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960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4:29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能够抑制零件件数的增大及结构的复杂化,且使座椅姿势的保持更稳定化,还能够使配置空间的制约变得更加缓和。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具备:第一托架,其一体地具有棘轮内齿部、托架侧复原用壁部及托架侧反转用壁部;第二托架,其轴支承于该第一托架;保持部件,其在轴线方向上限制托架;杆,其在收纳空间S内轴支承于第二托架;以及杆反转用弹簧。杆一体地具有:齿止挡部,其与棘轮内齿部啮合;以及杆侧反转用壁部,其因抵接于托架侧反转用壁部而被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反向转动的反转。齿止挡部因抵接于托架侧复原用壁部而被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正向转动的复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对座椅的姿势进行调整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还涉及用于对设置于该座椅的垫脚进行调整的车辆用垫脚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已知有例如文献I所记载的座椅坐垫的上下位置调节装置。如图17所示,该装置具备分别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与保持座椅坐垫的托架连结的棘轮101及杆106。该棘轮101及杆106在偏离彼此的旋转轴的位置啮合,杆106通常被翻转弹簧109朝哨合方向施力。因此,棘轮101允许其与杆106的啮合位置与旋转轴隔开的绕图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同时将反向(绕图示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卡止。并且,通过使棘轮101与杆106的啮合位置移动,能够对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保持。若棘轮101的绕图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持续进行,使得棘轮101的爪部102与杆106的突起107卡合,则翻转弹簧109会随着杆106的转动而翻转,使得棘轮101与杆106无法啮合。另一方面,若随着自该状态起的棘轮101绕图示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而使得该棘轮101的爪部103按压杆106的卡合面108,则翻转弹簧109会随着杆106的转动而翻转,使得杆106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此,能够再次对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保持。另外,作为其它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已知有例如文献2所记载的扶手装置。如图18所示,该装置利用固定于轴的凸轮部件111及解除块116的作用、与欲卷绕于轴的所谓锁定弹簧119的收缩而对扶手主体相对于座椅框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保持。即,当使扶手主体自其使用状态起沿收纳方向转动时,会使锁定弹簧119扩径从而能够转动。并且,在扶手主体的收纳状态下,保持锁定弹簧119的扩径状态。另一方面,当使扶手主体自其使用状态起朝展开方向转动时,会使锁定弹簧119缩径从而无法转动。如上所述,能够对扶手主体相对于扶手框架的角度进行无阶段地调整、保持。进而,作为其它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还已知有例如文献3所记载的垫脚装置。该装置是基于文献2而利用锁定弹簧来对垫脚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保持的装置。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已知有例如文献4所记载的装置。如图32所示,在该装置中,在座椅坐垫91侧部的前端部固定装配有托架92,且垫脚94经由连杆机构93而与该托架92连结。连杆机构93是构成所谓的伸缩式(pantograph)连杆的部件,垫脚94通过朝座椅前方突出而展开,通过朝座椅后方折叠而收纳垫脚94。并且,连杆机构93经由由所谓的双向旋转离合器机构构成的制动装置95、小齿轮96及扇形齿轮97构成的传递装置来传递操作把手的操作力,从而使垫脚94进行动作以便展开、收纳该垫脚94。因此,能够通过操作把手的转动操作来调整垫脚94的姿势。专利文献1:技术案登记第210919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 35862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8 / 004696A1号小册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40350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由于无法限制由板材构成的棘轮101及杆106在其啮合位置朝轴线方向错位的情况,因此座椅姿势的保持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即使为了限制棘轮101及杆106朝轴线方向的错位而设置适当的部件(例如止挡件),也自然会因以与杆106在其轴线方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有翻转弹簧109而被限制。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对扶手主体相对于座椅框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保持,必须具备使锁定弹簧119收缩等的结构(凸轮部件111、解除块(block) 116等),从而必然会造成零件件数的增多及结构的复杂化。关于专利文献3也一样。