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6262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其中,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包括压电元件、位移放大机构、活塞、回位弹簧、阀芯、螺塞及壳体,压电元件通过施加电场在轴向上产生变形,输出载荷推动活塞移动。位移放大机构包括至少两级位移放大单元,每级位移放大单元包括位移放大杠杆、凸点、固定铰链及底座,通过杠杆原理对活塞小位移量进行放大,与回位弹簧一起推动阀芯移动接通或断开进、出油口。压电式油路控制阀作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的进、回油控制阀,提高了EHB系统制动压力调节的频率及控制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EHB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经济性能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其中,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包括压电元件、位移放大机构、活塞、回位弹簧、阀芯、螺塞及壳体,压电元件通过施加电场在轴向上产生变形,输出载荷推动活塞移动。位移放大机构包括至少两级位移放大单元,每级位移放大单元包括位移放大杠杆、凸点、固定铰链及底座,通过杠杆原理对活塞小位移量进行放大,与回位弹簧一起推动阀芯移动接通或断开进、出油口。压电式油路控制阀作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的进、回油控制阀,提高了EHB系统制动压力调节的频率及控制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EHB系统能够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经济性能及安全性能。【专利说明】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及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属于车辆制动

技术介绍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汽车综合性能及生命财产安全,包括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和辅助制动器。行车制动器为汽车主制动器,一般采用鼓式或盘式摩擦制动方式,将汽车的动能、势能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实现汽车减速或制动的目的。虽然传统液压式、气压式行车制动器能够满足现有制动法规的各项要求,但是存在着响应速度慢、不可主动调节、不易于集成控制等不足之处,不适合当前汽车的发展要求。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是线控制动系统中的一种,由制动踏板t旲块、电子控制模块、液压控制模块等组成,取消了制动踏板与制动轮缸之间的直接相连,以电线为信息传递媒介,控制单元根据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信号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控制执行机构动作,使蓄能器中的高压制动液进入轮缸或轮缸中的制动液回到储液器,实现对车轮制动力的控制。EHB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性能优越及易于集成控制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制动系统结构原理上的不足,代表着汽车行车制动器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EHB系统普遍采用电磁阀作为执行机构,通过给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使阀芯移动,接通或断开液压管路。但是,电磁线圈的通电、断电存在磁滞现象,影响着EHB系统制动压力调节的动态特性,进而影响了 EHB系统的控制精度及制动性能。基于逆压电效应的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具有极高的动态响应性能,可以提高制动压力调节的频率及控制精度。但是,至目前为止,还鲜有提及带有压电式油路控制阀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此外,制动能量再生是汽车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而应急制动功能一直是线控制动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它能提高EHB系统制动压力调节的频率及控制精度,从而提高EHB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与制动性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它包括位移放大机构、螺塞、壳体、活塞、回位弹簧、阀芯和当施加外电场其产生在阀芯轴向方向上的机械变形从而形成该方向上的轴向推动力的压电元件,螺塞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上,活塞和压电元件位于壳体内,位移放大机构包括至少两级位移放大单元,每级位移放大单元包括位移放大杠杆、固定铰链和凸点,位移放大杠杆的固定端与相对应的固定铰链活动连接以便其自由端绕铰接处转动,所述的凸点设置在位移放大杠杆的自由端部上,并且该凸点与相邻的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上凸点和固定铰链之间的部位相接触,所述的最末级的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上的凸点与阀芯相抵接,所述的活塞的一侧抵接在第一级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上凸点和固定铰链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的活塞的另一侧与压电元件相抵接,壳体上开有相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阀芯也位于壳体内,该阀芯和壳体上设置有一对限流部,其相互配合并且当接触时断开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液压通路,当分离时接通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液压通路,回位弹簧的一端与螺塞相抵接,另一端与阀芯相抵接以便推动阀芯轴向移动。