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193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12
车辆增强结构(100),包括:车顶构件(106);上部具有沿着车顶构件(106)伸出的伸出部(114)的立柱构件(108);被接合成跨接伸出部(114)和车顶构件(106)的增强构件(112)。增强构件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被焊接到伸出部(114)的第一焊接部(W1);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被焊接到车顶构件(106)的前边缘的第二焊接部(W2)。第一焊接部(W1)和第二焊接部(W2)设置成使得连接焊接部的相应的边缘所产生的假想区域(L1)基本容纳在增强构件(112)的区域中。增强构件还具有位于第二焊接部(W2)后侧且位于第一焊接部(W1)的车辆内侧的、不与车顶构件(106)或立柱构件(108)接触的开口区(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车辆的侧壁和顶蓬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的车辆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刚性,利用叠置的多个板构件来构造车辆的诸如车身侧部和车顶等基础结构。已知,当车辆遭受不期望的冲击时,负荷可能在这样的基础结构当中的车身侧部(side body)和车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集中。特别地,车身侧部需要支撑车顶,由此通常被设置成具有高刚性,并且,经由根据例如北美的规定(FMVSS216a)的车顶碰撞测试,可以确认的是,当存在这种负荷集中时,车顶比车身侧部易于变形,这可能是关注的原因。例如,在专利文献I描述的车辆上侧部结构中,安装被称为角板的增强构件,以跨接车顶与车身侧部的立柱。具体地,在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中,角板被斜着安装,使得立柱和车顶之间的角部被填充。在日本特开2010-221825号公报中,该构造防止立柱尤其在受到侧面冲击时朝向车辆内侧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f献1:日本特开2010-221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7]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需要车辆的进一步小型化,并且期望车身侧部和其他构件以及如上所述地增强车身侧部和其他构件的结构具有简单的构造。在这点上,日本特开2010-221825号公报的角板在立柱和车顶之间的角部处朝向车辆内侧凸出。这种构造导致客舱空间减小,从而存在改进的余地。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车辆增强结构,该车辆增强结构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可以增强车身侧部和车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的刚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增强结构的代表性构造的特征在于,一种车辆增强结构,其增强车辆的车身侧部和车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该车辆增强结构包括:车顶构件,其由金属片材形成并且构成车顶;立柱构件,其由金属片材形成,构成所述车身侧部的立柱,并且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部具有沿着所述车顶构件的侧边缘伸出的伸出部;以及增强构件,其被接合成跨接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车顶构件,其中,所述增强构件具有:第一焊接部,其被设置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焊接到所述伸出部;以及第二焊接部,其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增强构件的后侧或前侧,并且被焊接到所述车顶构件,将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的两端相互连接所产生的假想区域基本上容纳在所述增强构件的区域中,并且所述增强构件还具有开口区,所述开口区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车辆内侧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部所在侧的相反侧,所述开口区不与所述立柱构件和所述车顶构件接触。通常,立柱构件比车顶构件厚并且具有高刚性,因此,上述伸出部以沿着车顶构件定位的方式设置于立柱构件,并且这些构件在伸出部处接合在一起。然而,立柱构件厚从而可能重,因此如果设置宽的伸出部则导致车辆重量增加。在这点上,上述构造包括增强构件,并且立柱构件和车顶构件在不增大伸出部的情况下利用增强构件以高刚性的方式接合在一起。增强构件通过被设置成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连接立柱构件和车顶构件。特别地,开口区设置在车辆内侧并且设置在相应焊接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由于该构造,例如,在第二焊接部设置于增强构件的前侧的情况中,当从立柱构件沿朝向车辆内侧的方向施加负荷时,从第一焊接部施加的负荷并不沿朝向车辆内侧的方向直接作用于车顶构件,而是首先朝向在车辆中存在于斜前方的第二焊接部传递。即,负荷沿着能够显示高挠曲刚性的斜线方向施加到增强构件。此外,在上述构造中,第二焊接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而施加到增强构件的负荷斜着朝向车辆前方作用。即,负荷还斜着施加到第二焊接部。如上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未配置在一直线上而是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因而可以防止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处以及增强构件本身处的局部应力集中并且防止断裂。