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酶解物抗血栓性多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9659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从蜈蚣酶解物中分离出的多肽,并对其抗血栓性进行测定。应用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蜈蚣酶解物中分离纯化出一个由七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应用Edman降解法测得其序列为Asp-Leu-Asp-His-Tyr-Ser-Phe,质谱法测得其分子量为895.4Da。并通过测定APTT和PT,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定该多肽的抗血栓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多肽延迟APTT时间,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具有抗血栓活性,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化学中的多肽药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及由之演变而来的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二,是由于血栓引起的血管腔狭窄与闭塞,使主要器官发生缺血和梗塞而引起机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其中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红细胞压积增高等,都是形成血栓的几种直接原因。这是一类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市场上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药物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势头。因此,治疗此类疾病的药品的研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抗血检形成的重要机制包括抑制凝血系统的活化和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凝血过程由于启动环节不同而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无论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都通过激活凝血因子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发生凝血。抑制凝血因子及纤溶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血栓的生成。检测抗血栓物质对凝血因子的抑制和纤溶活性对筛选抗血栓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血小板对止血和血栓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必经途径,具有和依替巴肽类似抗血小板聚集的六肽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同时减少血栓的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蜈蚣酶解物中的抗血栓多肽,其特征在于以蜈蚣全虫为原材料提取,由Asp?Leu?Asp?His?Tyr?Ser?Phe组成的七肽,分子量为895.4D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蜈蚣酶解物中的抗血栓多肽,其特征在于以蜈蚣全虫为原材料提取,由Asp-Leu-Asp-His-Tyr-Ser-Phe 组成的七妝,分子量为 895.4D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毅李帅邵妤李志裕周秋梅何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