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控制部分双离合变速器(Teildoppelkupplungsgetriebe)换挡的方法。
技术介绍
出于舒适性和性能原因,在商用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具有动力换挡能力的自动化的(automatisiert)变速器。在此,无牵引力中断换挡的双离合变速器特别吸引人。这种自动化的换挡变速器包括一个中间轴变速器或多个相继联接的中间轴变速器组以及必要时后接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在经典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的挡位在两个变速器分支中被划分为偶数挡组和奇数挡组,其中,每一组配属有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借助双离合器可以实现连续的、几乎无牵引力中断的换挡顺序,其中,在当前无负载的变速器分支中预选接下来的挡位以及通过对两个离合器的交叠操纵进行挡位变换。挡位的动力流可以用传统方式经过驱动轴和输出轴或可以经由多次变换的轴迂回通过变速器。与以行星齿轮结构形式的纯负载自动换挡装置相比,自动化的换挡变速器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但随着挡位数量的增加,结构大小和构造费用以及由此制造成本也上升。因为商用车变速器根据使用领域的不同通常为了实现特定的变速器传动比范围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11 DE 102010042267.31.一种用于控制例如商用车的部分双离合变速器换挡的方法,所述部分双离合变速器带有第一分变速器,所述第一分变速器构造为双离合变速器(DKG),带有双离合器(DK),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Kl)和第二离合器(K2),所述双离合变速器(DKG)能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构造为涡轮增压的内燃机的驱动发动机(M)作用连接;所述部分双离合变速器还带有在传动系中后置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DKG)的第二分变速器,所述第二分变速器构造为牵引力中断换挡的主变速器(HG),其特征在于,在伴有所述主变速器(HG)中的挡位变换的牵引换挡期间,将所述第一离合器(Kl)和所述第二离合器(K2)至少部分闭合,从而使得它们相互张紧,其中,产生对抗所述驱动发动机(M)的力矩,由此所述驱动发动机的增压压力在所述牵引换挡期间在很大程度上被保持或至少在时间上接近所述牵引换挡地被建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建立起所述双离合器(DK)的张紧力矩,两个离合器(K1、K2)中的一个紧贴地运行,而两个离合器(Κ1、Κ2)中的另一个滑差式运行。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建立起所述双离合器(DK)的张紧力矩,两个离合器(Kl、Κ2)都滑差式运行。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挡开始时,通过减小发动机力矩以及按需要打开当前导引负载的离合器(Kl、Κ2),在所述主变速器(HG)中进行负载消减,直至当前在所述主变速器(HG)中挂入的挡位能在很大程度上无负载地挂出,以及紧接在挂出挡位之后将所述双离合器(DK)张紧,其中,产生对抗所述驱动发动机(M)的力矩以及进行转速适配以调整出要挂入的挡位的要换挡的部件上的同步运行,以及在挂入新挡位之后在所述主变速器(HG)中进行负载建立,其中,通过打开两个离合器(Kl、Κ2)中的一个而另一个离合器(Kl、Κ2)作为在新挡位中导引负载的离合器保持闭合或闭合,解除所述双离合器(DK)的张紧。5.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挡开始时,通过所述双离合器(DK)的张紧产生对抗所述驱动 发动机(M)的力矩,其中,使两个离合器(Κ1、Κ2)中的当前没有导引负载的离合器进行滑差式运转而当前导引负载的离合器(Κ1、Κ2)保持闭合或保持至少部分闭合,由此在所述主变速器(HG)中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洛里安·施奈德,罗兰·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