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前柱,尤其涉及在中空部件上设有外板的汽车的前柱。
技术介绍
汽车中的左右的前柱位于汽车的前部,是用于安装前玻璃(挡风玻璃)的部件。一般的前柱,通过使外板和内板重合并焊接,由此构成为封闭截面状的部件。这样的前柱在专利文献I中已知。外板及内板需要用于相互接合的凸缘。这些凸缘从前柱向外侧突出。因此,前柱大型化。对此,近年来,随着不断进行前柱的开发,在专利文献2中获知一种前柱,该前柱使用通过液压成形法一体形成的中空部件。专利文献2中已知的前柱,由中空部件和外板构成。中空部件由通过液压成形法形成的管构成。外板覆盖在中空部件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面上并接合。与上述的一般的前柱相比,专利文献2中已知的前柱是小型的。与其相应地,对从车室到车身前方进行观察的可视范围(视野)扩大。不过,根据汽车的种类,从设计上的观点考虑,存在前柱整体形成为向车身的外侧突出的、所谓弯曲状的情况。在采用弯曲的前柱的情况下,也优选能够确保与采用直线状的前柱的情况相同的支柱刚性。因此,考虑增大中空部件的壁厚及直径。但是,存在前柱的重量增加的可能性。另外,若增大中空部件的直径,则存在从车室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前柱,具有:外板(217),其与车身(10B)的车顶(22)相连,并支承前玻璃(215),且面对所述车身(10B)的外侧;面对车室(34)的内板(218);被夹持在所述外板(217)和所述内板(218)之间的中空部件(253);加强部件(24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217)具有沿所述前玻璃(215)的边缘延伸的玻璃安装凸缘部(275),所述中空部件(253),在该中空部件(253)的长度方向的末端部(372)具有第一凹部(373),该第一凹部(373)从所述外板(217)的所述玻璃安装凸缘部(275)向下方分离并设在所述中空部件(253)的上壁部(264)上, ...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7.04 JP 2008-176237;2008.07.04 JP 2008-17621.一种汽车的前柱,具有:外板(217),其与车身(IOB)的车顶(22)相连,并支承前玻璃(215),且面对所述车身(IOB)的外侧;面对车室(34)的内板(218);被夹持在所述外板(217)和所述内板(218)之间的中空部件(253);加强部件(244),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217)具有沿所述前玻璃(215)的边缘延伸的玻璃安装凸缘部(275), 所述中空部件(253),在该中空部件(253)的长度方向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