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401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包括风扇、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马达、组合阀、风扇轴承及托架、液压油箱和CAN信息综合控制器,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工作,液压油泵驱动液压马达工作,液压马达带动风扇转动;CAN信息综合控制器接收CAN线上发动机发送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进行逻辑运算,控制液压油泵及液压马达的流量,从而控制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达到对风扇转速的控制,实现对发动机进行按需冷却,其风扇转速相对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以在发动机大扭矩低转速的工况下,使风扇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构思巧妙、技术先进、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控液压风扇冷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各类车辆的大规模应用,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随之带来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问题,节能减排对现下汽车行业提出更高要求。众所周知常规的发动机冷却风扇是由发动机曲轴带轮通过V带驱动的,这样不仅造成风扇在整车布置受限于发动机,并且风扇还会大量消耗发动机的功率,最大时达到10%,这种风扇驱动方式受发动机转速影响,不能对风扇进行控制,只能靠机械传动比驱动风扇,冷却效果不能贴近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造成发动机过冷或过热,增大发动机磨损,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油耗增加,带来燃料浪费,增加排放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CAN进行综合逻辑控制实现根据发动机需要提供所需的散热功率的风扇驱动方式。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包括风扇、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马达、组合阀、风扇轴承及托架、液压油箱和CAN信息综合控制器,发动机带动液压油泵工作,液压油泵的出口高压油经组合阀进入液压马达并驱动液压马达工作,液压马达通过风扇轴承及托架与风扇相联并带动风扇转动;所述的CAN信息综合控制器接受CAN线上发动机发送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进行逻辑运算,通过输出电信号控制液压油泵及液压马达的流量,从而控制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达到对风扇转速的控制,实现对发动机进行按需冷却。还设有空滤器,所述空滤器包括回油过滤器和吸油过滤器。所述的组合阀由控制液压油流向的单向阀和保持系统回路压力恒定的溢流阀组成。所述液压油泵为比例变量液压油泵。所述液压马达为两级变量液压马达。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CAN信息综合控制器控制液压驱动,在整车布置时更加灵活,风扇可以布置在侧置放置,也可以布置在其他容易布置的位置,方便整车布置,还能够有效降低整车高度,增加车辆运输性;更重要的是风扇转速相对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以在发动机大扭矩低转速的工况下,使风扇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并能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对风扇转速进行逻辑控制,实现对发动机按需冷却的目的,具有构思巧妙、技术先进、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连接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1液压油泵、2液压马达、3组合阀、3-1单向阀、3-2溢流阀、4风扇、5风扇轴承及托架、6液压油箱、7 CAN信息综合控制器、8发动机、9空滤器、9-1回油过滤器、9_2吸油过滤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描述。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包括风扇4和发动机8,液压油泵1、液压马达2、组合阀3、风扇轴承及托架5、液压油箱6和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扇连接示意图。所述的风扇轴承及托架5支承风扇4,连接风扇4和液压马达2。所述发动机8带动液压油泵I工作,液压油泵I的出口高压油经组合阀3进入液压马达2并驱动液压马达2工作,液压马达2带动风扇4转动。所述的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通过CAN线与发动机8相连,通过控制线分别与液压油泵I和液压马达2连接。所述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接受CAN线上发动机8发送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根据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通过输出电信号来控制液压油泵I及液压马达2的流量,从而控制液压马达2的输出转速,达到对风扇4转速的控制,使冷却系统更加贴合发动机8实际工作状态,达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对发动机8进行按需冷却,起到节省燃料,节能环保的作用。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原理图。本专利技术还设有空滤器9,所述空滤器9包括回油过滤器9-1和吸油过滤器9-2。所述的组合阀3单向阀3-1和溢流阀3-2组成;所述单向阀3_1起到控制液压油流向的作用;溢流阀3-2主要起到溢流定压保持系统回路压力恒定的作用。所述液压油泵I为比例变量液压油泵。所述液压马达2为两级变量液压马达。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在发动机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如设定小于83°C),为了尽快提高发动机水温,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对液压油泵I不输出电压,液压油泵I不运转,风扇4不转动; 在发动机水温及发动机转速高于设定起始转速温度(如83°C)而低于高转速温度(如95°C)的情况下,液压油泵I根据温度的线性变化输出的流量也线性变化,液压油泵I的出口高压油首先通过组合阀3后进入液压马达2,并驱动液压马达2工作运转,相应地液压马达2根据输入的液压油流量相应输出线性的转速,液压马达2没有接收到控制信息,按普通流量运转,然后通过风扇轴承及托架5与风扇4相联,同时带动风扇4转动,风扇4的转速也根据温度的变化线性变化,这样可以根据水温控制满足发动机8这种工况下散热需求。当发动机水温大于设定的高转速温度(如95°C )时,并且小于水温报警温度(如1030C )时如果发动机8不在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工作(通过CAN信息控制器7按发动机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进行判断),液压油泵I就输出最大流量,液压马达2以较高转速运转,可以满足散热效果;如果发动机8在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工作,由于此时发动机8转速比较低,液压油泵I输出的流量也比较低,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给液压马达2发出控制信号,使液压马达2以小流量(高转速)工况下工作,进一步提高风扇4的转速,满足该种恶劣工况下发动机8散热需要量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风扇由发动机曲轴带轮通过V带驱动的方式,采用CAN信息综合控制器控制液压驱动,在整车布置时更加灵活,风扇可以布置在侧置放置,也可以布置在其他容易布置的位置,方便整车布置,还能够有效降低整车高度,增加车辆运输性;更重要的是风扇转速相对独立与发动机转速,可以在发动机大扭矩低转速的工况下,使风扇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并能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对风扇转速进行逻辑控制,实现对发动机按需冷却的目的,节省燃料情况下达到节能环保性能,具有构思巧妙、技术先进、结构紧凑,使用安全、安装方便、节能环保、实用性强等特点。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包括风扇(4)和发动机(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油泵(1)、液压马达(2)、组合阀(3)、风扇轴承及托架(5)、液压油箱(6)和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发动机(8)带动液压油泵(1)工作,液压油泵(1)的出口高压油经组合阀(3)进入液压马达(2)并驱动液压马达(2)工作,液压马达(2)通过风扇轴承及托架(5)与风扇(4)相联并带动风扇(4)转动;所述的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接受CAN线上发动机(8)发送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进行逻辑运算,通过输出电信号控制液压油泵(1)及液压马达(2)的流量,从而控制液压马达(2)的输出转速,达到对风扇(4)转速的控制,实现对发动机(8)进行按需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信息综合控制液压风扇冷却系统,包括风扇(4)和发动机(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油泵(I)、液压马达(2 )、组合阀(3 )、风扇轴承及托架(5 )、液压油箱(6 )和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发动机(8)带动液压油泵(I)工作,液压油泵(I)的出口高压油经组合阀(3)进入液压马达(2)并驱动液压马达(2)工作,液压马达(2)通过风扇轴承及托架(5)与风扇(4)相联并带动风扇(4)转动;所述的CAN信息综合控制器(7)接受CAN线上发动机(8)发送的水温、转速和油门踏板信号进行逻辑运算,通过输出电信号控制液压油泵(I)及液压马达(2)的流量,从而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邦为李晓波栾会磊曹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