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外输入轴,还包括第一、第二输出轴、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同步器。由于三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五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六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同时还被作为倒挡主动齿轮,同时将驻车棘轮设置在差速器上,缩短了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同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变速器
,具体涉及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典型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指的是通过两个离合器分别和两根输入轴连接,传递发动机动力。双离合器传动装置由两组同轴嵌套或平行布置的离合器,同轴、内外嵌套布置的两根输入轴,两根平行布置的输出轴,布置在输出轴上的多个同步器、多个换档拨叉以及I个差速器组成。变速器奇、偶数档输入齿轮分别布置在两根输入轴上,通过两个离合器的切换以及不同同步器动作,经由不同输出轴实现扭矩变换和输出。双离合器变速器主要应用于乘用车,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存在的问题是轴向长度较长,不能够适应乘用车越来越高的紧凑性要求,减小了整车布置灵活性。在2011年7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110204560. 5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通过三档和五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四档和六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二档和倒档共用一个主动齿轮,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轴向长度。但是,由于整车发动机舱空间限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长度较短、零件较少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I和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所述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I上,并与所述内输入轴I同轴;第一离合器Cl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l设于所述内输入轴I的一端,所述第二离合器C2设于所述外输入轴2 —端;具有主减速齿轮50的差速器5 ;所述内输入轴I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所述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 ;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依次设有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二档从动齿轮42和第二输出齿轮40,其中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空套在第二输出轴4上,并可绕第二输出轴4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二输出轴4的扭矩,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同步器SC4,所述第四同步器SC4可选择性地将第七档扭矩和第五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选择性地将第六档扭矩和第二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 ;所述一档主动齿轮11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为常啮合,所述七档主动齿轮17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37为常啮合,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3同时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为常啮合,所述四档主动齿轮24同时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主动齿轮22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为常啮合;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同时与所述差速器5的主减速齿轮50为常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5上,还设置有驻车棘轮51,且所述驻车棘轮51位于所述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三挡主动齿轮作为三挡和五挡共用,将四挡主动齿轮作为四挡和六挡共用,还将二挡主动齿轮作为二挡和倒挡共用齿轮,使得轴向长度更短,在扭矩相当的情况下,可缩短轴向长度30mm以上;通过将二挡从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挡中间惰性轮使作,取消了倒挡轴和额外的倒挡惰轮,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根据不同结构,至少减少的主要零部件包括I个圆锥滚子轴承、I个组合轴承、I根倒挡轴和2个齿轮,减少了变速箱壳体加工、检测内容、减少了双离合器总成装配步骤,降低了成本;通过将一挡和倒挡分开布置在不同的离合器上,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改善了双合器变速器起步控制;通过将驻车棘轮51布置在差速器5上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减小了第二输出轴4的轴向长度,从而减小了整个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轴向长度。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表明了本技术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实现倒档的各齿轮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3是图1的左视图,表明了本技术的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以及差速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上图中序号内输入轴1、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差速器5、壳体6、一挡主动齿轮11、三挡主动齿轮13、七挡主动齿轮17、二挡主动齿轮22、四挡主动齿轮24、第一输出齿轮30、一挡从动齿轮31、三挡从动齿轮33、四挡从动齿轮34、倒挡从动齿轮38、第二输出齿轮40、二挡从动齿轮42、五挡从动齿轮45、六挡从动齿轮46、七挡从动齿轮47、驻车棘轮49、主减速齿轮50、第一离合器Cl、第二离合器C2、第一同步器SC1、第二同步器SC2、第三同步器SC3、第四同步器SC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在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中,内输入轴I和外输入轴2同轴设置,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内输入轴I上,并与内输入轴I同轴。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与内输入轴I和外输入轴2平行设置。第一离合器Cl设于内输入轴I的一端,第二离合器C2设于外输入轴2—端,通过离合器Cl和C2的开闭控制,可以有选择性地将发动机(图1中未显示)扭矩传递到内输入轴I和外输入轴2。在图1中,两个离合器Cl和C2为同轴、内外嵌套式结构,能够以湿式内外嵌套布置双离合器来实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Cl和C2的功能同样能够以湿式前后平行布置双离合器、内外嵌套布置或前后平行布置干式双离合器实现。内输入轴I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1)和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所述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1)上,并与所述内输入轴(1)同轴;第一离合器(C1)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1)设于所述内输入轴(1)的一端,所述第二离合器(C2)设于所述外输入轴(2)一端;具有主减速齿轮(50)的差速器(5);所述内输入轴(1)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所述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三档从动齿轮(33)、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依次设有七档从动齿轮(47)、五档从动齿轮(45)、六档从动齿轮(46)、二档从动齿轮(42)和第二输出齿轮(40),其中所述 七档从动齿轮(47)、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空套在第二输出轴(4)上,并可绕第二输出轴(4)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二输出轴(4)的扭矩,所述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47)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之间固定设有第四同步器(SC4),所述第四同步器(SC4)可选择性地将第七档扭矩和第五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4)上位于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和二档从动齿轮(42)之间固定设有第三同步器(SC3),可选择性地将第六档扭矩和第二档扭矩传递给第二输出轴(4);所述一档主动齿轮(11)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为常啮合,所述七档主动齿轮(17)与所述七档从动齿轮(37)为常啮合,所述三档主动齿轮(13)同时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五档从动齿轮(45)为常啮合,所述四档主动齿轮(24)同时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六档从动齿轮(46)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主动齿轮(22)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为常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42)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为常啮合;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所述第二输出齿轮(40)同时与所述差速器(5)的主减速齿轮(50)为常啮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差速器(5)上,还设置有驻车棘轮(51),且所述驻车棘轮(51)位于所述主减速齿轮(50)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 同轴设置的内输入轴(I)和外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所述外输入轴(2)为空心轴,嵌套在所述内输入轴(I)上,并与所述内输入轴(I)同轴; 第一离合器(Cl)和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一离合器(Cl)设于所述内输入轴(I)的一端,所述第二离合器(C2)设于所述外输入轴(2) —端; 具有主减速齿轮(50)的差速器(5); 所述内输入轴(I)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一档主动齿轮(11)、七档主动齿轮(17)和三档主动齿轮(13),所述三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五档主动齿轮; 所述外输入轴(2)的另一端上依次固定设有四档主动齿轮(24)和二档主动齿轮(22),所述四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六档主动齿轮,所述二档主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档主动齿轮; 所述第一输出轴(3 )上依次设有一档从动齿轮(31 )、三档从动齿轮(33 )、四档从动齿轮(34)、倒档从动齿轮(38)和第一输出齿轮(30),其中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并可绕所述第一输出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出齿轮(30)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固定连接,以输出所述第一输出轴(3)的扭矩,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31)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33)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同步器(SC1),可选择性地将第一档扭矩和第三档扭矩传递给所述第一输出轴(3),所述第一输出轴(3)上位于所述四档从动齿轮(34)和所述倒档从动齿轮(38)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同步器(SC2),可选择性地将第四档扭矩和倒档扭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刚,方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