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用桥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38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它由桥壳本体、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下垫板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下侧面上,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与桥壳本体焊接固定;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的右端,其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桥壳本体与起悬挂作用的结构分体制作,降低了桥壳本体外形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桥壳本体的制作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型车用桥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壳,尤其涉及一种重型车用桥壳。
技术介绍
桥壳除了为动力传动部件提供支承外还要为汽车底盘提供支撑,因此,桥壳外还需设置用于悬挂的结构;现有的桥壳上,起悬挂作用的结构与桥壳本体为整体结构,这导致桥壳结构复杂,加工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其结构为它由桥壳本体、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下垫板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下侧面上,且上垫板和下垫板位置对正设置,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与桥壳本体焊接固定;上垫板表面设置有 U型槽,U型槽与U型螺栓外形匹配;下垫板上设置有限位孔;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的右端,右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且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在桥壳本体上的位置互相对称。装配时,底盘上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将U型螺栓延伸至下垫板下方的部分插接在底盘的连接孔内,再通过螺母将U型螺栓和底盘固定在一起;采用本技术后,上垫板、下垫板和桥壳本体三者为分体式结构,三者分别独立加工好后,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在一起,这就简化了桥壳本体外形的复杂度,降低了桥壳本体的制作难度。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可通过增加U型螺栓数量的手段,使多个U型螺栓共同分担作用力,基于此,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所述U型槽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的U型螺栓数量也为两个,下垫板上的限位孔数量与U型螺栓对应。为了提高结构的利用率,对上推力杆提供支承,本技术还在桥壳本体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了上推力杆支座。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防止上垫板和桥壳本体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上垫板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外形匹配。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防止下垫板和桥壳本体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下垫板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外形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桥壳本体与起悬挂作用的结构分体制作,降低了桥壳本体外形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桥壳本体的制作难度。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上垫板结构示意图;图3、下垫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如图I所示,它由桥壳本体I、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 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2、下垫板3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2设置于桥壳本体I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3设置于桥壳本体I左端的下侧面上,且上垫板2和下垫板3位置对正设置,上垫板2和下垫板3均与桥壳本体I焊接固定;上垫板2表面设置有U型槽(图2中标记A所示即为U型槽),U型槽与U型螺栓外形匹配;下垫板3上设置有限位孔(图3中标记C所示即为限位孔);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2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I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3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3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I的右端,右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且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在桥壳本体I上的位置互相对称。进一步地改进有所述U型槽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的U型螺栓数量也为两个,下垫板3上的限位孔数量与U型螺栓对应(具体来说,就是每有一个U型螺栓,就设置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孔对U型螺栓的两个端部进行约束,当有两个U型螺栓时,就需设置4个限位孔)。进一步地改进有桥壳本体I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推力杆支座5。进一步地改进有上垫板2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图2中标记B所示即为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I外形匹配。进一步地改进有下垫板3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图3中标记D所示即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I外形匹配。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它由桥壳本体(I)、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2)、下垫板(3)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2)设置于桥壳本体(I)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3)设置于桥壳本体(I)左端的下侧面上,且上垫板(2)和下垫板(3)位置对正设置,上垫板(2)和下垫板(3)均与桥壳本体(I)焊接固定;上垫板(2) 表面设置有U型槽,U型槽与U型螺栓外形匹配;下垫板(3)上设置有限位孔;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2)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I)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3)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3)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I)的右端,右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且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在桥壳本体(I)上的位置互相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数量为两个,与之对应的U型螺栓数量也为两个,下垫板(3)上的限位孔数量与U型螺栓对 应。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桥壳本体(I)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推力杆支座(5)。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上垫板(2)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I)外形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下垫板(3)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形状与桥壳本体(I)外形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它由桥壳本体、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下垫板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设置于桥壳本体左端的下侧面上,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与桥壳本体焊接固定;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的右端,其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桥壳本体与起悬挂作用的结构分体制作,降低了桥壳本体外形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桥壳本体的制作难度。文档编号B60B35/16GK202742992SQ20122047755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宋延平, 徐安健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车用桥壳,其特征在于:它由桥壳本体(1)、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组成;其中,左垫板套具由上垫板(2)、下垫板(3)和U型螺栓组成;上垫板(2)设置于桥壳本体(1)左端的上侧面上,下垫板(3)设置于桥壳本体(1)左端的下侧面上,且上垫板(2)和下垫板(3)位置对正设置,上垫板(2)和下垫板(3)均与桥壳本体(1)焊接固定;上垫板(2)表面设置有U型槽,U型槽与U型螺栓外形匹配;下垫板(3)上设置有限位孔;U型螺栓开口向下地设置于上垫板(2)的U型槽内,且U型螺栓骑在桥壳本体(1)上,U型螺栓端部穿过下垫板(3)的限位孔并延伸至下垫板(3)下方;右垫板套具设置于桥壳本体(1)的右端,右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左垫板套具的结构及设置方式相同,且左垫板套具和右垫板套具在桥壳本体(1)上的位置互相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延平徐安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