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元专利>正文

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014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包括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以及它们相交形成的相交道,在十字道的路面下设有若干条对应地下行车道,在对应地下行车道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对应连接道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要行驶的车道连接,对应连接道的两侧设有隔离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十字道路口各方连接车道上的车辆通行能力可提高数倍,具有投入少、节约资源,技术简单,无红绿灯,车量不限,各行其道、畅通直达、行车便捷等优点和功效,根本上解决了城市行车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车道十字道路口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
技术介绍
城市行车拥堵,是国内外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城市车道路口,普遍采用红绿灯信号进行控制,导向车辆在路口的分流,由于交通信号灯的信号进行频繁更换,造成车辆等候,在车辆流量大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车辆拥堵现象,相关城市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采取增宽车道、建造立交桥与行车地道、收取拥堵费与限号出行等做法。实践证明,只能缓解交通拥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车道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该设施具有投入少、节约资源,技术简单,无红绿灯,车量不限,各行其道、畅通直达、行车便捷,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行车拥堵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包括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以及它们相交形成的相交道,其特征是所述在十字道的路面下设有若干条对应地下行车道,在对应地下行车道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对应连接道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要行驶的车道连接,对应连接道的两侧设有隔离带。所述在相交道上的纵向道路的路面下设有对应地下行车道。所述在相交道上的横向道路的路面下设有对应地下行车道。所述在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两边车道的外侧分别设若干个辅助车道。所述在十字道上的横向道路两边车道的外侧分别设若干个辅助车道。所述对应连接道的两侧的隔离带是绿化带或栏杆或行车隔离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十字道的路面下设有若干条对应地下行车道,在对应地下行车道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对应连接道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连接,把纵向车道、对应地下行车道和横向车道,连接成不相交行驶的连通道。它的作用通过这种做法,以至在一定时间里,有利于加快十字道路口的连接车道上、首先是纵向车道和横向车道上的行车速度。有利于增加相交道上的行车数量。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本方案可以使纵向车道和横向车道的十字道路口的车辆,在无红绿灯指示下,同时不相交的、行驶到其他路口车道上,可以消除因红灯停车、造成车道资源浪费与堵车的情况,达到车辆畅通无阻,各行其道。为十字道路口连接的各车道上行车,可同时分别行驶、需要到达其它路口车道上提供了实现条件。这种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车辆行驶的拥堵难题。2、成本低,社会效益大。本方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投资成本低,可使整个十字道的路口实现不相交行驶、无阻分流,加快了车辆的通行速度,缩短了行车时间,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行车拥堵问题。3、应用前景广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大中城市的各种道路的十字道路口上实际应用,应用范围非常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可见,本实施例的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包括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以及它们相交形成的相交道,在相交道路面下沿纵向设有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对应地下行车道I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2,对应连接道2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I连接,另一端与所要行驶的车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相交形成的相交道上的路面设为纵向直行道。在相交道纵向两侧,分别连接有纵向相向行驶的六车道。在相交道横向两侧,分别连接有横向相向行驶的六车道。在面对相交道南侧的车道中心线的右边设有Gl、G2、G3车道。在Gl车道上,设有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 ;在G2车道上,设有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上述车道中心线的左边设有H1、H2、H3车道。在Hl车道上,设有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H2车道上,设有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相交道南侧的地下车道上面,从北往南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个对应连接道2。在面对相交道北侧的车道中心线的右边设有B1、B2、B3车道。在BI车道上,设有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 ;在82车道上,设有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上述车道中心线的左边设有Al、A2、A3车道。在Al车道上,设有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A2车道上,设有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相交道北侧的地下车道上面,从南往北依次设有第一、第二个对应连接道2。在面对相交道东边车道中心线的右边,设有C1、C2、C3行车道。在Cl车道上,设有从东往西、横向直行穿过相交道下的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上述车道中心线的左边,设有E1、E2、E3行车道。在El车道上,该车道连接从西往东、横向直行穿过相交道下的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面对相交道西边车道中心线的右边,设有F1、F2、F3行车道。在Fl车道上,设有从西往东、横向直行穿过相交道下的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上述车道中心线的左边,设有D1、D2、D3行车道。在Dl车道上,该车道连接从东往西、横向直行穿过相交道下的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下面进行举例说明车辆行驶的过程,例如一、当车辆在面对相交道南边车道上1、车辆在面对相交道南边G2车道上,要左转到相交道西边D2车道上时车辆在G2车道上行驶,进入相交道南侧、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向前行驶在相交道上的纵向直行道上,进入相交道北侧A2车道上的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出该地道口后,向左转,行驶在相交道北侧的从南往北依次为第二个的对应连接道2上,行驶在Al、B1、B2车道的地道上面,向前左行驶到B3车道上,在该车道上向南行驶,在与面对相交道西边D3车道在相交道相接处,向右转,向西行驶到相交道西边的D2车道上。2、车辆在面对相交道南边G3车道上,要右转到相交道东边E3车道上时车辆在G3车道上,向北行驶,在与相交道东边的E3车道在相交道相接处,向右转,向东行驶到相交道东边的E3车道上。3、车辆在相交道南边Gl车道上,要直行驶到相交道北边的Al车道上时车辆在Gl车道上行驶,进入相交道南侧、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向前行驶在相交道上的纵向直行道上,进入相交道北侧Al车道上、直行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出该地道口后,向前行驶在相交道北边的Al车道上。二、当车辆在面对相交道北边车道上1、车辆在相交道北边B2车道上,要左转到相交道东边E2车道上时车辆在B2车道上行驶,进入相交道北侧、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向前行驶在相交道上的纵向直行道上,进入相交道南侧H2车道上的、转向的对应地下行车道I里,出该地道口后,向左转,行驶在相交道南侧的从北往南依次为第二个的对应连接道2上,行驶在H1、G1、G2车道的地道上面,向前左行驶到G3车道上。在该车道上向北行驶,在与面对相交道东边E3车道在相交道相接处,向右转,向东行驶到相交道东边的E2车道上。2、车辆在相交道北边B3车道上,要右转到相交道西边的D3车道上时车辆在B3车道上,向南行驶,在与相交道西边的D3车道在相交道相接处,向右转,向西行驶到相交道西边的D3车道上。3、当车辆在相交道北边BI车道上,要直行驶到相交道南边的Hl车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包括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以及它们相交形成的相交道,其特征是:所述在十字道的路面下设有若干条对应地下行车道(1),在对应地下行车道(1)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2),对应连接道(2)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1)连接,另一端与所要行驶的车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包括十字道上的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以及它们相交形成的相交道,其特征是所述在十字道的路面下设有若干条对应地下行车道(I),在对应地下行车道(I)的进出口设有对应的对应连接道(2),对应连接道(2)的一端与对应地下行车道(I)连接,另一端与所要行驶的车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其特征是所述在十字相交道上的纵向道路的路面下设有对应地下行车道(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使城市十字道上车辆畅行的道路设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
申请(专利权)人:徐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