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晶硅制造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多晶硅是制备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是全球电子工业及光伏产业的基础。目前,工业上生产高纯度多晶硅的最主要方法为改良西门子法,所生产的多晶硅占当今世界生产总量的70-80%。改良西门子法的生产流程是利用HCl和工业硅粉在一定的温度下合成SiHCl3,然后对SiHCl3进行分离精馏提纯,提纯后的SiHCl3在钟罩式氢还原炉内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得到高纯多晶硅。改良的西门子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但是在生产效率和能耗方面也存在显著的缺点。由于采用钟罩式反应器,在硅棒长大到一定尺寸(如50-300mm)后必须使反应器降温并取出产品,因此只能采用间歇操作,能耗高,此外硅棒的沉积比表面积小,原料气SiHCl3的一次转化率低,产量受到限制。另外,由于产品为棒状多晶硅,在用于单晶硅拉制之前需要将其进行粉碎,一方面增加了加工工序和成本,也容易引入额外的杂质。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研究者提出了采用流化床反应器的硅沉积法生产粒状多晶硅.该方法中,从反应器下部通入反应气体和流化气体的混合物使床层流化,高纯多晶硅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旋转式流化床、一级旋风分离器(16)、二级旋风分离器(20)、载气过滤器(21)、物料预热储罐(14)及尾气缓冲罐(13),所述旋转式流化床包括均固定设置的上封头(2)、下封头(3),所述上封头(2)、下封头(3)之间密封式设置有反应筒体(1),所述上封头(2)、下封头(3)与反应筒体(1)转动连接,反应筒体(1)外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12),所述上封头(2)上的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尾气缓冲罐(13)相连,所述物料预热储罐(14)外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5),物料预热储罐(14)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上封头(2)上的多晶硅晶种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旋转式流化床、一级旋风分离器(16)、二级旋风分离器(20)、载气过滤器(21)、物料预热储罐(14)及尾气缓冲罐(13),所述旋转式流化床包括均固定设置的上封头(2)、下封头(3),所述上封头(2)、下封头(3 )之间密封式设置有反应筒体(I),所述上封头(2 )、下封头(3 )与反应筒体(I)转动连接,反应筒体(I)外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12),所述上封头(2)上的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尾气缓冲罐(13)相连,所述物料预热储罐(14)外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5),物料预热储罐(14)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上封头(2)上的多晶硅晶种入口相连,所述下封头(3)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一级旋风分离器(16 )顶部进口相连,下封头(3 )上还设有连接硅源气体管道的硅源气体进口( 17),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16)侧壁上设有第一载气入口( 18),一级旋风分离器(16)底部设有收集口(19),一级旋风分离器(16)顶部的第一载气出口通过管道与二级旋风分离器(20)顶部的第二载气入口相连,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20)顶部的第二载气出口通过管道与载气过滤器(21)中部的进口相连,所述载气过滤器(21)底部出口通过管道与二级旋风分离器(20)上部的物料回收进口相连,二级旋风分离器(20)底部出口与物料预热储罐(14)顶部进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流化床倾斜角度为20 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体(I)内壁上设有厚度为f3mm的内衬层(9),所述内衬层(9)由多晶硅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筒体(I)靠近上封头(2) —端的内部固定有折流挡板(10),所述折流挡板(10)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折流通道(11),所述折流通道(11)呈V字形,折流通道(11)的开口分别位于折流挡板(10 )的上、下表面且折流通道(11)的转折夹角同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晶硅颗粒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10)的厚度为15 20cm,折流挡板(10)表面的开孔率为20 30%,折流通道(11)横截面为直径15^20cm的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宫有圣,汤川·理查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