如上所述,负荷能够被增强构件以高刚性的方式吸收,因而可以在车辆受到冲击时防止构件断裂。特别地,可以适当地防止刚性通常比立柱构件的刚性低的车顶构件的变形。所述车辆增强结构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增强构件的区域内的高度差部,其中,在所述高度差部,所述增强构件与所述伸出部、或所述增强构件与所述车顶构件一起沿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弯曲。在安装构件时该构造使得定位容易,由此可以减少劳力。所述第一焊接部可以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位于所述高度差部中,并且在该位置,所述增强构件和所述伸出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面接触。这可以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产生负荷时防止第一焊接部处的应力集中并且可以防止第一焊接部断裂。所述车顶构件可以包括:车顶外板,其由金属片材形成并且被布置在车辆外侧;以及车顶子构件,其由金属片材形成并且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布置在所述车顶外板的车辆内侧,并且所述第二焊接部被设置在双重接触区,在该双重接触区,所述车顶外板和所述车顶子构件接触。这样,第二焊接部可以设置在作为车顶构件的特别高刚性的部分的双重接触区,因而可以适当地吸收经由增强构件所传递的负荷并且防止断裂。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可以提供如下的车辆增强结构:该车辆增强结构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可以增强车身侧部和车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增强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从上方观察的图1的(b)的车辆增强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车辆增强结构的图。图4是图3的(b)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3的(b)中的箭头F的方向观察的箭头F向视图。图6是示出增强构件的变形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LI…假想区域,Ml…第一高度差部,M2…第二高度差部,Wl…第一焊接部,W2…第二焊接部,El…车辆宽度方向接触区,E2…双重接触区,SI…开口区,Rl…箭头,100...车辆增强结构,102…车辆,104…车身侧部,105…车顶,106…车顶构件,106a…车顶外板,106b…车顶前构件,108…前立柱构件,108a…车身侧部外板,108b…立柱内板,112、203、204、205、206、207…增强构件,114…伸出部,210,212…车顶子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所设置的尺寸、材料、具体数值等仅是说明性的,以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除非另外表示,否则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或构造的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避免重复描述,并且与本专利技术不直接相关的元件在图中未示出。图1包括示出该实施方式的车辆增强结构100的图。图1的(a)示意性地示出车辆102的基础结构,其中车辆增强结构100被应用于该车辆102。在图1的(a)所示的车辆102中,该实施方式的车辆增强结构增强车身侧部104和车顶105之间的车辆前侧的边界附近的区域。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车辆增强结构100提高车身侧部104的前立柱构件108与构成车顶105的车顶构件106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A部分附近的区域)的前侧的刚性。图1的(b)是图1 的(a)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的(b)所示的各构件均是由金属片材形成的板构件。首先,前立柱构件108被构造成包括两个板构件,即位于车辆外侧的车身侧部外板108a以及位于车辆内侧的立柱内板108b。另外,车顶构件106被构造成包括两个板构件,即位于车辆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增强结构,其增强车辆的车身侧部和车顶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区域,该车辆增强结构包括:车顶构件,其由金属片材形成并且构成车顶;立柱构件,其由金属片材形成,构成所述车身侧部的立柱,并且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部具有沿着所述车顶构件的侧边缘伸出的伸出部;以及增强构件,其被接合成跨接所述伸出部和所述车顶构件,其中,所述增强构件具有:第一焊接部,其被设置成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被焊接到所述伸出部;以及第二焊接部,其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增强构件的后侧或前侧,并且被焊接到所述车顶构件,将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焊接部的两端相互连接所产生的假想区域基本上容纳在所述增强构件的区域中,并且所述增强构件还具有开口区,所述开口区位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的车辆内侧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部所在侧的相反侧,所述开口区不与所述立柱构件和所述车顶构件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明和义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