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栅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9793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3:08
一种金属栅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高k栅介质层、位于高k栅介质层上的第一保护层,高k栅介质层与第一保护层在同一处理腔室中形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第一保护层上形成第二保护层;在第二保护层上形成多晶硅层;去除多晶硅层,在多晶硅层所在的位置形成沟槽;向沟槽中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栅电极。与现有单层保护层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保护层为两层,第一保护层可以保护高k栅介质层不会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以致影响高k栅介质层的质量,第二保护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其在与多晶硅层的界面处不会发生界面反应,防止了金属栅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包括: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高k栅介质层、位于高k栅介质层上的第一保护层,高k栅介质层与第一保护层在同一处理腔室中形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第一保护层上形成第二保护层;在第二保护层上形成多晶硅层;去除多晶硅层,在多晶硅层所在的位置形成沟槽;向沟槽中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栅电极。与现有单层保护层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保护层为两层,第一保护层可以保护高k栅介质层不会暴露在大气环境中以致影响高k栅介质层的质量,第二保护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其在与多晶硅层的界面处不会发生界面反应,防止了金属栅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核心-CMOS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的支撑技术。几十年来,逻辑芯片制造商一直采用二氧化硅(SiO2)作为栅介质层并且采用重掺杂的多晶硅(POly-Si)作为栅电极材料,这种二氧化硅/多晶硅晶体管结构一直持续到90纳米技术节点。随着特征尺寸不断缩小,CMOS晶体管中的SiO2栅介质层尺寸已临近极限,例如,在采用65纳米工艺时,SiO2栅介质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210225983.html" title="金属栅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金属栅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栅极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高k栅介质层、位于所述高k栅介质层上的第一保护层,所述高k栅介质层、第一保护层在同一个反应腔室中形成;将形成有所述高k栅介质层及第一保护层的半导体衬底移出所述反应腔室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第一保护层上形成第二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形成多晶硅层;去除所述多晶硅层,在所述多晶硅层所在的位置形成沟槽,向所述沟槽中填充金属,以形成金属栅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