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1834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4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特别是涉及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的下表面具有滑柱;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扶手本体与后排座椅的靠背相连接;定位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具有滑槽,所述扶手本体的滑柱与所述滑槽相嵌合,所述滑柱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通过定位销防止所述扶手本体移动,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扶手本体在吃零食或喝水等需要的时候可左右移动,防止零食碎末和水滴等弄脏乘客的衣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排座椅,特别是涉及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后排座椅中间处,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性,一般都设有一中间扶手,该扶手通过绕座椅靠背中的固定轴旋转,从收纳位置展开到伸展位置供乘客使用,当该扶手收起时,一般都和后排座椅合成一体,形成平齐的平面,展开位置一般到乘客的肘部高度。在使用中,由于该扶手不能左右移动,当后排乘客吃零食或喝水时,零食碎末和水滴很容易掉到乘客的腿部而弄脏乘客的衣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后排座椅中间扶手不能左右移动,而致的零食碎末和水滴很容易掉到乘客的腿部而弄脏乘客的衣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所述扶手本体的下表面具有滑柱;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扶手本体与后排座椅的靠背相连接;定位销;所述连接件具有滑槽,所述扶手本体的滑柱与所述滑槽相嵌合,所述滑柱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连接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滑槽相通,所述扶手本体具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从而防止所述扶手本体移动。优选地,所述定位销包括销杆,所述销杆的尾端连接有销帽,所述销杆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销杆的头端和所述销杆的尾端之间;所述连接件外部包围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面板,所述上面板位置高于所述连接件,所述上面板上具有销孔;所述销杆穿过所述销孔,并且所述销帽被所述销孔卡住,所述凸起与所述销帽之间设有处于紧缩状态的弹簧,所述销杆穿过所述弹簧。优选地,所述弹簧外部围绕有护套,所述护套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或者上面板的下表面或者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弹簧一端相抵于所述上面板,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凸起。优选地,所述弹簧一端相抵于所述销帽,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凸起。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外部包围有壳体。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定位孔整体呈带状分布。优选地,所述滑槽一侧连接有外沿,另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插槽,所述外沿用于对所述扶手本体提供支撑。优选地,所述扶手本体具有插条,所述插条与所述插槽相配合,所述插槽用于为所述插条提供支撑。优选地,所述通孔与所述滑柱均布置于所述插条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具有滑槽,所述扶手本体的滑柱与所述滑槽相嵌合,所述滑柱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通过定位销防止所述扶手本体移动,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扶手本体在吃零食或喝水等需要的时候可左右移动,防止零食碎末和水滴等弄脏乘客的衣物。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凸起与所述销帽之间设有处于紧缩状态的弹簧,从而使得所述销杆的头端被压入到所述定位孔内,从而进一步防止扶手本体的左右移动,增加所述扶手本体的稳定性,此时可以在所述扶手本体上盛放物品。3)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弹簧外部围绕有护套,可以防止其它构件卡住弹簧而致使所述弹簧无法工作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所述滑槽一侧连接有外沿,另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插槽,所述外沿用于对所述扶手本体提供支撑。所述扶手本体具有插条,所述插条与所述插槽相配合,所述插槽为所述插条提供支撑;外沿与所述插槽的设置均能提高连接件对扶手本体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护套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弹簧与定位销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扶手本体壳体、连接件壳体与靠背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00-扶手本体,101-滑柱,102-定位孔,103-插条;200-连接件,201-滑槽,202-通孔,203-外沿,204-插槽;300-定位销,301-销杆,302-销帽,303-凸起;401-上面板;500-护套;600-弹簧;700-靠背;800-扶手本体壳体;900-连接件壳体。