进一步,所述的压电元件具有多组主要由压电陶瓷层以及分别形成在压电陶瓷层两侧的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构成的压电单元件,并且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依次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插头,所述的正电极层和负电极层依次电性连接后与连接插头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底座,所述的位移放大机构包括两级位移放大单元,第一级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通过相对应的固定铰链铰接在底座上,第二级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通过相对应的固定铰链铰接在壳体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该压电式油路控制阀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它包括车轮制动器、储液器、蓄能器、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控制单元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电式油路控制阀有两个,其中一个为进油控制阀,另一个为回油控制阀,所述进油控制阀的进油口与蓄能器的出油口相连通,进油控制阀的出油口与车轮制动器的轮缸相连接,回油控制阀的进油口与车轮制动器的轮缸相连接,回油控制阀的出油口与储液器相连接,压力传感器连接在车轮制动器上,并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其用于采集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液压力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压力传感器所反馈的控制信号选择控制进油控制阀和回油控制阀的得失电。进一步,还包括蓄能器泵送驱动机构,该蓄能器泵送驱动机构包括蓄能器压力传感器、油泵、单向阀以及连接在车辆变速器与油泵之间控制油泵工作的电磁离合器,蓄能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在蓄能器上,并且蓄能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其用于采集蓄能器内的制动液压力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电磁离合器的控制输入端相连接以便控制单元根据蓄能器压力传感器所反馈的制动液压力信号选择控制其得失电,所述储液器、油泵、单向阀和所述蓄能器相连通。进一步,所述蓄能器泵送驱动机构还包括辅助电动机,所述的辅助电动机与油泵相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辅助电动机相控制连接以便根据蓄能器压力传感器所反馈的制动液压力的下限值信号选择控制其工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它采用该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并且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有四个,分别为左前轮液压制动系统、右前轮液压制动系统、左后轮液压制动系统和右后轮液压制动系统,其中,四个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储液器均共用一个,蓄能器均共用一个,控制单元共用一个。进一步,所述的左前轮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轮制动器和右前轮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轮制动器的进油管路之间连通有前轮平衡电磁阀,所述的左后轮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轮制动器和右后轮液压制动系统车轮制动器的进油管路之间连通有后轮平衡电磁阀,所述的前轮平衡电磁阀和后轮平衡电磁阀均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相控制连接以便分别控制其得失电。更进一步,还包括应急制动机构,该应急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模拟主缸、制动踏板、踏板感觉模拟器和背压阀,制动模拟主缸具有前端室和后端室,所述的储液器分别与前端室和后端室相连通,前端室连接背压阀后分别与左前轮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轮制动器和右前轮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轮制动器相连通,所述的后端室与踏板感觉模拟器相连通。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的压电元件在压电陶瓷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在电场作用下压电陶瓷会发生机械变形或产生机械应力;当外电场撤去时,这些变形或应力也会随之消失,压电陶瓷受电场作用所产生的变形量或应力值与电场的大小成正比,从而推动阀芯和壳体之间的一对限流部接合或分离,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式油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移放大机构、螺塞(27)、壳体(32)、活塞(34)、回位弹簧(28)、阀芯(29)和当施加外电场其产生在阀芯(29)轴向方向上的机械变形从而形成该方向上的轴向推动力的压电元件(35),螺塞(27)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32)上,活塞(34)和压电元件(35)位于壳体(32)内,位移放大机构包括至少两级位移放大单元,每级位移放大单元包括位移放大杠杆(30)、固定铰链(46)和凸点(30?1),位移放大杠杆(30)的固定端与相对应的固定铰链(46)活动连接以便其自由端绕铰接处转动,所述的凸点(30?1)设置在位移放大杠杆(30)的自由端部上,并且该凸点(30?1)与相邻的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30)上凸点(30?1)和固定铰链(46)之间的部位相接触,所述的最末级的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30)上的凸点与阀芯(29)相抵接,所述的活塞(34)的一侧抵接在第一级位移放大单元的位移放大杠杆(30)上凸点(30?1)和固定铰链(46)之间的部位上,所述的活塞(34)的另一侧与压电元件(35)相抵接,壳体(32)上开有相连通的进油口(38)和出油口(37),阀芯(29)也位于壳体(32)内,该阀芯(29)和壳体(32)上设置有一对限流部(29?1),其相互配合并且当接触时断开进油口(38)和出油口(37)之间的液压通路,当分离时接通进油口(38)和出油口(37)之间的液压通路,回位弹簧(28)的一端与螺塞(27)相抵接,另一端与阀芯(29)相抵接以便推动阀芯(29)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洋何仁唐金花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