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孝伟专利>正文

金属切削机械加工用操纵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80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操纵臂。解决提高工作性能问题。于第一支梁一端枢接-第一轴杆,另一端枢接-第二轴杆,以枢接-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二个与工作台相互平行的销,并使二个销的中心线与该工作台相互垂直,以枢接一具有二根平行且等长连杆的第二支梁,同时于该第二支梁上、下摆动的一端枢接一可夹持旋转工具的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的二个销与该第二支梁上、下摆动的一端枢接。用于加工。(*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金属切削机械加工用的操纵臂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变加工位置,并具有水平补偿及垂直补偿效果的垂直方向加工操纵臂。按传统对于工作物进行钻孔、绞孔、攻牙、锁螺丝或其它垂直方向加工时,大部分皆以手持工具或钻床进行,利用该手持工具或钻床的旋转进行垂直方向的切削及锁固的工作、然而上述以手持工具工作时,常因操纵者的稳定度差,而无法达到垂直的标准,且工作时工具转动的扭力完全由操纵者的手来承受,因此亦时常因操纵者施力的不够均衡,使得加工工具被折断,甚至伤及操纵者本身,因此对于垂直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常利用钻床来加工,但钻床本身是以固定的方式设置的,如果工作物较笨重时,会使得操纵者工作时相当费力且不便改变加工位置,故非常不适合现代高效益性加工要求。因此,近来有利用操纵臂的方式进行加工,而该种操纵臂结构是由一固定于工作台上的连接臂连接一由两连杆组组成向上呈L型操纵臂组,并于该两连杆组曲折活动处枢接一连接座,使该两连杆组可相互曲折一角度范围的方式改变其工作位置,同时于该连接座与该两连杆组上设置一单向回复汽缸,使该操纵臂于加工完成后,可向上离开加工物,因此该种操纵臂可于工作范围内改变其工作位置对工作物进行垂直加工,然而该种操纵臂的两连杆组于曲折至一定小角度时,会因两连杆组及回复汽缸相互的干涉而无法再进一步曲折,因此,上述连接臂固定端附近的工作区会造成无法利用该操纵臂工作的死点,所以必须将上述连接臂向外延伸一距离,以弥补固定端附近工作区无法工作的死点,但如此亦使得该操纵臂整体设置体积增加,且占用空间。另外,该种操纵臂因是利用垂直方向转动的两连杆组上、下活动改变其工作位置,因此于旋转工具以高速旋转进行加工工作时,该工作物所产生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无有效地加以缓冲,而造成极大的震动,使得该操作臂的稳定性降低,且使操纵者控制时亦无法稳定地予以控制。再就是,该种操纵臂于改变工作位置时,须将该两连杆组拉动改变其夹角角度,而使得上述回复汽缸相对地亦须伸展或压缩一距离,而造成汽缸内弹簧的压缩而产生反作用力,使得操纵者在拉动该连杆组进行加工时,须使用较大的力量来拉动操纵该操纵臂,因此如操纵者须对于两较远距离的加工点进行加工时,会显得相当费力。本技术的目的是有鉴于现有操纵臂对于垂直方向加工工作的不便,及现用操纵臂的上述种种缺失,经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之从事多年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经验,并经不断的试验改良,终于完成。从而提供一种工作性能较好的金属切削机械加工用操纵臂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于第一支梁一端枢接-第一轴杆,另一端枢接-第二轴杆,以枢接-第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设有二个与工作台相互平行的销,并使二个销的中心线与该工作台相互垂直,以枢接一具有二根平行且等长连杆的第二支梁,同时于该第二支梁上、下摆动的一端枢接一可夹持旋转工具的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设有与该第一连接座二个销的中心连线等长且平行的二个销,其该第二连接座的二个销与该第二支梁上、下摆动的一端枢接。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上述转动工具于上述工作台面上进行加工时,上述第二连接座与上述第二支梁可以上述第一连接座的二销为支点,向下摆动一角度,经由上述第一连接座的二销与上述第二支梁二连杆及上述第二连接座二销呈一平行四边形的设置,使上述旋转工具可以呈垂直地进行加工工作,同时经由上述第一支梁于上述第一轴杆上的水平转动,及上述第一连接座于上述第二轴杆的水平转动,使得上述旋转工具可作水平方向位置的变化,进行不同位置的加工作业。下面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通过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相关图工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用以揭示本技术操作臂结构的各构件间连接关系。图2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的操纵臂结构水平转动示意图,用以揭示本技术第一、二支梁于水平转动时位置的改变情形。