L为扶手本体壳体相对于连接件壳体向右的移动距离。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参考图1、图2、图3、图7所示,所述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00,所述扶手本体100的下表面具有滑柱101 ;连接件200,所述连接件200用于将所述扶手本体100与后排座椅的靠背700相连接;定位销300;所述连接件200具有滑槽201,所述扶手本体100的滑柱101与所述滑槽201相嵌合,所述滑柱101能够在所述滑槽201内滑动;所述连接件200具有通孔202,所述通孔202与所述滑槽201相通,所述扶手本体100具有若干个定位孔102,所述定位销300通过所述通孔202伸入所述定位孔102内,从而防止所述扶手本体100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200具有滑槽201,所述扶手本体100的滑柱101与所述滑槽201相嵌合,所述滑柱101能够在所述滑槽201内滑动,通过定位销300防止所述扶手本体100移动,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扶手本体100在吃零食或喝水等需要的时候可左右移动,防止零食碎末和水滴等弄脏乘客的衣物。图1为本专利技术扶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若干个定位孔102整体呈带状分布。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连接件200外部包围有如图7所示的连接件壳体900,所述连接件壳体900具有如图6所示的上面板401,所述上面板401位置高于所述连接件200,所述上面板401上具有销孔。所述滑槽201 —侧连接有外沿203,另一侧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插槽204,所述外沿203用于对所述扶手本体100提供支撑。所述扶手本体100具有插条103,所述插条103与所述插槽204相配合,所述插槽204用于为所述插条103提供支撑。所述通孔202与所述滑柱101均布置于所述插条103上。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定位销300包括销杆301,所述销杆301的尾端连接有销帽302,所述销杆301上具有凸起303,所述凸起303位于所述销杆301的头端和所述销杆301的尾端之间。图6为本专利技术弹簧与定位销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销杆301穿过所述销孔,并且所述销帽302被所述销孔卡住,所述凸起303与所述销帽302之间设有如图4所示的处于紧缩状态的弹簧600,所述销杆301穿过所述弹簧600 ;向上拔出所述定位销300,使所述销杆301的头端脱离所述定位孔102,此时即可移动所述扶手本体100。如图6所示,所述弹簧600外部围绕有护套500,所述护套500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00的上表面;如图5所示,所述护套500设置于所述通孔202边缘;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护套500可以连接于上面板401的下表面或者所述凸起303的上表面。如图6所示,所述弹簧600 —端相抵于所述上面板401,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凸起30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簧600可以一端穿过所述销孔相抵于所述销帽302,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凸起303。所述扶手本体100设置于扶手本体壳体800内部,扶手本体壳体800、连接件壳体900与靠背700位置关系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100),所述扶手本体(100)的下表面具有滑柱(101);连接件(200),所述连接件(200)用于将所述扶手本体(100)与后排座椅的靠背(700)相连接;定位销(300);所述连接件(200)具有滑槽(201),所述扶手本体(100)的滑柱(101)与所述滑槽(201)相嵌合,所述滑柱(101)能够在所述滑槽(201)内滑动;所述连接件(200)具有通孔(202),所述通孔(202)与所述滑槽(201)相通,所述扶手本体(100)具有若干个定位孔(102),所述定位销(300)通过所述通孔(202)伸入所述定位孔(102)内,从而防止所述扶手本体(100)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包括 扶手本体(100),所述扶手本体(100)的下表面具有滑柱(101); 连接件(200 ),所述连接件(200 )用于将所述扶手本体(100 )与后排座椅的靠背(700 )相连接; 定位销(300); 所述连接件(200 )具有滑槽(201),所述扶手本体(100 )的滑柱(101)与所述滑槽(201)相嵌合,所述滑柱(101)能够在所述滑槽(201)内滑动; 所述连接件(200 )具有通孔(202 ),所述通孔(202 )与所述滑槽(201)相通,所述扶手本体(100 )具有若干个定位孔(102 ),所述定位销(300 )通过所述通孔(202 )伸入所述定位孔(102)内,从而防止所述扶手本体(100)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排座椅中间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销(300)包括销杆(301),所述销杆(301)的尾端连接有销帽(302),所述销杆(301)上具有凸起(303),所述凸起(303)位于所述销杆(301)的头端和所述销杆(301)的尾端之间; 所述连接件(200)外部包围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面板(401),所述上面板(401)位置高于所述连接件(200 ),所述上面板(401)上具有销孔; 所述销杆(301)穿过所述销孔,并且所述销帽(302)被所述销孔卡住,所述凸起(303)与所述销帽(302)之间设有处于紧缩状态的弹簧(60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百忠王海林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