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斤级合成PNA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96511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斤级合成PN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乙二胺与氯乙酸反应,用DMSO重结晶得到N-(2-氨乙基)甘氨酸;以N-(2-氨乙基)甘氨酸为反应物,加入原料,反应得N-(2-Fmoc-氨乙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以腺嘌呤为反应物,加入原料,反应得9-乙酸乙酯腺嘌呤;以9-乙酸乙酯腺嘌呤和羰基二咪唑为反应物,加入原料,反应得6-N-(二苯甲氧羰基)腺嘌呤-9-乙酸;以6-N-(二苯甲氧羰基)腺嘌呤-9-乙酸为反应物,加入原料,反应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大规模生产工艺,为PNA的大规模研究做好物质准备,以及为以后的大规模应用做好工艺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PNA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公斤级合成PNA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寡核苷酸在治疗用药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及诊断试剂上应用广泛。寡核苷酸应用的主要制约在于它容易 被核酸酶所降解、杂交后热稳定性差以及会与蛋白等非特异性结合等。为改造寡核苷酸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许多寡核苷酸类似物被研究出来。肽核酸是寡核苷酸模拟物中的较为重要的一种。1991年Nielsen等报道了用N-(2-氨基乙基)甘氨酸骨架代替糖-磷酸酯骨架作为重复结构单元,合成了以肽键连接的寡核苷酸模拟物,称为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 PNA)。尽管PNA在结构上相对寡核苷酸有了显著的改变,但PNA与互补核酸之间的结合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甚至比天然核苷酸具有更高的亲和性,有较强的抗核酸酶和蛋白水解酶降解的能力。科研人员设计合成了各种结构的PNA,以优化其生物学稳定性和利用度、靶结合特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并将PNA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各种各样的构建模块被用于合成PNA及其类似物,包括骨架结构、在N- (2-氨基乙基)甘氨酸上连接手性和非手性的基团、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公斤级合成P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升三口瓶装入500毫升乙二胺,冰浴冷却至10度,将75克氯乙酸分批加入控制温度在10度以下,每批加完后,观察完全消耗掉之后再加下一批,加料完毕后,室温过夜反应,将乙二胺旋干,回收乙二胺可以循环使用,用油泵将乙二胺尽可能去除干净,用DMSO重结晶得到白色粉末状晶体,为N?(2?氨乙基)甘氨酸;步骤2)将50克N?(2?氨乙基)甘氨酸溶于850毫升二氯甲烷和50毫升DMF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34毫升(1.05mol)三甲基氯硅烷,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40分钟,然后冷却至5度,将134克Fmoc?OSu加入上面混合物中,在5度下滴加NMM18...

【技术特征摘要】
1.公斤级合成P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I) I升三口瓶装入500毫升乙二胺,冰浴冷却至10度,将75克氯乙酸分批加入控制温度在10度以下,每批加完后,观察完全消耗掉之后再加下一批,加料完毕后,室温过夜反应,将乙二胺旋干,回收乙二胺可以循环使用,用油泵将乙二胺尽可能去除干净,用DMSO重结晶得到白色粉末状晶体,为N-(2-氨乙基)甘氨酸; 步骤2)将50克N-(2-氨乙基)甘氨酸溶于850毫升二氯甲烷和50毫升DMF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34毫升(1.05mol)三甲基氯硅烷,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40分钟,然后冷却至5度,将134克Fmoc-OSu加入上面混合物中,在5度下滴加NMM186毫升,30分钟滴完,在此温度下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100毫升甲醇,再搅拌20分钟,加入I升乙酸乙酯,20分钟后过滤固体,用乙酸乙酯洗涤,产品粉末旋干,产品水中打浆洗涤,过滤水洗,干燥得到纯品,为N-(2-Fmoc-氨乙基)甘氨酸; 步骤3)将12克N-(2-Fmoc-氨乙基)甘氨酸溶于100毫升的无水甲醇中,7.72毫升二氯亚砜在冰浴下滴入,滴完后此温度下继续反应15分钟,然后回流2小时,除掉溶剂,用9/1的乙醚和甲醇溶解,O度析晶,过滤,乙醚洗涤,干燥,得到纯品,为N-(2-Fmoc-氨乙基)甘氨酸甲酯盐酸盐; 步骤4)将389克干燥的腺嘌呤悬浮于6升的DMF中,加入40克的氢化钠,反应液搅拌,有氢气溢出,搅拌15分钟后,再加入42克氢化钠,搅拌I小时后,有大量固体析出,搅拌困难,再加入1.5升的 DMF,继续搅拌3小时,351毫升的溴乙酸乙酯在半个小时内滴加完毕,此过程中有冰浴保持温度在20-30度范围内,然后室温搅拌过夜,蒸除容积,加入3升水,搅拌一小时,过滤固体,水洗三次,固体悬浮于2升乙醇中,搅拌回流45分钟,冷到室温,搅拌过夜,抽滤,得固体,乙醇洗涤,干燥,得纯品,为9-乙酸乙酯腺嘌呤;步骤5)将433克9-乙酸乙酯腺嘌呤和478克羰基二咪唑悬浮于4升的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静刘金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