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60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可以包括:内部芯,该内部芯具有螺栓紧固部分、整体地形成在螺栓紧固部分的下端的止挡件模制部分、和整体地形成在止挡件模制部分的圆周表面上的前向-后向止挡件,发动机连接螺栓紧固到所述螺栓紧固部分;上绝缘体,该上绝缘体形成为覆盖止挡件模制部分的下表面;鞍板,该鞍板在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上绝缘体的下表面上;下绝缘体,该下绝缘体在所述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鞍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板,该固定板整体地形成在下绝缘体的下表面上;壳体,该壳体包围上绝缘体、下绝缘体和前向-后向止挡件;以及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紧固所述壳体的下端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之间的接触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更加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新 型结构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其中在鞍板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了绝缘体,从而确保了耐 久度和三向静态/动态特性。
技术介绍
正如本领域中熟知的那样,作为减少发动机震颤的手段(该发动机震颤是由于从 发动机室通过车身而传输到车辆内部的震动噪音、以及发动机震动而起的),在发动机和车 身之间设置了具有防震动功能的发动机悬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发动机悬置被形成为具 有这样的结构,其中设置了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绝缘体,并且填充了粘性液体来提供震动阻 尼力。以下将参考图4来详细描述常规的发动机悬置结构。常规的发动机悬置包括内部芯100,其中螺栓紧固部分102形成在上端,止挡件 模制部分104整体地形成为从圆周表面突出来,并且绝缘体模制桥部106在下端处整体形 成;绝缘体110,该绝缘体110通过在遍及内部芯100的螺栓紧固部分102的圆周表面、止 挡件模制部分104的外表面和绝缘体模制桥部106来进行硫化模制工艺而由橡胶材料整体 形成;固定板112,该固定板112整体形成在绝缘体110的下表面上;壳体120,该壳体120 罩在绝缘体110和固定板112上;以及安装支架140,该安装支架140紧密地紧固壳体120 的底部和固定板112的顶部之间的接触区域。此处,绝缘体110的与内部芯100的止挡件模制部分104整体形成的那部分对应 于前向-后向止挡件114,该前向-后向止挡件114在变形期间与壳体120的内壁相接触, 并且绝缘体110的下端(最大量的橡胶存在于该下端)吸收前向-后向震动。并且,在绝 缘体110的下表面上设置了用来增大前向-后向刚度的凹槽116。因此,当固定到内部芯100的螺栓紧固部分102上并且向上突出的螺栓108连接 到发动机、并且当安装支架140组装到车身的时候,则完成了发动机悬置的安装。因此,如果当发动机在车辆的向前和向后方向上震动的时候发生很大的向前-向 后位移,与内部芯100的止挡件模制部分104整体形成的绝缘体110的前向-后向止挡件 114与壳体120的壁相接触,从而吸收了冲击并且对该很大的向前-向后位移进行了控制, 并且凹槽116降低了用于绝缘体110的位移的前向-后向刚度。然而,上述的常规的发动机悬置具有下述问题。在内部芯100发生很大变形的情况下,如果由橡胶形成的绝缘体110的变形较小, 则它的耐久度可以得到保持,但是绝缘体110很容易发生过大的压缩变形,因此会降低耐 久度。并且,在绝缘体110发生位移的情况下,在绝缘体11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凹槽116 降低了前向-后向刚度。然而,在绝缘体110发生较大位移的情况下,凹槽116很容易变形, 从而会降低绝缘体110的耐久度。而且,在粗糙路面上的加速和减速期间,发动机悬置的前向-后向阻尼力过大,因 此绝缘体110的上端(亦即与内部芯100的止挡件模制部分104整体形成的并且形成微小 厚度的前向-后向止挡件114)很容易被撕裂,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 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其中 与内部芯整体形成的前向-后向止挡件的厚度增大,同时绝缘体相对于鞍板而被分成了上 下结构,从而确保了耐久度和三向静态/动态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当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发 动机悬置的上部的内部芯,该内部芯具有螺栓紧固部分、止挡件模制部分、和前向-后向 止挡件,发动机连接螺栓紧固到该螺栓紧固部分,该止挡件模制部分整体地形成在所述螺 栓紧固部分的下端,以从所述螺栓紧固部分中突出来,该前向-后向止挡件整体地形成在 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圆周表面上;上绝缘体,该上绝缘体形成在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 下表面上;鞍板,该鞍板在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上绝缘体的下表面上;下绝缘 体,该下绝缘体在所述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鞍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板,该固定 板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下绝缘体的下表面上;壳体,该壳体包围所述上绝缘体、下绝缘体和前 向-后向止挡件;以及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紧固所述壳体的下端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之 间的接触区域。