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准标记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准标记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第一层金属互连结构的微影工艺的对准标记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元件的制造过程中,随着元件日趋微小,光罩图案也随之微小,因此在微影(photolithography)工艺中,为了使光罩图案能精确的转移到硅片上,通常需要在硅片上形成数个对准标记(alignmentmark)以供光罩(mark)对准,从而使得光罩图案能精确地复制到硅片上的所需位置。在半导体元件的制造过程中,硅片表面常常会形成台阶、沟槽,所述台阶、沟槽在硅片上仿佛是一个标记,可以利用这样的标记来作为光刻制程中的对准标记。评价对准标记的好坏有两个重要标准:其一、对准标记在工艺制程中具有稳定而良好的标记形貌;其二、利用对准标记进行对准时能够探测到较强的信号。图4是现有一种对准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对准标记的制造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首先,如图1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1,半导体衬底1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ILD)5,接着,在层间介质层5内形成接触孔2,接触孔2定义了局部互连金属的路径形式,在层间介质层5内形成接触孔2的同时,在层间介质层5内形成沟槽3,接触孔2的宽度W1较小(一般为0.1微米至1微米),沟槽3的宽度W2较大(一般为1.2微米至10微米),沟槽3的深度与接触孔2的深度相等。如图2所示,在层间介质层5、沟槽3及接触孔2上形成第一金属层7,第一金属层7的材料为钨。形成第一金属层7时,第一金属层7在半导体衬底1上各个位置处的厚度是均匀的,由于第一金属层7厚度与接触孔2宽度之间的关系(接触孔2的宽度较小),第一金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记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用于隔离相邻两个有源区的隔离结构,所述半导体衬底及隔离结构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内形成有接触孔且在对应所述隔离结构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接触孔的宽度但小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隔离结构表面下方,所述层间介质层、接触孔及第一沟槽上形成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将所述接触孔填满,且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沟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凹坑作为所述对准标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记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用于隔离相邻两个有源区的隔离结构,所述半导体衬底及隔离结构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内形成有接触孔且在对应所述隔离结构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接触孔的宽度但小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隔离结构表面下方,所述层间介质层、接触孔及第一沟槽上形成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将所述接触孔填满,且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沟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凹坑作为所述对准标记;所述隔离结构内形成有位置与所述第一沟槽对应的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宽度但大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所述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之间填充有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二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隔离结构表面下方,所述第一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第二沟槽的底壁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及第二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将所述接触孔填满并覆盖在所述第一沟槽的侧壁及底壁上,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沟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凹坑,所述第二金属层形成在所述层间介质层及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二凹坑的位置形成有所述第一凹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铝。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准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为浅沟槽隔离结构,所述层间介质层的材料为氧化硅。6.一种对准标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用于隔离相邻两个有源区的隔离结构;进行离子注入以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源极和漏极,在进行所述离子注入的步骤中,部分所述隔离结构暴露在注入离子下;离子注入之后,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及隔离结构上形成金属硅化物阻挡层;对所述金属硅化物阻挡层进行过刻蚀,以在图形化金属硅化物阻挡层的同时在所述隔离结构内形成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的位置与暴露在注入离子下的隔离结构部分对应,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隔离结构的宽度,且所述第二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隔离结构表面下方;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及隔离结构上形成层间介质层;对所述层间介质层进行平坦化处理,在所述层间介质层内形成接触孔并在对应所述隔离结构的位置形成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接触孔的宽度但小于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沟槽的底壁位于所述第二沟槽的底壁下方;在所述层间介质层、接触孔及第一沟槽上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将所述接触孔填满,且所述金属层的表面在对应所述第一沟槽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凹坑,所述第一凹坑作为所述对准标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准标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层间介质层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及第二沟槽上形成阻挡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准标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间介质层内形成接触孔并在对应所述隔离结构的位置形成第一沟槽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形成图形化光刻胶层,以所述图形化光刻胶层为掩模对层间介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坡,林伟铭,张瑛,李佳佳,莘海维,钟政,纪登峰,奚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