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3984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油菜籽经清理筛除杂后,经过冷冻处理破壁,再炒至6-7成熟,有助于油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压榨工艺,脱色采用特殊处理的吸附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冷冻后加热工艺,有利于菜籽细胞破壁,提高了出油率,比传统压榨方法提高出油率5-6%;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压榨工艺取油,无任何污染,保证了油品的纯净,纯自然天然,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菜籽油生产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菜籽油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菜籽油俗称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油菜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它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现有菜籽油采用炒熟后压榨,或者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或者采用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溶剂污染、出油率不高、有毒物残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得菜籽油纯净度高、无污染的菜籽油生产工艺。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菜籽清干净,烘干至含水量5-8%; (2)、送入到冷库中冷藏16-18小时,冷库温度为-25--200C ;取出后,送入到隧道式烘干房内烘干,烘干房温度为50-60°C,时间为5-6小时;反复多次; (3)、将烘干后的油菜籽微波加热至6-7成熟; (4)、将6-7成熟油菜籽进入压榨,压榨出的油加入水中搅拌,油水分层,过滤除杂,分离出初榨菜籽油; (5)、分离出的油菜籽柏,混入相当于油菜籽渣重量3-5%的油菜籽壳10-20目粗粉,进入再进入榨油机预榨后得到二榨毛油和籽饼;二榨毛油可另行处理; (6)、初榨菜籽油加入相当于油重20-30%的水,通入水蒸汽加热到60-70°C,开始搅拌速度为100-155r/min,搅乱30-40分钟,静止沉淀5_6小时,使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初榨菜籽油脱水; (7)、初榨菜籽油于-5--3°C冷藏3-5小时,然后,过滤去杂; (8)、初榨菜籽油经过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2-3 :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5% ;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 (9 )、初榨菜籽油再用水洗,分离,得净初榨菜籽油。所述的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I)、二榨毛油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的水进行水化,以80-90r/min快速搅拌30分钟左右,后换成以60-7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左右,水化完毕后,过滤分离,得水化毛油;(2)、水化毛油经过脱色、精滤,得到二榨菜籽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采用冷冻后加热工艺,有利于菜籽细胞破壁,炒至6-7成熟,提高了出油率,比传统压榨方法提高出油率5-6% ; (2)、本专利技术采用6-7成熟菜籽压榨工艺取油,无任何污染,保证了油品的纯净,纯自然天然,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3)、本专利技术吸附剂经过特珠处理,提高了吸附有毒有害物能力; (4)、本专利技术产出初榨菜籽油与二榨菜籽油,均具有高品质等级,可以分开出售,或者混合勾兑出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菜籽清干净,烘干至含水量5-8%; (2)、送入到冷库中冷藏16-18小时,冷库温度为-25--200C ;取出后,送入到隧道式烘干房内烘干,烘干房温度为50-60°C,时间为5-6小时;反复多次; (3)、将烘干后的油菜籽微波加热至6-7成熟; (4)、将6-7成熟油菜籽进入压榨,压榨出的油加入水中搅拌,油水分层,过滤除杂,分离出初榨菜籽油; (5)、分离出的油菜籽柏,混入相当于油菜籽渣重量3-5%的油菜籽壳10-20目粗粉,进入再进入榨油机预榨后得到二榨毛油和籽饼;二榨毛油可另行处理; (6)、初榨菜籽油加入相当于油重20-30%的水,通入水蒸汽加热到60-70°C,开始搅拌速度为100-155r/min,搅乱30-40分钟,静止沉淀5_6小时,使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初榨菜籽油脱水; (7)、初榨菜籽油于-5--3°C冷藏3-5小时,然后,过滤去杂; (8)、初榨菜籽油经过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2-3 :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5% ;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 (9 )、初榨菜籽油再用水洗,分离,得净初榨菜籽油。二榨毛油可以采用传统工艺处理,也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二榨毛油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的水进行水化,以80-90r/min快速搅拌30分钟左右,后换成以60-7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左右,水化完毕后,过滤分离,得水化毛油; (2)、水化毛油经过脱色、精滤,得到二榨菜籽油。所得菜籽油符合GB11762油菜籽GB1536油菜籽一、二级油ZBX14011高级菜籽烹调油的标准。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菜籽清干净,烘干至含水量5-8%; (2)、送入到冷库中冷藏16-18小时,冷库温度为-25--200C ;取出后,送入到隧道式烘干房内烘干,烘干房温度为50-60°C,时间为5-6小时;反复多次; (3)、将烘干后的油菜籽微波加热至6-7成熟; (4)、将6-7成熟油菜籽进入压榨,压榨出的油加入水中搅拌,油水分层,过滤除杂,分离出初榨菜籽油; (5)、分离出的油菜籽柏,混入相当于油菜籽渣重量3-5%的油菜籽壳10-20目粗粉,进入再进入榨油机预榨后得到二榨毛油和籽饼;二榨毛油可另行处理; (6)、初榨菜籽油加入相当于油重20-30%的水,通入水蒸汽加热到60-70°C,开始搅拌速度为100-155r/min,搅乱30-40分钟,静止沉淀5_6小时,使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初榨菜籽油脱水; (7 )、初榨菜籽油于-5- -3 °C冷藏3-5小时,然后,过滤去杂; (8)、初榨菜籽油经过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2-3 :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5% ;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 (9 )、初榨菜籽油再用水洗,分离,得净初榨菜籽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1)、二榨毛油加入相当于其重量20-30%的水进行水化,以80-90r/min快速搅拌30分钟左右,后换成以60-70r/min慢速搅拌10分钟左右,水化完毕后,过滤分离,得水化毛油; (2)、水化毛油经过脱色、精滤,得到二榨菜籽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油菜籽经清理筛除杂后,经过冷冻处理破壁,再炒至6-7成熟,有助于油浸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菜籽清干净,烘干至含水量5?8%;(2)、送入到冷库中冷藏16?18小时,冷库温度为?25???20℃;取出后,送入到隧道式烘干房内烘干,烘干房温度为50?60℃,时间为5?6小时;反复多次;(3)、将烘干后的油菜籽微波加热至6?7成熟;(4)、将6?7成熟油菜籽进入压榨,压榨出的油加入水中搅拌,油水分层,过滤除杂,分离出初榨菜籽油;(5)、分离出的油菜籽粕,混入相当于油菜籽渣重量3?5%的油菜籽壳10?20目粗粉,进入再进入榨油机预榨后得到二榨毛油和籽饼;二榨毛油可另行处理;(6)、初榨菜籽油加入相当于油重20?30%的水,通入水蒸汽加热到60?70℃,开始搅拌速度为100?155r/min,搅乱30?40分钟,静止沉淀5?6?小时,使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初榨菜籽油脱水;(7)、初榨菜籽油于?5???3℃冷藏3?5小时,然后,过滤去杂;(8)、初榨菜籽油经过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2?3: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5%;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9)、初榨菜籽油再用水洗,分离,得净初榨菜籽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肥西县荣信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