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55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包含有:一轮圈本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固定件、至少一结合件与至少一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轮圈本体内周,其设有一套孔以供固定件穿设,该固定件呈杆状,其径向设有至少一定位孔,以供该结合件穿设,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组接固定,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借助上述构件,该固定件可相对于固定座产生旋转,且该结合件可相对于固定件产生角度偏摆,以便利辐条调整至预设角度,该固定座成形容易、合格率高,也便利组设,有效提升组装效率、降低成本,整体装置可达便利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尤指一种设于轮圈本体内周的数个固定座,其成形容易,且可提供辐条快速、便利组设的辐条组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轮轮组主要是由外围的轮圈、中心轮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轮毂间的数个辐条所形成,各该辐条的一端固接于轮毂,另一端设于轮圈侧壁,并利用一固定件与辐条相互锁接固定。目前常见的自行车轮胎,大致分为有内胎轮胎及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相较于有内胎轮胎,具有容易安装、降低轮胎被穿刺的机率、更加安全、更加平衡、更加稳定等诸多优点,广为消费者所青睐。一般常见供无内胎轮胎组设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是由内、外侧的二桥板及二侧框连接构成,该二侧框内壁分别与该二桥板的二端连接,形成一类似倒A形状的截面,该二 侧框与外侧桥板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且于内桥板的内侧或外侧穿设有数个组设孔,以供固定件穿设,且固定件是与辐条的头部组接固定,而使辐条可钩挂于轮圈的侧壁上。该轮圈辐条组接装置针对组设孔的固定位置,常见的大致可分为两侧组设孔式或中央组设孔式。按,现有的两侧组设孔式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如中国台湾第093109080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分边拉接式轻量轮圈(一)》,可借助数条钢丝及数量配合的钢丝锁头结合架设在一花毂外侧,并包含二左右间隔的环形侧壁,每一环形侧壁具有一邻近所述花毂的径向内端缘;一环形内壁,围绕在所述花毂外围,且位在该等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缘间 '及二环形角隅,分别连结该等环形侧壁的径向内端缘与环形内壁的左、右侧,每一环形角隅具有数个相间隔的安装段、数个分别连接在两相邻安装段之间的切薄段,及一沿着环形贯穿该等安装段且延伸至该等切薄段的表面的环孔,每一安装段具有一内外延伸贯穿且供所述钢丝锁头安装的套结孔,每一切薄段是由邻近所述花毂的一内侧朝径向外侧且往相对侧的环形侧壁倾斜凹陷,而两环形角隅的该等套结孔是互相间隔错置,且该等切薄段亦互相间隔错置。另一现有的中央组设孔式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如中国台湾第095128529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轮圈》,包含环状金属轮圈构件,其包含可供轮胎安装在上面的环状轮胎附着部份、第一环状侧壁部份、第二环状侧壁部份、及连接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内部环状壁部份,而多个辐条附着开口形成于该内部环状壁部份,该环状轮胎附着部份具有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形成面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及第二环状制动表面且分别与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连接,而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及该内部环状壁部份形成为比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薄;及至少一个加强树脂材料,其直接附着于该环状金属轮圈构件成为使得该加强树脂材料从该第一环状侧壁部份与该第一环状侧部区段连接的区域连续地延伸横过该内部环状壁部份至该第二环状侧壁部份与该第二环状侧部区段连接的区域,以覆盖在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及该辐条附着开口周围的该内部环状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上,而不覆盖在该第一及第二环状制动表面上。上述所揭装置中,前者是于两环形角隅两相邻的安装段设有互相间隔错置的套结孔,且于两侧径向内端缘设有数个相间隔且左右贯通的侧穿孔,该套结孔可供钢丝穿设,且使钢丝锁头由侧穿孔插入,并与钢丝相互穿设锁接;后者则是将加强树脂材料附着于该第一及第二环状侧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及该辐条附着开口周围的该内部环状壁部份的外部表面区域上,并利用钻头于内部环状壁部份的中央钻设有多个辐条附着开口,以供辐条穿设组接。只是,前者需预先于轮圈穿设套结孔与侧穿孔,将钢丝锁头由侧穿孔插入,再与钢丝锁接,然而环形内壁的内腔空间有限,造成锁接动作困难、不便利,且预先穿孔亦造成加工作业的繁琐不便性,影响组装与加工效率;后者亦需预先穿设辐条附着开口,将垫圈与辐条由辐条附着开口插入并组接,再将加强树脂材料附着于表面,同样有组装不便与加工繁琐的情事,且无论套结孔或辐条附着开口设于轮圈二侧或中央,若其中一孔的钻孔作业偏差或损坏,则整组轮圈即无法采用而需报废,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整体装置确有待改良的必要;故本专利技术人,针对前述问题进一步提供一具实用创新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轮圈本体内周一体设有数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内套设有固定件,且该固定件预设位置设有定位孔以套设有结合件,且利用该结合件与辐条组接固定,该固定件与辐条的组接作业位于轮圈本体外部,非常便利组装,有效提升组装效率,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件可相对于固定座旋转,且该固定件与结合件间的弯弧缘面设计,使该结合件可相对于固定件产生角度偏摆,以便利该辐条调整至预设角度,且配合辐条组装的拉紧固定,具有稳固定位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三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座与轮圈本体一体成形,于该轮圈本体内周切削形成数个该固定座,其成形容易且合格率高,有效降低成本,以达创新实用性与成本效益。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四即在提供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该固定件设有一定位孔或数个个定位孔,以提供一条或数个辐条组接,确具极佳便利实用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包含有一轮圈本体,是由一第一桥板、一第二桥板及二侧框连接构成,且该二侧框内壁分别与各该第一、第二桥板的二端连接,该二侧框与第一桥板间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固定件、至少一结合件与至少一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该轮圈本体内周,且该固定座设有一套孔,该固定件呈杆状,于该固定件预设位置径向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设使该固定件穿设于该套孔,并设使该结合件穿设于该定位孔,设使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相互组接固定,且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该固定座与该轮圈本体一体成形制成,而于该轮圈本体内周形成圆形框状,并将其切削形成套筒状的数个该固定座。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于该固定件中央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使该固定件的定位孔对应镂空部位,以与该结合件穿设。该固定件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个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该固定座中央部位形成有一个镂空部位,该固定件中央与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辐条组接,该头端容置于该第一定位孔处,且该第一定位孔与该结合件的接面间相对设呈弯弧状;设使该固定件中央的该定位孔与该镂空部位对应,且二端的各该定位孔凸出于该固定座的二端,使各该定位孔分别与一个结合件穿设,且该结合件另端与该辐条组接固定。该固定件二端分别径向设有一个定位孔,且各该定位孔内部设有相通的一个第一定位孔与一个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定位孔的孔径,该结合件呈套筒状,其具有一个头端,设使该结合件由该第一定位孔穿入,并经该第二定位孔后且凸出于该固定件以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圈辐条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个轮圈本体,是由一个第一桥板、一个第二桥板及二个侧框连接构成,且该二个侧框内壁分别与各该第一、第二桥板的二端连接,该二侧框与第一桥板间的内周形成用于连接轮胎的槽道;数个辐条组,各该辐条组分别包含有一个固定座、一个固定件、至少一个结合件与至少一个辐条,该固定座设于该轮圈本体内周,且该固定座设有一个套孔,该固定件呈杆状,于该固定件预设位置径向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其中该固定件穿设于该套孔,且该结合件穿设于该定位孔,并使该结合件的一端与辐条相互组接固定,且该辐条另端与轮毂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季冰白光豪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亨利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