然而,在文献4中,必须将操作把手配置于座椅坐垫91侧(托架92侧)的连杆机构93的连结部侧面,从而必然会造成配置空间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能够抑制零件件数的增多及结构的复杂化,且能够使座椅姿势的保持更加稳定化,还能够使配置空间的制约变得更加缓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技术的要旨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具备:第一托架,该第一托架一体地具有棘轮内齿部、托架侧反转用壁部以及托架侧复原用壁部;第二托架,该第二托架以在与所述第一托架之间划分出收纳空间的方式轴支承于该第一托架,并能够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架的相对转动而对车辆用座椅的姿势进行调整;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在该第二托架的转动轴线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杆,该杆在所述收纳空间内绕与所述第二托架的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平行的轴线轴支承于所述第二托架;以及杆反转用弹簧,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该杆反转用弹簧的第一腿部卡止于所述第二托架,该杆反转用弹簧的第二腿部卡止于所述杆,所述杆一体的具有:齿止挡部,当该齿止挡部因被杆反转用弹簧施力而朝正向转动时,通过与所述棘轮内齿部啮合而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第一方向的相对转动,并且限制朝作为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杆侧反转用壁部,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转动时,该杆侧反转用壁部因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反转用壁部而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反向转动的反转,由此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以及杆侧复原用壁部,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转动时,该杆侧复原用壁部因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复原用壁部而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所述正向转动的复原。根据该结构,当所述杆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而朝所述正向转动时,因所述齿止挡部与所述棘轮内齿部啮合而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一方向的相对转动。因此,随着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一方向的相对转动,能够阶段性地对所述座椅的姿势进行调整、保持。另一方面,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一方向相对转动时,所述杆的所述杆侧反转用壁部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反转用壁部,使得所述杆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而进行朝所述反向转动的反转,从而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另一方向的相对转动。因此,随着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另一方向的相对转动,能够迅速地调整所述座椅的姿势。并且,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另一方向相对转动时,所述杆的所述杆侧复原用壁部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复原用壁部,使得所述杆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而进行朝所述正向转动的复原,从而能够再次进行对所述座椅的姿势的阶段性的调整、保持。特别地,所述齿止挡部与所述第一托架的所述棘轮内齿部啮合的所述杆,由于配置在形成于被所述保持部件在轴线方向上限制的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之间的所述收纳空间,因此能够限制该棘轮内齿部与齿止挡部在轴线方向上错位的情况,从而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座椅的姿势。另外,用于对座椅的姿势进行调整、保持的结构能够形成为如下的极其简单的结构,g卩,该结构由配置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杆及所述杆反转用弹簧等构成。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技术的要旨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中,所述杆反转用弹簧具有螺旋部,该螺旋部沿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的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平行的轴线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所述杆反转用弹簧的所述螺旋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的轴线方向平行,从而与例如螺旋部的径向和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情况相比,通过该配置方向而能够紧凑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具备:第一托架,该第一托架一体地具有棘轮内齿部、托架侧反转用壁部以及托架侧复原用壁部;第二托架,该第二托架以在与所述第一托架之间划分出收纳空间的方式轴支承于该第一托架,并能够随着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架的相对转动而对车辆用座椅的姿势进行调整;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在该第二托架的转动轴线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杆,该杆在所述收纳空间内绕与所述第二托架的所述转动轴线方向平行的轴线轴支承于所述第二托架;以及杆反转用弹簧,在所述收纳空间内,该杆反转用弹簧的第一腿部卡止于所述第二托架,该杆反转用弹簧的第二腿部卡止于所述杆,所述杆一体的具有:齿止挡部,当该齿止挡部因被杆反转用弹簧施力而朝正向转动时,通过与所述棘轮内齿部啮合而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第一方向的相对转动,并且限制朝作为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杆侧反转用壁部,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转动时,该杆侧反转用壁部因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反转用壁部而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反向转动的反转,由此允许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转动;以及杆侧复原用壁部,当所述第一及第二托架朝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转动时,该杆侧复原用壁部因抵接于所述托架侧复原用壁部而被所述杆反转用弹簧施力从而进行朝所述正向转动的复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史后藤直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