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制作浅槽隔离结构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包括半导体衬底上制作浅槽隔离(STI,ShallowTrench Isolation)结构,STI结构的制作是在衬底上制作的晶体管有源区之间隔离区的一种工艺。图I为现有技术在半导体衬底上制作STI结构的方法流程图,结合图2a 图2d所示的现有技术在半导体衬底上制作STI结构的过程剖面结构示意图,进行详细说明步骤101、提供半导体衬底11,对半导体衬底11进行氧化,形成第一氧化层12,如图2a所示;步骤102、在所形成的第一氧化层12表面沉积第一氮化硅层13,如图2b所示;在本步骤中,第一氮化硅层13的沉积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方式进行,所沉积的第一氮化硅层13 —方面在后续作为硬掩膜保护半导体衬底,另一方面在后续抛光过程中作为刻蚀停止层;步骤103、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在半导体衬底11形成STI结构沟槽14,该STI结构沟槽14用于隔离后续在半导体衬底11上形成的η阱和P阱,如图2c所示;本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在第一氮化硅层13上涂覆光刻胶层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槽隔离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第一氧化层和第一氮化硅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依次刻蚀第一氮化硅层及第一氧化层,形成第一沟槽;沉积第二氧化硅层,以第一氮化硅层为刻蚀停止层,干法刻蚀后,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二沟槽;继续采用干法刻蚀,在半导体衬底的n阱和p阱之间形成与第二沟槽同宽的第三沟槽;在第三沟槽中填充氧化硅,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T型的隔离结构;湿法清洗掉第一氮化硅层和第一氧化层后,进行半导体衬底的外延生长,得到外延层;在具有外延层的半导体衬底沉积第二氧化层及第二氮化层后,在第二氮化硅层上沉积第三氧化硅层后,抛光至第二氮化硅层,形成ST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