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减振器组件和特别在扭转减振器组件中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380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组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的扭转减振器组件,包括待与传动机构联接的初级侧(76)以及克服减振元件组件(84)的作用而能够围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初级侧(76)旋转的次级侧(96),其中,初级侧(76)和次级侧(96)具有用于减振元件组件(82)的减振元件(86)的外周支撑区域(106、108),其中,在次级侧(96)上设有减振装置(10),所述减振装置具有偏转质量块支架(12)和至少一个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撑在偏转质量块支架(12)上的偏转质量块(14),所述偏转质量块能够从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最大距离的基础位置偏转到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更小距离的偏转位置,其中,次级侧(76)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区域(106、108)的外周支撑元件(102、104;102′)以及位于次级侧的优选呈环形板状的质量件(98);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连接元件(118),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使次级侧的质量元件(98)一方面与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98)连接、而另一方面与偏转质量块支架(1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转减振器组件,特别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该扭转减振器组件包括待与驱动机构联接的初级侧以及抵抗减振元件组件的作用而能够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初级侧旋转的次级侧;其中,初级侧和次级侧具有用于减振元件组件的减振元件的外周支撑区域;其中,在次级侧上设有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具有偏转质量块支架和至少一个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撑在偏转质量块支架上的偏转质量块,所述偏转质量块能够从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线的最大距离的初始位置偏转到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更小距离的偏转位置;其中,次级侧具有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以及位于次级侧的优选呈环形板状的质量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区域。
技术介绍
由文献DE 196 54 915 Al公知一种减振装置,其中,这样实现一种减振器,S卩,在产生转动不均匀性时,一个或多个偏转质量块离心势能(即反向于偏心质量块朝径向外侧加载的离心力)从基础位置朝径向内侧偏转。为了实现该偏转,在各个偏转质量块中形成有两个于周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具有大体上径向向外指向的以及还径向向外弯曲的导向面。导轨顶部于周向上位于各个第一导轨的中央区域上,并且提供在各个第一导轨的至少径向位于内侧的区域上。对应于偏转质量块中的各个第一导轨,在偏转质量块支架上设置第二导轨。第二导轨具有径向向内指向的以及还径向向内弯曲的导向面。因此,各个偏转质量块支架的导轨顶部提供在各个第二导轨的至少径向位于外侧的区域上。对应于各个成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设有呈滚子形的导向体。该导向体通过一个外周面区域与第一导轨形成接触,而通过另一个外周面区域与相对应的第二导轨形成接触。通过各导轨对的两个导轨的相反形式的弯曲使得在离心力作用下导向体分别定位在两个导轨顶部的区域中,从而在没有从基础位置进行偏转时使各个偏转质量块处于径向最外侧的位置。在产生转动不均匀性时,偏转质量块由于周向上产生的旋转加速度相对于偏转质量块支架在周向上运动。由此,导向体在与之共同作用的导轨对上的运动导致,偏转质量块在圆周运动过程中还朝径向内侧运动,并因此吸收到离心势能中的势能。这种扭转减振器组件通常还被称为转速自适应缓冲器。该缓冲器没有固定的共振点,而是可以确定一个激励级,该激励级例如以变化的转速也在传动系或驱动设备的转速范围内移动。文献DE 196 54 894 Al公开了一种开始所述类型的扭转减振器组件,其例如可以实施为双质量飞轮或实施在离合盘中。在扭转减振器组件的次级侧上设有开始所述类型的减振装置,即,由偏转质量块组成的减振装置,为实现摆动偏转质量块可通过转动不均匀性来振动激励。