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725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其中全热换热器的新风管道连接和排风管道均连接废排通风口,且新风管道与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新风进风腔处,排风管道与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排风出风腔处,全热交换芯体将全热交换壳体划分形成新风进风腔、新风出风腔、排风进风腔和排风出风腔,且通过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实现新风和排风的流通。该方案中,管道与车体上原本就设有的废排通风口连接,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开口,控制了加工成本并保证了车体的结构强度。此外,风机的设置可以保证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通,使得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达到能量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一般为单冷型定速空调或者冷暖型空调,是通过单纯的制冷/热技术产生的冷/热量来承担进入车厢内新风所携带的负荷,从而达到车厢内降/升温和换新风的目的。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风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新风量的增大会使对空调的制冷/热量的要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排出室外的污浊空气却具有低/高于室外新风的温度和湿度,直接排出也是一种浪费。全热换热器是一种既能交换显热又能交换潜热的换热装置,它可以从排风中回收部分冷量来处理新风,即引导排风和新风交叉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从而使热量和水汽在新风和排风之间进行传递。虽然全热换热器在建筑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上却鲜见使用。这是因为轨道车辆上的空间有限,全热换热器的安装及配件更换不方便。并且,为了安装全热换热器,需要在车体上对应开设多个风口,其不仅导致车辆加工成本提高,而且也会对车体本身强度造成影响。此外,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受到轨道交通行业振动冲击等影响,从而导致其维修率高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体上附加风口导致的加工成本高、车体强度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包括全热交换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和全热交换芯体;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一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引导进入所述新风管道中;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二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排入室外环境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内,包括新风进风面、新风出风面、排风进风面和排风出风面,且在所述新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出风腔,所述排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进风腔,所述排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出风腔;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新风进风腔处,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排风出风腔处。优选地,所述新风管道和/或排风管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横截面呈六边形,居中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中。优选地,所述新风进风腔、新风出风腔、排风进风腔和排风出风腔的横截面均呈三角形。优选地,所述新风进风面处设置有新风过滤器,用于对从所述新风进风腔进入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和/或所述排风出风面处设置有排风过滤器,用于对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进入所述排风出风腔的空气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新风进风腔和排风出风腔均形成于全热交换壳体内部的上部,所述新风出风腔和排风进风腔均形成于全热交换壳体内部的下部。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新风出风腔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处连接有过渡管道,用于连接向空调器提供新风的送风管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包括上述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且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和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之间。优选地,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车顶风道中,并通过弹性连接件吊装在车厢顶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处设置有新风风帽,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处设置有排风风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包括全热交换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和全热交换芯体;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处连接有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一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引导进入所述新风管道中;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连接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二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排入室外环境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内,包括新风进风面、新风出风面、排风进风面和排风出风面,且在所述新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出风腔,所述排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进风腔,所述排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出风腔;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新风进风腔处,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排风出风腔处。该方案中,全热交换芯体分别通过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与车体上原本就设有的废排通风口连接,从而无需在车体上额外设置开口,控制了加工成本并保证了车体的结构强度。此外,风机的设置可以保证空气在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中的流通,使得新风从新风进风腔进入到全热交换芯体,并从新风出风腔流出;排风从排风进风腔进入到全热交换芯体,并从排风出风腔流出。其中,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达到能量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安装有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的轨道交通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全热交换壳体;2、新风风机;3、排风风机;4、新风管道;5、排风管道;6、全热交换芯体;7、新风进风腔;8、新风出风腔;9、排风进风腔;10、排风出风腔;11、新风过滤器;12、排风过滤器;13、过渡管道;14、新风风帽;15、排风风帽;16、送风管道;17、空调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及轨道交通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热交换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和全热交换芯体;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一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引导进入所述新风管道中;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二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排入室外环境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内,包括新风进风面、新风出风面、排风进风面和排风出风面,且在所述新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出风腔,所述排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进风腔,所述排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出风腔;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新风进风腔处,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排风出风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热交换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新风管道、排风管道和全热交换芯体;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包括互相对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一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环境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废排通风口引导进入所述新风管道中;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端口用于和车体上的第二废排通风口连接,所述排风风机用于将所述排风管道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废排通风口排入室外环境中;所述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内,包括新风进风面、新风出风面、排风进风面和排风出风面,且在所述新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新风出风腔,所述排风进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进风腔,所述排风出风面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之间形成排风出风腔;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新风进风腔处,所述排风管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于所述排风出风腔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和/或排风管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全热交换壳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用全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横截面呈六边形,居中设置在所述全热交换壳体中。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宋文强张从慧孙照岚刘绍禹任广强刘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