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内胎轮圈。
技术介绍
随着摩托车等车辆制造技术的发展,无内胎 轮胎(俗称真空胎)已广泛地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上,这是因为无内胎轮胎有较高的弹性和耐磨性,并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专利号为CN200710161514.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内胎轮辋及其制造方法,该无内胎轮辋由钢圈、轮毂和连接设置在钢圈和轮毂之间、整体呈辐射状排列的钢丝辐条构成,钢圈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上设有中间凹槽和位于凹槽两侧、上带凸缘的左右法兰盘构成的钢圈主体和每平方厘米至少能承受7公斤压力、具有良好抗折挠性的硅酮材料制成的密封材料构成,凹槽的左右两侧接近弯凸部的侧壁上分别焊接设置有便于扣压限位密封材料的左右两侧近边沿、主体呈弯折状、根部边沿呈翘弯状、前部边沿上带朝凹槽下方弯折的扣压弯头的限位搭扣板,这种无内胎轮辋必须在凹槽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焊接限位搭扣板,这样会增加制造工序和成本,而且如果限位搭扣板焊接不好的话密封材料容易脱落,从而造成钢丝辐条刺穿轮胎而引起车辆隐患。同时在使用中,需要在安装好密封材料时,压紧搭扣板;而在下一次的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内胎轮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轮辋边缘、轮辋、轮辋底部、轮辋斜面、轮辋凸缘、第一垂直锥面、倾斜锥面、第二垂直锥面、底部锥面、圆弧部、突出锥形部,轮辋边缘位于轮辋的顶端,轮辋底部位于轮辋的底端,突出锥形部设在轮辋底部上,倾斜锥面、底部锥面依次位于突出锥形部的下方,第二垂直锥面位于突出锥形部的两侧,第一垂直锥面位于圆弧部与突出锥形部之间,轮辋凸缘位于轮辋斜面与圆弧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