通过一方面扭转减振器组件(利用减振元件,通常由弹簧来提供)与另一方面形成为转速自适应缓冲器的减振装置(其特别设置在扭转减振器组件的次级侧上)的结合,使传动系中产生的或扩展的转动不均匀性由于这两个减振器机构的结合而实现显著改善地减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转减振器组件,特别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的扭转减振器组件,该扭转减振器组件在具有紧凑结构的同时还具有位于初级侧与次级侧之间的非常良好的去联接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这样一种扭转减振器组件来实现,其特别用于机动车的传动系,该扭转减振器组件包括待与传动机构联接的初级侧以及克服减振元件组件的作用围绕旋转轴线而能够相对于初级侧旋转的次级侧;其中,初级侧和次级侧具有用于减振元件组件的减振元件的外周支撑区域;其中,在次级侧上设有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具有偏转质量块支架和至少一个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撑在偏转质量块支架上的偏转质量块,所述偏转质量块能够从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最大距离的基础位置偏转到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更小距离的偏转位置;其中,次级侧具有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以及位于次级侧的优选呈环形板状的质量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区域。 在此,还设有第一连接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使所述次级侧的质量元件一方面与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连接、而另一方面与所述偏转质量块支架连接。通过借由第一连接元件使三个组件固定连接,一方面有利于实现紧凑的结构。另一方面避免了必须使偏转质量块支架自身用于传递在传动系中产生的扭矩。这样就实现了在偏转质量块支架设计方面、特别在其尺寸设定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提高的设计自由性。在特别是径向内部区域中允许较高设计自由性的变型方案可知,至少两个外周支撑元件相互以外周间隔设置。可以如此提供一种非常稳定的布置方案,S卩,设有具有两个外周支撑区域的外周支撑兀件。通过在对应于各个外周支撑区域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元件,特别使还在外周支撑区域与位于次级侧的质量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些第一连接元件优选构成为铆钉。根据另一个方面,特别为了构造成扭转减振器组件而规定,偏转质量块支架包括两个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的、相互固定连接的且彼此之间容纳至少一个偏转质量块的支架盘;其中,在至少一个偏转质量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轨具有基本上朝径向外侧指向的导向面,对应于所述在至少一个偏转质量块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导轨在偏转质量块支架中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具有基本上朝径向内侧指向的导向面;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偏转质量块从基础位置进行偏转时,优选为滚动体的导向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运动。以这样的构造实现了至少一个偏转质量块的良好包封,从而使偏转质量块被保护免受外界影响、特别是污染。偏转质量块支架与连接区域或位于次级侧的质量件的连接可以例如由此来实现,即,使至少一个支架盘通过第一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以及与位于次级侧的质量件固定连接。那么特别是当第一连接元件构成为铆钉时,为了实现到铆钉的接触进而建立连接,可以这样规定,初级侧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而具有留空部。偏转质量块支架的结构上的连接例如可以由此实现,S卩,支架盘通过优选为铆钉的第二连接元件优选地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形成间隔的位置上相互固定连接。这意味着,以非必要的方式也可以第一连接元件也可用于使两个支架盘相互连接。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可以设置在一个支架盘的背向另一支架盘的外侧上,从而使位于两个支架盘之间的体积区域大体上能够用于偏转质量块的运动或还有定位。在此 为了同时实现轴向紧凑的结构设计,规定,一个支架盘具有指向另一支架盘的、用以容纳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的下沉部。用于获得首先在轴向上的紧凑的结构的减振装置在扭转减振器组件中改善的集成方案可以由下列方式实现,即,设置在一个支架盘的外侧上的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的外周支撑区域相对于连接区域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到另一支架盘上,所述连接区域通过第一连接元件与所述的一个支架盘连接并且贴靠在该支架盘的外侧上。在可替换的结构设计方案中规定,至少一个外周支撑元件具有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沿轴向咬合在所述支架盘之间、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元件至少与所述一个支架盘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具有优势地实现支架盘相互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还有通过第一连接元件实现的偏转质量块支架与位于次级侧的质量件或外周支撑区域的固定连接。为了能够补偿在传动系中产生的轴偏移或轴倾斜,进一步规定,还可以使初级侧被构造成允许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摆动运动,或/和与允许摆动运动的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席尔林M·特劳特H·青斯迈斯特R·费尔德豪斯M·科普A·奥尔拉蒙德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