图4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一连接座的俯视图;图5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一连接座的右侧视图;图6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二支梁的主视图,用以揭示该第二支梁的设置情形;图7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二支梁俯视图;图8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二连接座左侧视图;图9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二连接座的俯视图;图10本技术操纵臂结构的第二支梁上、下移动示意图,用以揭示本技术该第二支梁可使作动端保持垂直设置的情形。图11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15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工作台,10.第一轴杆,11.固定座,12.凸缘,20.第一支梁,21、22.孔,30.第二轴杆,30a、30b.轴杆,31.凸缘,40.第一连接座,41.孔,42.凹槽,43、43a杆体,44、45.销,50.第二支梁,51.上连杆,52、52C下连杆,53、53a.杆体,54.凹槽,55C.滑轮、511、512、521、522、521C、522C孔,60、60a、60b、60c.回复构件,61、62.眼孔,70.第二连接座,71.凹槽,72、73.销,74.束套,75.夹置构件,75C固定构件,80.旋转工具。本技术操纵臂装置,是于一固定工作台1的第一轴杆10上枢设一第一支梁20,使该第一支梁20可任一方向水平转动,并于该第一支梁20上接置-第二轴杆30,以枢接-第一连接座40,使该第一支梁20与该第一连接座40可相互呈任一角度设置,同时于该第一连接座40上连接一上、下特定角度内摆动的第二支梁50,因此使得该操纵臂可利用该第一支梁20及该第一连接座40的相互各自旋转,于旋转直径范围内,对工作物作垂直方式的加工。如图1所示,该第一轴杆10是一根呈垂直向上的长条杆,于该第一轴杆10底部设有一固定座11,该固定座11是可以按照工作的需要范围及工作的位置固定于上述工作台1适合的位置处。于该第一轴杆10近长度中央处设有一凸缘12,该凸缘12是可以承置上述第一支梁20,并可作为上述第一支梁20的予定高度而设置的。该第一支梁20是为一根呈水平延伸臂体,于该第一支梁20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孔21、22,该二孔21、22是由该第一支梁20的底部向上垂直地贯穿,并以该二孔21、22的其中一孔21枢接上述第一轴杆10,使得该第一支梁20延伸的一端可以上述第一轴杆10为中心,作任一角度水平转动,同时使该第一支梁20延伸的一端的孔22枢接上述第二轴杆30,以形成呈另一转动中心,而为使其转动更加省力,亦可于该二孔21、22内套设自润轴承或滚动轴承,以使其转动更加顺畅。该第二轴杆30亦呈一垂直向上的长条杆,其下端杆体可枢接于上述第一支梁20的孔22中,使该第二轴杆30可于该孔22内转动。于该第二轴杆30近长度中央处设有一凸缘31,该凸缘31是可置于上述第一支梁20的孔22的上端,使该第二轴杆30不会由该孔22掉落,即凸缘31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杆30的外径,同时使该第二轴杆30的上端向上垂直地延伸一距离,用以枢接上述第一连接座40,使该第一连接座40可于该第二轴杆30上转动,并与上述第一支梁20对于水平方向来说可以处于任一角度设置的位置。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切削机械加工用操纵臂装置,它为作垂直方向的加工工作而设于工作台(1)的台面上;它包括一第一轴杆(10)、一第二支梁(20)、一第二轴杆(30)、一第一连接座(40)、一第二支梁(50)、一回复构件(60)以及一带有具有可夹持旋转工具(80)的夹置构件的第二连接座(70),其特征是:第一轴杆(10)为一自工作台(1)的台面上垂直向上延伸的长条杆体,其底部可固定于上述工作台(1)上;第一支梁(20)为一自第一轴杆(10)上部向一侧呈水平延促臂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以上述 第一轴杆(10)为中心可水平转动而枢接于上述第一轴杆(10)上,另一端则呈水平状向一侧延伸一距离;第二轴杆(30)为一呈长条状杆体,其杆体下端可枢接于上述第一支梁(20)水平延伸的一端,且其上端向上延伸一距离;第一连接座(40)为一 呈一块状块体,其可接设于上述第二轴杆(30)的上部,并可以上述第二轴杆(30)为中心作水平转动地穿套于该第二轴杆(30)的上部,并可与上述第一支梁(20)于水平方向构成呈一角度设置;另于该第一连接座(40)设有一杆体(43),该杆体(43)的中心轴线与该第一连接座(40)的侧端面呈相互垂直地设置;又另于该第一连接座(40)上设有二个其中心轴线与上述工作台(1)的台面相互平行的销(44)、(45),而该销(44)、(45)的在第一连接座(40)上的二个销孔,其二中心连线与上述工作台(1)的台面相互垂直地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座(40)上;第二支梁(50),其一端枢接于上述第一连接座(40),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70)相连接;回复构件(60),其一端枢接于上述第一连接座(40),另一端枢接于上述第二支梁(50); 第二连接座(70),其接设于第二支梁(50)的一端并包含有可夹持旋转工具(80)的夹置构件(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蓝孝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