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衰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188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3:04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振动衰减装置的旋转中心发生变化而引起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的变化的振动衰减装置。所述振动衰减装置包括具有质量体(10)的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11),质量体(10)通过响应扭转振动进行振子运动来衰减扭转振动,惯性体(4)设置在旋转轴(2,3)的驱动力源侧,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5)能够向惯性体(4)传递动力并且设置在比惯性体(4)更靠近变速器侧,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11)能够向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5)传递动力并且设置在比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5)更靠近变速器侧,转矩限制机构(14)能够向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11)传递动力并且设置在比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11)更靠近变速器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衰减装置,该振动衰减装置安装在旋转部件上从而用于衰减输入至该旋转部件的转矩变化和由该转矩变化引起的扭转振动。
技术介绍
已知ー种振动衰减装置,该振动衰减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的曲轴和变速器的输入轴或驱动轴等、产生转矩变化或因转矩变化引起的扭转振动的旋转部件上,从而吸收或衰减该转矩变化或扭转振动。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3547号公报中记载了上述振动衰减装置的一例。 该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3547号公报中记载的振动衰减装置设置在发动机与对发动机所产生的动カ进行变速的变速器之间的旋转轴上。该旋转轴包括发动机的输出轴以及以能够传递动カ的方式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结的变速器的输入轴。振动衰减装置包括第一惯性体,所述第一惯性体通过惯性カ吸收转矩变化和扭转振动;转矩限制机构,所述转矩限制机构以能够传递动カ的方式与第一惯性体连接并配置在比第一惯性体更靠近变速器侧;以及扭转机构,所述扭转机构以能够传递动カ的方式与转矩限制机构连接并配置在比转矩限制机构更靠近变速器侧,从而通过弹性部件的弾性力吸收或衰减转矩变化和扭转振动。该扭转机构配置在比转矩限制机构在旋转轴的径向上更靠近外側。另外,扭转机构设置在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一体旋转的部件上,该部件上还设置有第二惯性体。转矩限制机构被构成为当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转矩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限制动カ传递。上述的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3547号公报中记载的振动衰减装置被构成为通过第一惯性体和第二惯性体所产生的惯性カ以及扭转机构中的弾性部件的弾性力来吸收或衰减旋转轴上产生的转矩变化和扭转振动。为了提高振动衰减装置的制振性能,例如可以考虑将第二惯性体替换为包括振子的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该振子通过响应于转矩变化和扭转振动而进行振子运动来吸收或衰减转矩变化和扭转振动。然而,在转矩限制机构中,夹着该转矩限制机构配置在发动机侧即驱动侧的输出轴的旋转中心、与夹着该转矩限制机构配置在变速器侧即从动侧的输入轴的旋转中心之间可能发生偏移。因此,当以如上方式构成时,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的旋转中心可能相对于输出轴的旋转中心发生偏心。当振子式振动裳减机构的旋转中心相对于输出轴的旋转中心发生偏心时,与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的设计有关的、输出轴的旋转中心与振子的振动支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将响应于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的旋转中心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是,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和振动衰减装置整体的制振性能可能下降。另外,在上述的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3547号公报中记载的振动衰减装置中,也可考虑将第一惯性体替换为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的构成。然而,当以这种方式构成时,发动机的动カ将被直接输入至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因而可能难以确保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的耐久性和制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因振动衰减装置的旋转中心发生变化而引起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变化的振动衰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振动衰减装置,包括惯性体,所述惯性体通过惯性カ来衰减旋转轴上产生的扭转振动,所述旋转轴向变速器传递驱动カ源所产生的动カ;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所述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通过弾性部件的弾性カ来衰减所述扭转振动;以及转矩限制机构,在向所述旋转轴输入了超过预定值的动力的情况下,所述转矩限制机构限制所述动カ的传递,所述振动衰减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具有质量体,所述质量体通过响应于所述扭转振动进行振子运动来衰减所述扭转振动,所述惯性体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驱动カ源侧,所述弹 性式振动减小机构能够向所述惯性体传递动力并且设置在比所述惯性体更靠近所述变速器侧,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能够向所述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传递动カ并且设置在比所述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更靠近所述变速器侧,所述转矩限制机构能够向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传递动カ并且设置在比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更靠近所述变速器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振动衰减装置,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被配置于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比所述转矩限制机构更靠近外侧,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和所述转矩限制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相互重叠。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振动衰减装置,在上述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所述驱动力源的输出轴、以及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所述驱动力源的输出轴连结的所述变速器的输入轴,所述惯性体以能够与所述输出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被设置,所述弹性式振动减小机构包括输入侧部件,所述输入侧部件与所述惯性体连结,并且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以及输出侧部件,所述输出侧部件输出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カ使所述扭转振动衰减后的所述动力,并且所述输出侧部件相对于所述输入侧部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所述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与所述输出侧部件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转矩限制机构以能够与所述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振动衰减装置,在上述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体包括转动体,所述转动体通过响应于所述扭转振动ー边转动ー边进行振子运动来衰减所述扭转振动;以及振子,所述振子通过响应于所述扭转振动进行摆动来衰减所述扭转振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惯性体设置在旋转轴的驱动カ源侧,弾性式振动减小机构以能够传递动カ的方式设置在比惯性体靠近变速器侧的位置上,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设置在比弾性式振动减小机构靠近变速器侧的位置上,转矩限制机构以能够传递动カ的方式设置在比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靠近变速器侧的位置上。即,由于转矩限制机构设置在最靠近变速器侧的位置上,因此通过转矩限制机构也能够防止或抑制驱动カ源侧的惯性质量平衡的变化。即,能够减小不平衡量。具体地,由于在不平衡量很大时,尤其存在引发旋转一次的旋转变化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实现不平衡量的减小能够防止或抑制旋转一次的旋转变化。另外,由于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设置在比转矩限制机构更靠近驱动カ源侧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的旋转中心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发生偏心。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或抑制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发生变化。換言之,能够防止或抑制因夹着转矩限制机构配置在驱动侧的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配置在从动侧的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之间发生偏移(所谓的转矩限制机构的轴心偏移)引起振子的往复运动次数发生变化。其结果是,能够获得稳定的制振性能。另外,由于转矩限制机构被设置在最靠近变速器侧的位置上,因此,在转矩限制机构工作而限制动カ传递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作用于变速器上的惯性カ矩,并且能够提高转矩限制机构对过大的输入转矩、即过大的反向输入转矩的响应性。其结果是,能够确保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对抗过大的反向输入转矩的强度。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被配置在旋转轴的径向上比转矩限制机构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并且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和转矩限制机构被配置为在旋转轴的径向上相互重叠。因此,能够实现振动衰减装置的小型化。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被构成为与输出轴一体旋转,因此,在转矩限制机构工作而限制动カ传递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或抑制因上述的转矩限制机构的 轴心偏移引起振子式振动衰减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浩之宫原悠末永真一郎相岛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