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以及具有这种横梁装置的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61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以及具有这种横梁装置的机器,其中所述横梁装置包括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与所述机器枢转连接的两个动臂、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动臂之间的管状横梁以及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与所述耳板枢转连接的摇臂,其中所述管状横梁由多段管件形成,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多段管件之间,所述管件与所述耳板和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横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特别是用于装载机的动臂的横梁装置。此外,本技术还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横梁装置的机器。
技术介绍
机器,例如装载机等类型的重型设备的机器在诸如矿业、建筑业、农业等产业中可以用于实现多种任务。其中,装载机作为一种具有较高作业效率的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对松散的堆积物料进行铲、装、运、挖、推等作业,也可以用来整理、刮平场地等。在为装载机换装相应的工作装置后,装载机还可以进行挖土、起重、装卸等作业。因此,装载机被广泛应用于城建、铁路、公路、水电、油田以及机场建设等工程中。通常情况下,装载机通过工作工具、如铲斗实现物料的装卸。铲斗通过与机身枢转连接的动臂支撑,而动臂通过油缸控制进行升降,在相互平行的动臂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固定连接有耳板,耳板支撑与之枢转连接的摇臂,连杆则同时与摇臂和铲斗枢转连接,机器上一个与摇臂枢转连接的油缸控制铲斗的翻转。现有技术中,机器的横梁通常由多片金属板扣合成并焊接成管状,耳板则焊接在管状横梁的外壁或者部分伸入管状横梁开口的内部。而且根据传统的横梁装置的结构,耳板的结构非常复杂。装载机的大强度和高频率工作要求对铲斗有支撑作用的横梁和耳板具有大强度且结构稳定,但焊接而成的管状横梁在经受高频率、大强度的冲击后,可能出现焊缝开裂问题,而耳板由于焊接点相对集中,存在应力集中,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焊点开裂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管状横梁通过多片金属板焊接而成,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意欲解决以上一个或多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横梁装置,这种横梁装置能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化横梁结构,减少焊接工作,缩短工期。具体而言,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其包括两个动臂,所述两个动臂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与所述机器枢转连接;管状横梁,所述管状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动臂之间;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与所述耳板枢转连接的摇臂;其中所述管状横梁由多段管件形成,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多段管件之间,所述管件与所述耳板和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横梁。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耳板在位于管件的管口中的部分上形成开口。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管件为无缝钢管。根据一种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横梁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远离彼此的端部上分别与所述两个动臂相焊接,并且在朝向彼此的端部上分别焊接到布置在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的所述耳板的两侧上。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机器,包括:工作装置;两个动臂,所述两个动臂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与所述机器枢转连接;管状横梁,所述管状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动臂之间;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与所述耳板枢转连接的摇臂;其中所述管状横梁由多段管件形成,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多段管件之间,所述管件与所述耳板和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横梁。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该机器中,耳板在位于管件的管口中的部分上形成开口。根据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管件为无缝钢管。根据一种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在该机器中,横梁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远离彼此的端部上分别与所述两个动臂相焊接,并且在朝向彼此的端部上分别焊接到布置在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的所述耳板的两侧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附图对依据本技术的横梁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以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机器,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已装配状态下的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的横梁装置,图3以立体分解图示出了图2中的横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所有的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或类似的部件。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机器100的侧面。在此,该机器100被示例性地显示为装载机100。可以想到的是,该机器也可以是各种执行与特定行业(例如采矿、建筑、农业、林业等)相关的操作并在特定作业环境(如建筑场地、矿场、林场等)中工作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在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机器100,其中箭头D表示该机器的前进方向。在下文中所涉及的对方位(如前、后、左、右)的描述,均是相对于该行进方式进行定义的。该机器100可包括发动机8、驾驶员所处的驾驶室7、横梁装置1、动臂11以及工作装置6等。在该机器100为装载机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装置可以为位于机器100前部的铲斗6。在图1中还可以看到横梁装置I的动臂11在其一端与铲斗6相互枢转地连接;另一端则与机器100的本体枢转连接。通过致动装置9 (在机器中通常为液压致动装置,但是也可以为电动、气动等致动装置)的作用,可以使动臂11被向上抬升和放下。与动臂11枢转连接的铲斗6又经由连杆16、摇臂13等机构(参见图2、图3)被另外的致动装置10致动,从而能够绕与动臂11枢转连接的轴摆动,进而进行铲、装、运、挖等一系列操作。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在组装状态下的横梁装置1,可以看到机器100的两个平行布置的动臂11,这两个动臂在图2画面的靠左侧的端部上通过例如枢轴与铲斗6枢转连接,在图2画面中的靠右侧的端部则与机器100枢转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安装有铲斗6的装载机100为例进行描述。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本技术的内容不仅可以用在此类装载机上,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工程机械或机器。在如图1所示出的装载机100中,工作装置铲斗6在进行铲、装卸等操作时需要经受很大的负荷,因此通常通过两个平行布置的动臂11在铲斗6的横向两端与其枢转连接,从而使动臂11能够将铲斗抬起和放下。因此,在这两个平行布置的动臂11之间需要横梁12对其进行连接、固定、支撑等。此外,铲斗6的操作部件,如摇臂13、连杆16也需要横梁的支撑。因此,整个横梁装置I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本技术的横梁装置I的横梁12采用了型材代替焊接组件,用于减少焊接位置,由此减少焊接工序。特别地,如在本实施例中所示,型材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无缝钢管。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或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型材作为替代。但是最优选地则是横截面为圆形的无缝钢管,因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钢管拥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和抗扭转性能。为了进一步示出横梁12的结构,在图3中以分解图的形式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横梁装置I。可以清楚地看到,横梁12由第一管件121和第二管件122构成。在这两个管件之间布置有耳板14。第一管件121和第二管件122分别以其远离彼此的端部焊接在两个平行布置的动臂11上。第一管件121和第二管件122又分别以其朝向彼此的端部固定连接在位于这两个第一管件121和第二管件122之间的耳板14的两侧上,由此通过耳板14的连接形成依据本技术的横梁12。在本实施例中,该耳板14是具有大端和小端的近似椭圆形的板件,可以想到,耳板14也可以具有其他几何形状,以适应其结构环境。耳板14在位于管孔中的部分中形成开口 141,在另一端则设有枢转结构142用于与摇臂13枢转连接。耳板14在两侧分别与第一管件121和第二管件122的端部焊接,由此在耳板14的两侧各形成一条焊缝。所提到的开口 141位于耳板14的被焊缝包围的区域中,用于减轻耳板的重量、节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包括:两个动臂,所述两个动臂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与所述机器枢转连接;管状横梁,所述管状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动臂之间;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与所述耳板枢转连接的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横梁由多段管件形成,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多段管件之间,所述管件与所述耳板和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包括: 两个动臂,所述两个动臂相互平行地布置并与所述机器枢转连接; 管状横梁,所述管状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动臂之间; 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并用于支撑与所述耳板枢转连接的摇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横梁由多段管件形成,所述耳板设置在所述多段管件之间,所述管件与所述耳板和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横梁。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在位于管件的管口中的部分上形成开口。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为无缝钢管。4.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的横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在远离彼此的端部上分别与所述两个动臂相焊接,并且在朝向彼此的端部上分别焊接到布置在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森姜立庆魏磊磊刘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