挡对射开关之间的光电信号,从而启动定位气缸控制挡块停止缸体输送。通过对射开关控制,节约人工,并且控制更为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柱和顶板,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基座上,双头气缸和接近开关设置在顶板上表面,双头气缸的下端缸杆穿过顶板连接检测塞规。支架的内部空间用于缸体输送和识别,并且易于观察装置运行,保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维修。双头气缸和接近开关位于顶板上表面,也方便检修和更换。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自动识别缸体机型,提高工作效率;(2)全自动控制,节省人力;(3)工作稳定,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包括支架、基座1、检测塞规2、双头气缸3、接近开关4和控制器。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柱10和顶板11,所述支撑柱10设置在基座I上,在支架内构成能够容纳待识别缸体的检测空间双头气缸3顶板11上表面,双头气缸3的下端缸杆穿过顶板11连接检测塞规2,上端缸杆连接有发令挡块5。所述检测塞规2包括若干圆柱规体,圆柱规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连接,且圆柱规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接近开关4设置在支架顶部,靠近双头气缸3的上端缸杆;控制器电连接双头气缸3和接近开关4。在进行缸体机型识别时,控制器控制检测规塞下降,伸入缸孔。检测规塞上的圆柱规体的半径上大下小,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塞规2下降伸入缸孔的深度判断缸孔孔径,从而识别缸体机型。双头气缸3的上端缸杆和下端缸杆为一体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接近开关4检测发令挡块5的位移,间接检测出检测塞规2的下降位移,从而在控制器内识别缸体机型并控制生产线的使用与机型相应的加工设备。如图2所示,基座I设置有辊道6,所述的辊道6通过检测空间。基座I底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气缸8。基座I在支架朝向辊筒输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长条形的挡块7。挡块7位于两个辊筒之间,其中部和基座I转动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辊道6下方。挡块7的下端铰接定位气缸8的缸杆。挡块7位于竖直状态时,其上端凸出辊道6输送面,挡块7向辊道6输送方向转动到靠近该侧棍筒的位置时,挡块7的下端位于输送面以下。定位气缸8控制挡块7摆动。挡块7竖直后阻挡缸体输送,此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机型识别。在识别完成后,定位气缸8再次控制挡块7摆动,解除对缸体限位,使缸体输送到生产线上。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辊道6在位于挡块7和支架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一对对射开关9,两个对射开关9分别设置在辊道6的两侧。对射开关9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定位气缸8。对射开关9用于检测缸体位置,缸体输送到识别位置时会阻挡对射开关9之间的光电信号,从而启动定位气缸8控制挡块7停止缸体输送。通过对射开关9控制,节约人工,并且控制更为稳定可靠。控制器还电连接辊道6控制电机,控制辊道6运行。在挡块7阻挡缸体后,暂停辊道6运行,节约能源,并减小震动保证识别准确。在使用时,待加工的缸体通过辊道6输送到支架内部。在缸体位于输送方面前端的一端通过对射开关9时,会阻挡对射开关9之间的光电信号,从而使控制器控制定位气缸8,使挡块7摆动到竖直位置,阻挡缸体前进。同时,控制器控制辊道6控制电机,使辊道6暂停。然后,控制器控制双头气缸3,使检测塞规2和发令挡块5下沉。接近开关4检测发令挡块5位移,将信号传输控制器,由此识别缸体机型,并将识别结果传输给生产线控制系统,更换对应加工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基座(1)、检测塞规(2)、双头气缸(3)、接近开关(4)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基座(1)上,双头气缸(3)竖直设置在支架顶部,双头气缸(3)下端缸杆连接检测塞规(2),上端缸杆连接有发令挡块(5);所述检测塞规(2)包括若干圆柱规体,圆柱规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连接,且圆柱规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接近开关(4)设置在支架顶部,靠近双头气缸(3)的上端缸杆;控制器电连接双头气缸(3)和接近开关(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架、基座(I)、检测塞规(2)、双头气缸(3)、接近开关(4)和控制器,支架设置在基座(I)上,双头气缸(3)竖直设置在支架顶部,双头气缸(3)下端缸杆连接检测塞规(2),上端缸杆连接有发令挡块(5);所述检测塞规(2)包括若干圆柱规体,圆柱规体沿竖直方向同轴连接,且圆柱规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接近开关(4)设置在支架顶部,靠近双头气缸(3)的上端缸杆;控制器电连接双头气缸(3)和接近开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基座(I)设置有辊道(6 ),辊道(6 )设置有定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体机型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定位机构包括挡块(7)、定位气缸(8)和定位控制机构,挡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显辉李万俊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山东吉利变速器有限公司宁波上中下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