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9921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包括桥壳本体和油塞座,所述桥壳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和下桥壳体,上桥壳体包括上桥包和上桥臂,上桥包和上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下桥壳体包括下桥包和下桥臂,下桥包和下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桥壳本体的后侧配合连接一个后油盖,桥壳本体的前侧焊接有成闭合环状结构的加强环;所述上桥壳体上设有压应力区,所述下桥壳体上设有拉应力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其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整体重量轻,桥壳的加工工艺得到了简化,加工设备投入小、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驱动桥领域,具体是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
技术介绍
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驱动桥壳在汽车行驶时,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路面反作用力和力矩,再经过悬架传给车架。因此,驱动桥壳在满足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还要求其质量较轻,以方便主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目前所采用驱动桥壳为整体式桥壳,这种桥壳主要存在桥壳的冲压设备、模具及相关焊接工装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且成本高,不能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和不能满足顾客日益严苛的成本要求等缺点;同时驱动桥壳体上焊接有油塞座,油塞与油塞座之间采用螺纹配合,可将油塞拧下或拧紧,以进行加放油的操作。在油塞拧紧时,位于油塞和油塞座之间的纯铜密封垫圈上下两侧平面被压紧,起到密封作用,由于纯铜密封垫圈在每次拧紧密封时都会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经过几次拆装后,会因密封不良出现漏油情况。同时这种结构对油塞及油塞座密封端面的粗糙度、平面度及垂直度都要求很高,制造难度和成本较大,对零件的防护要求相应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包括桥壳本体和油塞座,所述桥壳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和下桥壳体,上桥壳体包括上桥包和上桥臂,上桥包和上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下桥壳体包括下桥包和下桥臂,下桥包和下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桥壳本体的后侧配合连接一个后油盖,桥壳本体的前侧焊接有成闭合环状结构的加强环;所述上桥壳体上设有压应力区,压应力区位于上桥包处的壁厚为15mm,压应力区中位于上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0mm,所述下桥壳体上设有拉应力区,拉应力区位于下桥包处的壁厚为18mm,拉应力区中位于下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2mm;所述下桥壳体的一侧设有油塞座,油塞座内设有油塞,油塞座与油塞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包括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第一连接圈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圈的厚度,第一连接圈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圈的直径,第一连接圈内壁与第二连接圈外壁连接;所述下桥壳体两侧均焊接有后钢板弹簧座总成,上桥壳体焊接有油管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后油盖的中部的壁厚为13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圈的材料为金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圈的材料为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圈的材料为金属,第二连接圈的材料为橡胶,第一连接圈实现对油塞的支撑作用,保持油塞的紧固力矩,保护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连接圈不被压溃,保证整个密封圈重复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其反复拆装不会变形,其表面进行涂层防腐处理;第二连接圈由橡胶制成,主要用于密封,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为分体式结构,桥壳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和下桥壳体,各个零部件单独机加工,加工要求低,桥壳总成组装后,其承载能力高,结构紧凑,桥壳的加工工艺得到了简化,加工设备投入小、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技术的桥壳设计为不等厚结构,降低了桥壳整体的重量,实现轻量化,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驱动桥桥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桥桥壳总成中后油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驱动桥桥壳总成中油塞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包括桥壳本体1和油塞座4,所述桥壳本体1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11和下桥壳体12,上桥壳体11包括上桥包111和上桥臂112,上桥包111和上桥臂112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下桥壳体12包括下桥包121和下桥臂122,下桥包121和下桥臂122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桥壳本体1的后侧配合连接一个后油盖2,后油盖2的中部的壁厚为13mm,桥壳本体1的前侧焊接有成闭合环状结构的加强环3,加强环3对桥壳本体1起到有效的加强作用;所述上桥壳体11上设有压应力区101,压应力区101位于上桥包111处的壁厚为15mm,压应力区101中位于上桥臂112最外端的壁厚为20mm,所述下桥壳体12上设有拉应力区102,拉应力区102位于下桥包121处的壁厚为18mm,拉应力区102中位于下桥臂122最外端的壁厚为22mm;所述下桥壳体12的一侧设有油塞座4,油塞座4内设有油塞6,油塞座4与油塞6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5;所述密封垫圈5包括第一连接圈51与第二连接圈52,第一连接圈51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圈52的厚度,第一连接圈5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圈52的直径,第一连接圈51内壁与第二连接圈52外壁连接;第一连接圈51的材料为金属,第二连接圈52的材料为橡胶,第一连接圈51实现对油塞6的支撑作用,保持油塞6的紧固力矩,保护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二连接圈52不被压溃,保证整个密封圈重复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其反复拆装不会变形,其表面进行涂层防腐处理;第二连接圈52由橡胶制成,主要用于密封,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所述下桥壳体12两侧均焊接有后钢板弹簧座总成7,上桥壳体11焊接有油管支架8。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包括桥壳本体和油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和下桥壳体,上桥壳体包括上桥包和上桥臂,上桥包和上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下桥壳体包括下桥包和下桥臂,下桥包和下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桥壳本体的后侧配合连接一个后油盖,桥壳本体的前侧焊接有成闭合环状结构的加强环;所述上桥壳体上设有压应力区,压应力区位于上桥包处的壁厚为15mm,压应力区中位于上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0mm,所述下桥壳体上设有拉应力区,拉应力区位于下桥包处的壁厚为18mm,拉应力区中位于下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2mm;所述下桥壳体的一侧设有油塞座,油塞座内设有油塞,油塞座与油塞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包括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第一连接圈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圈的厚度,第一连接圈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圈的直径,第一连接圈内壁与第二连接圈外壁连接;所述下桥壳体两侧均焊接有后钢板弹簧座总成,上桥壳体焊接有油管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包括桥壳本体和油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壳本体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上桥壳体和下桥壳体,上桥壳体包括上桥包和上桥臂,上桥包和上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下桥壳体包括下桥包和下桥臂,下桥包和下桥臂之间的区域为圆弧过渡结构,桥壳本体的后侧配合连接一个后油盖,桥壳本体的前侧焊接有成闭合环状结构的加强环;所述上桥壳体上设有压应力区,压应力区位于上桥包处的壁厚为15mm,压应力区中位于上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0mm,所述下桥壳体上设有拉应力区,拉应力区位于下桥包处的壁厚为18mm,拉应力区中位于下桥臂最外端的壁厚为2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且根张凤仪刘剑敏龚泉李会聪曹民邓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分宜驱动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