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解汽油加氢精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445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解汽油加氢精制的方法;催化剂:活性组分是金属钴、钼、镍、钨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硫化物和Ni2P的复合催化剂;将金属盐和次亚磷酸盐、助剂和络合剂用去离子水溶解形成共浸液,将载体用饱和浸渍方式加入金属共浸液,经焙烧得到含有Ni2P物相的催化剂,温度200~400℃,时间为2~6h;将催化剂进行硫化,温度为250~450℃,时间为3-15小时;催化剂具有活性组分尺度小,分散度好,活性高,稳定性好,可将裂解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和烯烃基本全部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油化工领域,是。
技术介绍
随着乙烯生产能力的提高,乙烯副产裂解汽油也随之增加,自1958年美国UOP公司首次公开发表裂解汽油二段加氢生产芳烃的工业技术 以来,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先后投产。国外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的制造技术发展较快,法国IFP 二段加氢采用LD和HR两种型号的催化剂,LD-145为Mo-Ni型催化剂,HR-304B为Mo-Co型催化剂。日本的Girdler触媒公司开发的G-35B和UOP公司开发的S-12催化剂都为Co-MoAl2O3催化剂。现有技术中对裂解汽油馏分的处理技术较为成熟的,一般采用两段法加氢技术,裂解汽油一段是选择性加氢,目的是使其中的活泼组分(如炔烃、双烯烃和烷烯基芳烃)生成相应的单烯烃和烷基芳烃,采用贵金属加氢催化剂或非贵金属Ni系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饱和油品中的这些活泼不饱和组分,以减少在第二段催化剂床层的结焦,从而保证装置的运转周期,第二段采用常规Mo-Co系等非贵金属催化剂脱除油品中的硫、氮等杂质,并饱和剩余的单烯烃。产品作为芳烃抽提装置的原料用来生产BTX(苯、甲苯和二甲苯)产品。但该方法也存在工艺流程较长,第一段加氢和第二段加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裂解汽油加氢精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汽油加氢精制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是金属钴、钼、镍、钨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硫化物和Ni2P的复合催化剂,以催化剂重量100%计,氧化钼或钨10?18%,氧化钴0?5%,氧化镍1?6%,碱金属1?3%,磷或/和硼为1?5%,硅为0?20%,磷化镍为1~15%,余量为载体;载体为耐高温的无机多孔氧化物材料,比表面积为170?280m2/g,孔容为0.4?0.7cm3/g;催化剂的制备:(1)首先将含有Co、Ni、Mo或/和W的金属盐和次亚磷酸盐、助剂和络合剂用去离子水溶解形成共浸液,成型后载体用饱和浸渍方式加入金属共浸液,通过焙烧处理得到含有Ni2P物相的催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远东兰玲葛少辉刘坤红赵秦峰张鹏吴培吴平易钟海军王鹏孙洪磊吕忠武马健波何皓王书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