所述发动机悬置还可以包括防止接触的空间,该防止接触的空间设置在形成于所 述鞍板的突出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绝缘体的上表面之间,从而防止所述鞍板与所述下绝缘 体相接触。所述上绝缘体是通过在遍及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下表面上进行硫化模制而由 橡胶材料形成,其中所述上绝缘体和所述前向-后向止挡件是通过硫化模制而由橡胶材料 形成。所述鞍板可以呈容器形状,其在中间具有孔,以充当所述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之 间的边界和刚度加强结构,且该鞍板可以包括在其外圆周上整体形成的突出部,该突出部 在所述鞍板的径向方向上向外突出。所述发动机悬置还可以包括防止接触的空间,该防止接触的空间设置在形成于所 述鞍板的突出部的下表面和所述下绝缘体的上表面之间,从而防止所述鞍板与所述下绝缘 体相接触。所述前向-后向止挡件的外直径大于所述鞍板的外直径。以下将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示例性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 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 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I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的分解图。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的横截面图。图3显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的变形分析结 果O图4是常规的发动机悬置的横截面图。在附图中陈列的附图标记包括对以下进一步论述的元件的附图标记。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 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 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 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 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 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 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 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车辆、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车辆,包括 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 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 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 的车辆。以下将讨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该发动机悬置包括:形成在所述发动机悬置的上部的内部芯,该内部芯包括:螺栓紧固部分,发动机连接螺栓紧固到该螺栓紧固部分;和止挡件模制部分,该止挡件模制部分整体地形成在所述螺栓紧固部分的下端,以从所述螺栓紧固部分中突出来;和前向?后向止挡件,该前向?后向止挡件整体地形成在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圆周表面上;上绝缘体,该上绝缘体形成为覆盖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下表面;鞍板,该鞍板在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上绝缘体的下表面上;下绝缘体,该下绝缘体在所述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鞍板的下表面上;固定板,该固定板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下绝缘体的下表面上;壳体,该壳体包围所述上绝缘体、所述下绝缘体和所述前向?后向止挡件;以及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紧固所述壳体的下端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之间的接触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6 KR 10-2011-00899671.ー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悬置,该发动机悬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发动机悬置的上部的内部芯,该内部芯包括 螺栓紧固部分,发动机连接螺栓紧固到该螺栓紧固部分;和 止挡件模制部分,该止挡件模制部分整体地形成在所述螺栓紧固部分的下端,以从所述螺栓紧固部分中突出来;和 前向-后向止挡件,该前向-后向止挡件整体地形成在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圆周表面上; 上绝缘体,该上绝缘体形成为覆盖所述止挡件模制部分的下表面; 鞍板,该鞍板在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上绝缘体的下表面上; 下绝缘体,该下绝缘体在所述硫化模制期间整体地形成在所述鞍板的下表面上; 固定板,该固定板整体地形成在所述下绝缘体的下表面上; 壳体,该壳体包围所述上绝缘体、所述下绝缘体和所述前向-后向止挡件;以及 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紧固所述壳体的下端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之间的接触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承原金容辰李容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